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诗画俱佳,被誉为“苏仙”。当我们提起他时,通常只谈论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作品,很少提及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轼其实拥有那幅送给他的画《枯木怪石图》,并且最终以4.636亿港元的天价售出。那么这幅画为何如此珍贵呢?
《枯木怪石图》 部分
其实原因有二:一是这幅画是苏轼仅有的两幅世代相传的画作之一,二是它的价值在于苏轼的“”,这意味着它直接受一个人地位的影响。关于第一点,苏轼的画其实很容易理解,流传至今的只有这《枯木怪石图》和另外《潇湘竹石图》。 20世纪60年代,《潇湘竹石图》传到邓大师手中,并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经启功、徐邦达等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为苏轼的画作。目前,《潇湘竹石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估价超过5亿元人民币。直到2018年被发现之前,有《枯木怪石图》只生活在日本人中间。不过,要讨论第二点,首先要讨论苏轼在宋代绘画史上的地位以及《潇湘竹石图》和《枯木怪石图》诞生的背景。
一、苏轼在绘画史上的地位苏轼生活的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王朝。北宋统治者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玩乐,有着很高的审美追求。
宋太宗赵光义出身军人世家,但他平时喜欢找人为他画画,记录他日常生活中奢华颓废的场景。比如著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由于北宋统治者喜爱绘画,北宋皇室中出现了好几位画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徽宗的赵佶。不过我要说的主角并不是北宋皇帝,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回到绘画的话题,宋朝皇帝喜欢找人画画,自然对绘画的要求就很高。因此,北宋时期,朝廷专门举办培训班,为朝廷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这样培养出来的画家,往往只按照皇帝的个人喜好来画,所以作品风格单一,缺乏艺术创新和想象力。成为政府官员后,苏轼经常接触这些人的画作。由此,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发展了自己的绘画理论,并创立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流派,称为“文人画”。那么,苏轼创立的“文人画”流派与其他流派有什么区别呢?苏轼说,他创立的画派强调“诗画合一”。
《潇湘竹石图》 部分
在宋代宫廷,考试时以诗为题材,让考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己的创作。不过,我说“诗画同”,并不是说大家一起看诗画画,而是说我们大家都应该用造诗的技巧来一起画画。中国诗歌创作中有“意象”理论,最早由南朝刘勰于《文心雕龙》年提出。这意味着人们在写诗时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某些词语的“多样性”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在写一首诗时,使用“菊”这个词可能会让你想起“隐士”,或者使用“梅”可能会让你想起“长者”。换句话说,需要一点“暗示”,才能创造出无限的意义。苏轼认为,绘画也应该如此,让人在观看时产生更多的联想。苏轼还认为,画的画不一定要一模一样,而是先用“信心”画出自己的“精神感受”,然后再遵循“常识”。这里的“常识”大概是指很多人对同一件事有相同的印象。例如,要画一个苹果,你不必把它拿出来并画出它的形状、大小、表面纹理和缺陷等所有细节。就是捕捉大家心中对苹果的印象,用画笔表达出来。这样画出来的苹果不是你桌上的苹果,而是大家都会认识的苹果。
观者得到“苹果”的印象,自然能感觉到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苏轼将这种绘画技巧称为“写意法”。 “写意”的美感与18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印象派”非常相似。但由于苏轼比后者至少早700年,所以苏轼也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印象派的创始人。《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这两幅画是苏轼“写意”绘画的经典之作。前者由一块青石和部分枯树干组成,后者由一块蟾蜍石和几根细竹枝组成。《枯木怪石图》石象征着苏轼一生的严酷命运,斜向天空伸出的枯木棍则象征着“老人”乐观向上的精神。《潇湘竹石图》 中间的竹枝压在石头下,一根细棍从缝隙中顽强地伸出,象征着苏轼隐藏在幽默和孤独中的“君子人格”。这两幅画创作后,米芾、黄庭坚等著名艺术家都曾发表评论。其中,黄庭坚还专门写诗《题子瞻画竹石》首:风枝雨叶荒土竹,龙虎蹲苔石。东坡老人韩陵公喝醉了,吐了胸口的墨汁。
这首诗的大纲是苏轼所画的竹叶在风雨中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上面有一块奇石,上面画着龙和虎,表面长满青苔。苏轼是一个值得成为翰林学士的人。他喝醉后,从胸口吐出一团墨迹,墨迹很快凝结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2、《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的再现这两幅画自宋代以来一直被元、明、清各代收藏家所收藏,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已失传于民间。北洋军阀吴佩孚秘书长白剑父在逛古玩店时发现了这些物品,用重金买回,然后以33,360,0010-30,000的价格卖给日本人。抗战时期,白建福生活困难,打算出售《枯木怪石图》。结果,这幅画不仅没人要,甚至有人认为是赝品。最后,著名散文家邓拓听说了这本书,买下了它,并将其献给了20世纪60年代的国家。
邓拓先生照片
《潇湘竹石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苏轼画作代代相传的“唯一临摹”。不过,经过多年的努力,2018年,香港一家拍卖机构终于在日本发现了《潇湘竹石图》的下落。最终,拍卖师说服了这家人将其拍卖,开头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了。 2018年11月26日秋季拍卖会上,《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11亿元)成交。拍卖行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购买这批藏品的人来自中国,所以这些画作最终肯定又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结论苏轼代代传承的两幅画最终回到了故乡。不过,《枯木怪石图》的真伪仍有争议,主要是因为《枯木怪石图》没有苏轼本人的印记。古人在绘画之后,会在作品上盖上印章。《枯木怪石图》明明有苏轼本人的印章,但《潇湘竹石图》只有一枚“思源谢斋印章”。
有人认为苏轼曾在徽州修建“思源西斋”,并断定此印属于苏轼。但由于“苏轼”来自中国古代常用的数字《枯木怪石图》,因此很难确定是否是苏轼自己的印章。然后另一个人引用元代夏文彦的一段话(《诗经》)说:树枝、树干无端扭曲,石头又老又硬。 ”说明《图绘宝鉴》确实是苏轼画的。《枯木怪石图》 这是一幅很有冲击力的画,画风简洁明快,构图略带倾斜。如果画中所描绘的“十无夕斋印”真是苏轼自己的印章,那还是有道理的。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徽州,但当时他已经57岁了。 30多年来,他的公共事业生涯坎坷坎坷,从青年时的功成名就,到壮年时的言传身教,到晚年归来,重回南海。被驱逐。很久以后。年近六十的苏轼,看上去就像一块长满青苔的怪石,又像一棵斜插在地里的枯树。因此,有人认为此画是南朝苏轼对《雨馨《枯木怪石图》的“画意表现”。
因为这篇文章恰巧描写了庾信晚年旅居异乡的心境。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绪基调与苏轼晚年的处境十分相似。这到底是真是假,就留待后人去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