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
2016年3月,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邂逅常玉艺术巴黎——”展览,展出台北历史博物馆早春至6月修复的49幅常玉画作。他去世已经50年了。常玉生前,台北邀请他举办个展。但当时常玉远在巴黎,因种种原因未能前来。他将42 幅作品寄给了台北博物馆,并在他去世后仍保留在那里。常玉和徐悲鸿都是他们这一代杰出的画家,但自从常玉在巴黎成名后,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常玉代表作《曲腿裸女》
事实上,常玉虽然最初在中国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的画作大多以裸体女性为题材,在民国时期被认为是“不正常”和“淫秽”的。常玉到法国后才逐渐出名。常玉出生于四川,出身富裕家庭。从小就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当时我一家人跟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赵熙学书法,同时我也学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他的童年学习成为他后来绘画的基础,中国书法、山水画等独特风格也影响了他后来绘画风格的形成。纵观他后来的绘画风格,显然他的画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神韵。同时,他也受到常年居住的巴黎这座城市的影响。
常玉和他的法国朋友
常玉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在巴黎完成的,这座浪漫的城市记录了当时许多画家的生活。当时,蔡元培、李时政等进步人士提出“勤工俭学”,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以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于是1921年,三友赴巴黎“勤工助学”,成为第一批赴法留学的人之一。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也曾到法国师从他。但常玉却与他们不同。来到法国后,怀着为世界做出贡献的理想,他们纷纷寻找合适的艺术学校,希望能接受正规的法国教育,走出一条中国艺术的新路。
常玉(第一排右)和来自巴黎的朋友
但常玉渴望自由,不喜欢受束缚,他的性格也像他的画风一样随性。常玉就读于大草堂艺术学院,是因为这里轻松、自由的氛围。常玉,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画家,从这里开始了他自由而充满活力的绘画生涯。初到巴黎时,常玉在家人的支持下过着安逸的生活。他穿着考究地坐在巴黎街头喝着咖啡,观察着路过人们的姿势和身影。有时我们会演奏小提琴等乐器,或者我们一起打网球或去爬山。他悠闲的作风与徐悲鸿的勤奋形成鲜明对比。徐悲鸿喜欢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校里学习知识。
常玉作品《绿色背景四裸女》
相比之下,常玉在巴黎的生活丰富多彩,但艺术上没有好坏之分,常玉的个性只决定了他的风格。常玉认为,艺术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他在学院画画,在咖啡馆读书,在街上写生。他完全融入了巴黎人的日常生活。他在与人聊天、互动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一生的爱好就是大自然,我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这是王子刚老师这样评价他的。来到巴黎,他与三友同行,看到了他对艺术的探索,钦佩艺术家非凡的才能。
三友的法国妻子玛索和她的画作
常玉在巴黎期间创作了许多作品。他喜欢画花,但更喜欢画女人。在他的画作中,女性身体优美的曲线清晰可见。他在绘画所需的模特上也不吝惜,即使后来变得贫穷,他也将一半以上的钱花在了聘请模特上。他对此并不感到痛苦,并说道: “一天没有一个女人坐在我面前,我就活不下去了。我真的很穷,吃不饱,穿不饱,但我……”你无法拯救模特。”数百名女性坐在房间里破旧的沙发上。常玉手里拿着画册观察他们,并在脑海中画出画作。
常玉画
他的法国妻子Marceline因无法忍受常玉邀请模特到家里做客,与他发生了很大的矛盾,最终离开了他。正是因为这种慷慨,他才能够创作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画作。尽管他生前的画作销量不佳,但2011年他的作品《五裸女》以1.07亿元成交,创下了中国油画的新纪录。仅此一点就足以体现他在绘画上的成就,而今天还不太熟悉的“常玉”这个名字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在艺术丰富的巴黎,贫穷的艺术家并不多见。晚年的常玉就是其中之一,在巴黎结识了许多名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地位。
常玉的作品
