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有猛虎、吉祥之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虎和龙一样,都是古老、原始的图腾和传统吉祥物。古人对老虎抱有矛盾的感情,一方面认为老虎是食人动物,另一方面又认为老虎是辟邪驱邪的灵兽。《虎图》 注:考虑到老虎的威严,化身老虎来驱邪是不寻常的。因此,许多古代饰物都有老虎的形状。
故宫藏品包括玉龙凿、玉虎挂件、玉雕虎剑、蹲虎玉摆件、蹲虎饰品等,其中带有“虎”字的饰品有很多,比如田黄石。老虎、白玉卧虎等。
故宫博物院藏玉龙刻刀
商代玉器种类繁多,包括工具、日用品、装饰品、陈设品等。玉龙凿是商代的装饰品,材质为白色玉石,但颜色已变成黄褐色。其形似一只扁平瘦弱的玉虎,头扭尾卷曲,张开大嘴,口中锋利的牙齿清晰可见。虎尾段被磨成小锋利的刀,刀刃两边都比较薄。据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徐林先生的文章介绍,殷代有很多像这样的小玉雕刀,都是刀尾刻有刀刃,刀柄上有雕刻。据说它们的形状像各种动物,包括造型有龙形、鱼形、蝉形、虎形等,多有挂孔,是佩戴、美观、实用的玉佩饰物。
玉虎形挂件也是殷代的装饰品,玉虎呈扁平、片状、爬行状,四爪向前伸出,动感十足。殷代玉虎多制成片状或圆雕,形状普遍较小。
故宫博物院藏玉饰卧虎
春秋中期的饰物有玉饰的“卧虎”,虎身呈“弓”字形,头部雕工精细,张口;上唇卷曲。已连接。它延伸至口鼻部,前后腿呈睡状,尾巴卷曲,虎体有人形隐虎皮纹,四肢有钩,有云纹。据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张广文介绍,春秋战国初期墓葬中曾多次发现玉虎,且这些玉虎往往成对使用。春秋时期的玉虎一般比这件玉“卧虎”更宽,纹饰也更复杂。不过,这件玉饰卧虎的造型比一般的玉虎件更加清晰、精密,可能是玉佩中央部分所用的玉片,比一般的玉虎也更有价值。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玉雕虎形剑
故宫收藏的这把虎形玉剑的年代为战国末期至汉初,剑首描绘了一只匍匐的猛虎,面目狰狞,张口凝视。腿和尾巴看起来有力、明亮、活泼,仿佛在等待击倒猎物的机会。底部原来的装饰被刮掉了一部分,并被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孔,使其成为一把剑的形状。剑玉是古代佩剑的玉饰之一,戴在腰带上,将剑固定在腰间。《虎图》:“娟,剑鼻上的玉饰。”故又称剑鼻。古代剑上所用的玉饰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称为“玉剑”,除剑外,还有剑格、剑头、剑吉拉等。玉剑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达到鼎盛,汉代以后逐渐衰落、消失。历史上,它是一件珍宝,是代表高贵身份的贵重礼物。
“虎”也爱生活用品。
故宫藏品除了饰品、绘画、餐具外,还包括一些含有“虎”元素的生活用品。更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些是清朝年轻王子所使用的。也许后宫的女人们也希望年轻的王子是“虎头虎脑”。
衣虎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广泛流行于中国人民中,源于人们对虎的崇拜。老虎被认为可以辟邪、消灾、带来平安和好运,所以在孩子出生时送布老虎,就是祝愿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端午节期间,人们流行给小孩子制作布老虎,用雄黄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画虎脸,象征着健康、力量和勇气。故宫内有一只清朝宫廷收藏的布老虎,头大尾长,体态雄伟,全身虎斑,身上刻有“王”字。非常天真。这款布老虎白天可以当玩具,晚上可以当枕头,既美观又实用。
故宫博物院藏杏黄缎虎头棉帽
除了布老虎外,人们还把虎头帽缝制成老虎的形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身穿虎甲的士兵一样勇猛有力。我们还缝制虎眼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虎眼鞋,一生走在正道上。故宫收藏的杏黄缎虎头棉帽是清朝同治时期的一件物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阮卫平在文章中写道,虎头帽由杏黄缎制成,帽面略呈长方形,类似一件小斗篷。帽子上绣有虎眉、虎眼、虎鼻、虎口、虎须等图案,还有“王”字,象征着老虎的力量。衬里采用白色丝绸和棉布衬里。这顶清宫里保存的小虎头帽,材质比民间的虎头帽要好,而且从清朝的服饰秩序来看,应该是年轻王爷戴过的。
有虎头帽、虎头鞋。故宫里有一件黄缎带金线的虎头鞋,也是清朝同治时期的。虎头鞋是一种小巧可爱的鞋子,杏黄缎面鞋面,用丝带绣出云朵图案和虎头图案,金色和黑色的组合使图案生动明亮。这种带有金钉的黄色虎头拖鞋也是清朝王公们所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