今天给各位分享老银锭的鉴定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历代银锭的货币价值及鉴定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银锭是中国古代货币,以银作为主材质所打造、以块状熔铸成锭的白银,作为流通的货币。
在天天鉴宝直播间,有很多宝友找岳法师、宋老师以及谢老师等鉴定银锭估价的,现在鉴宝就带宝友了解下关于银锭的相关知识。
银锭的货币价值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
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唐代银锭重量有五种,即五十两、四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唐代的每两约合现在的42克。
唐代银锭大多錾有铭文,有的很长,通常有七八十字。内容以进奉为主,主要是下级官吏向上级官吏进奉,上级向皇上进奉,有的还注明了铸造时间和重量。铸造银锭的白银主要来自各项税收。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2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720元的购买力。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数种,大腚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姓名等。
北宋银锭主要是平首板状,腰部向内凹进(束腰)但弧度较小,底部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有的较大,而且锭的正面边缘开始沿四周分布丝纹,这些外观特征是较唐代以来的重要变化。
南宋银锭,则为弧首束腰,腰部向内弯曲的弧度变大,底部蜂窝孔洞的形态与北宋差别不大。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一石300~600钱。一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银锭的器型有传承也有变化、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中国古代银锭从宋元时期平板束腰(不起翅或稍起翅)的主流铤形向明清时期立体起翅的“元宝”锭形的演变。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2元左右,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755.2元。
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
清代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银两,相互兑换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银锭的鉴别方法
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
民间对白银鉴别有很多口诀,这里鉴宝为宝友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
①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②含有红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
银锭的成色(即含银量)都基本在95%以上,银锭的颜色除有包浆外,都应是雪白色的发出宝光。
而市场上出现的渡银伪锭,其色泽浮而无光,新的时候色泽还亮丽,但气孔中无多彩的金黄色宝光,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铜色;
银铅或银铜等合金假锭,新时色泽灰暗、久后有时会呈现出红、黄、黑色,这是银中大量掺入红铜、黄铜和铅等所致,但仍无雪白色的宝光;
低劣的铅质假锭,新时色泽黯淡无光,久后外表变黑色,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变成带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包浆。
识别银锭有三招
目前市面上银锭造假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归类就是减低银的成色和重量。一、用铅锡,其表面呈青黑色,收藏者还比较容易辨认。
二、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体大而轻,手感显然不同。
三、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后两种方式需要投资熟手根据手感来辨识,否则则要借助精密仪器来鉴别。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