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币一般指苏联三币种卢布。
苏联卢布是苏联最高法定货币。从1935年开始,卢布纸币的票面出现了五角星和镰刀、铁锤图案,卢布成为全苏统一的货币。十月革命后,卢布最初是仿照沙俄卢布印制,于1923年7月采用列宁头像,其后发行版本曾多次变化,而纸币面值包括5、10、50、100、200等卢布,另有1、2、5、10、50戈比铸市。第一、第二版苏维埃卢布纸币是苏联国家银行的代表,总行设在莫斯科,负责全国货币的印制、发行、兑换和销毁等工作,并办理经济核算。第三版卢布是在卫国战争期间实行战时经济后于1940年11月28日开始发行。战争结束后,从1946年1月1日到1950年一共发行了4种版别的苏联卢布新纸币。
苏三币,即第二套人民币三元纸币,简称苏三币。苏三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60年代开始,“苏三币”逐步从市面上流通中消失,慢慢地被更先进的人民币所取代,直到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在当今第二套人民币中,除“三种拖拉机”(二、五、三元)外,“苏三币”存世量最少,也最引人关注。
苏三币是由苏联代为印刷,其印刷工艺代表了当时的苏联印刷水平。该币纸张质量较好,挺拔适中,纤维束较少,纸张防伪特征明显。底纹设计是这套人民币的突出特点。通过底纹颜色的变换,起到了美化和丰富图案的作用。尤其面值5元和10元券在紫色的底纹中配以桔黄色的小图案(飞机或火箭或火车),分别代表着我国当时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和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事业的决心。
苏三币的发行背景与中苏关系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困境,中国政府与苏联达成协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印刷部分纸币。1953年,我国印刷行业从修配、仿制逐步走向自行设计、创新阶段,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下属的上海、天津、北京三个印刷厂分别负责印刷第二套人民币的不同券别。其中上海印刷厂承担印制100元和50元券;天津印刷厂负责印制10元、5元和1元券;2元、3元和5角纸币由北京印刷厂印制。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自行印刷了部分券别并逐步取代了苏印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