留法留学的袁术这样评价三友:“我在巴黎读书的时候,一听到常玉的名字,就印象深刻,就像现在的人听到早记总会印象深刻一样。”常玉生前的画作并没有被忽视,事实上,很多人都喜欢他的画作。巴黎画家众多,国内画家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但常玉慵懒随性的风格却为之铺平了道路。他晚年陷入绝望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因为家庭的突然变故,二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不羁的性格赋予了他独特的画风,也影响了他的晚年生活。
常玉的作品
黄龙玉先生想起常玉并说道: “常玉晚年靠卖画勉强维持生计,他从来不认为这是苦、苦,更不认为这是幸福。他只是需要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是自由的,就这样。就连常玉也始终追求艺术,自由自在。年轻的常玉一直生活在家人的保护下,家境富裕,从来不为钱发愁。尚宇对生活的不满突然增加,直到哥哥张俊民去世。再加上二战爆发,法国经济一落千丈,常玉的生活逐渐变得难以为继。
尚玉和大哥张俊民
有时连食用油都买不到。然而,这些磨难似乎并没有改变常玉,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性格。经济困难并没有影响常玉卖画的能力,他也无意为了维持生计而卖画。对他来说,艺术和赚钱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有人说:“各种宴会我从不拒绝,卖画我从不拒绝。”当有人来请常玉画画时,常玉似乎并不急需钱。他非常看重自己的画,无法将其与金钱联系起来。他还和他要画的人达成了三条件协议:第一,他付钱;第二,他不看画;第三,他接受,什么也不说就走。我们还交换了意见。
常玉和他的法国朋友
对于这三个条件,常玉并不在乎有多少人接受他的作品,他坚定的立场是,别人答应这三个条件,他就画,别人不答应,他就不画。一位画商向常玉寻求帮助,但常玉多次拒绝了画商的合作,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画作商业化。他的做法让他卖画更加困难,于是他躲在家里,一年到头只卖了几幅画,然后以此为生。贫穷并不是他想要的,但他后来的举动表明,如果再给这位画家一次机会,他仍然会保持自己的风格。 1950年,中国文化艺术团访问巴黎时,常玉的崇拜者前来拜访。我看到常玉一个人住在阁楼里,靠卖画勉强维持生计。
台北三友艺术展
于是,为了过上安定的生活,有人邀请常玉回到杭州美术学院任教。常玉拒绝了他们的邀请,但他们不知道常玉并不向往例行公事。他自始至终所热爱的就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直到1964年,台湾邀请常玉举办个展。常玉的朋友知道后,纷纷说服他去台湾教书,还送了他400美元的机票费。常玉拒绝了讲师的邀请,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展未能举行。
独自一人住在阁楼上,常玉自然感到孤独。去世前,他将孤独融入绘画中,留下了最后一幅画《孤独的象》。
《孤独的象》
画画时,常玉给朋友大安打电话,告诉他这幅画的事。大安说他想来看看,但三宇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需要多长时间?”“过几天,我先画出来,然后简化,再简化……”几天后,三宇打电话对Daang说:保罗一头小象……奔跑在无边无际的沙漠……这就是我……”这幅画似乎是常玉为自己画的另一幅肖像。
在浩瀚的太空沙漠中,一头小象独自行走,强调孤独和自由的感觉,让他能够漫游世界。这幅画是常玉最后的作品,也是浓缩他一生的作品。
常玉晚年
常玉完成这幅作品的那一年,因煤气中毒去世。最终,这个桀骜不驯的画家没有屈服于任何人,独自在一间小阁楼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常玉去世后,他的画作开始上市。由于他之前的所作所为,艺术品经销商批量廉价出售了他的画作。然而金子不能埋,所以常玉的画很快就成了很多人都找不到的无价之宝。
常玉的作品
2004年,巴黎吉美博物馆举办了常玉一生大型回顾展,展出了他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 2019年11月,米游的《五裸女》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66亿港元成交,最终含佣金成交价为3.039亿港元,成为2019年亚洲艺术品拍卖界最高金额。人们对常玉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人都会钦佩这位伟大的画家。他认为艺术是他的常态,尽管生活艰辛,他仍然坚守艺术的高贵。 “我一生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后人感叹他死后他的画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但像常玉这样的人即使知道也不会说一句话。这位孤独的画家过着孤独而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