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收藏资讯

苏富比拍卖作品,苏富比佛像拍卖纪录

与其他佛教艺术品相比,佛教造像的宗教、文化、艺术价值更加系统,艺术理论和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使得收藏成为拍卖市场上始终被高度重视的一类。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青红佛教艺术品收藏展将于2020年6月22日至30日在香港举行,展示了90多件佛教艺术品,包括造像、唐卡、礼器等,总成交额达到了5,733,125港元。展现了收藏家对收藏佛教艺术品的浓厚兴趣。这次,我们就一起来揭秘拍卖品中汉代青铜佛像的常见款式和制作工艺。

佛教宗派及佛像种类

佛教起源于古代北印度,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分为北方大乘佛教和南方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以及越南南部和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传大乘佛教则分为南传和南传。中式。根据记载佛经的语言不同,佛教和藏传佛教可分为两种类型。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与西藏地方传统信仰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佛教教派,主要流行于中国青藏高原、内蒙古、蒙古以及俄罗斯部分地区。汉传佛教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印度佛教衰落之后成为佛教的中坚力量。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朝鲜、韩国、日本、越南北部等地,在传播过程中曾多次分化,而禅宗和净土宗则在信徒中广泛传播。佛像按其功能不同分为“供奉佛像”和“装饰佛像”。供奉的佛像主要是供奉在寺庙、殿堂内供信徒供奉的佛像、石窟寺单体造像等,但也包括将佛像薄切或捣制加工而成的装饰佛像。佛像出现在物体表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汉代不同时期的青铜佛像的风格。

汉代佛教造像的发展是从仿制开始的,历经北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朝,到唐代成为洒脱飘逸的风格,其后历经宋、元、明,清代成为民间世俗。北魏时期,中国开始大量生产符合中国审美的本土青铜造像,以印度和西域的佛像为范本。南北朝时期,其优美的骨骼和清晰的外观赢得了全国的青睐,中国的铜像制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铜像不再是单纯的模仿或复制,而是风格独特。

北齐武平七年铜鎏金观世音菩萨立像

高度:14.2厘米成交价:275,000港元铭文:1995年4月8日,佛陀弟子天常圆寂,建造观音像,代表其永恒的誓愿。资料来源:香港,陈树臣隋代继承了造像清雅明朗的风格,盛唐则开始了造像飘逸洒脱的风格。盛唐时期的青铜造像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顶峰,这种造像风格也服务了伟大民族的精神和审美需求。

隋代铜鎏金一佛二弟子像高14.3厘米

估价:40,000 - 60,000 港元成交价:175,000 港元资料来源:陈淑珍,香港

隋唐鎏金铜菩萨像4件套

高度12.8厘米成交价:81,250HKD 资料来源:陈树臣,香港宋代以后,中国佛教与当地儒道思想融合,雕刻风格更加民俗化、世俗化。元代藏传佛教铜造像开始流入中国大陆,明公主、愤怒金刚像被接受。元朝时期,在大师的宅邸中设立了专门的梵天仪轨,以弘扬藏传佛教造像。明清时期,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融合不断延续,明朝接受了元朝的治理西藏的方法,承认藏传佛教的地位。

西藏鎏金青铜释迦牟尼佛头像,十五世纪

高度9.5公分成交价:17,500HKD

十六世纪西藏鎏金铜释迦牟尼坐佛高23.5厘米

成交价:20万HKD 从清代乾隆时期开始,中国佛像与西藏佛像制作技术相结合,在大陆形成了汉藏融合风格的铜像。

清十八世纪铜鎏金宗喀巴坐像高17.8厘米

估价:40,000 - 60,000 港元

清乾隆铜鎏金金刚像及底座《造像量度经》、《大清乾隆年敬造》 铭文

高度18厘米交易价格:200,000HKD 来源:伦敦制造工艺铜像是金属佛像中最大的部分,是古代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其制造工艺具有古代工匠的制作水平。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青铜佛像的制造工艺可分为成型、粘合、表面修饰三个主要步骤。造型方法小佛像一般采用传统的模铸法和失蜡法制造,基本的连接技术是榫眼连接,也有铸造连接的现象。自商周以来,中国多采用模铸法,将液态铜浇注在铸型周围,冷却定型,大量生产青铜器。铸型方法有石造、泥造、金属造等,但佛像制作中多采用泥造。粘土造型方法有粘土铸造、砂型铸造、砂型铸造等。大型铜像可用泥模或砂模制作,小型铜像可用砂型铸造在短时间内大量制作。佛像的泥塑法会留下清晰的模具痕迹,但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大多数佛像在表面修补之前都会进行抛光。失蜡法失蜡法是将蜡塑造成铸件的形状和图案,将细泥滴在蜡膜上,硬化后涂上粗泥以降低含水量,形成铸型泥。当从外部涂上泥浆并干燥后,烤蜡熔化并获得模具,然后将其铸造以形成形状,当模具破裂时,获得类似于铸件的工具。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一次将模具完全脱模,使铸造的佛像更加美观。除了佛像铸造外,还有锤眼蝴蝶雕像的工艺品。锤打蝴蝶像是采用特殊雕刻技术制成的佛像,用薄金属板钉入铁或铜的硬模中,使正面更高。

西藏金铜锤打莲花生大士坐像,17世纪,高65厘米

成交价:225,000HKD

连接技术中国的小型佛像很多都是一次铸造的,但也有少数采用分体铸造的。佛像大致分为头部、身躯、手臂、莲花座、方座等,需要铸造、焊接、销接、榫接等连接方法。铸造和焊接是比较常见的连接方法,常用于连接物体和零件,常用的焊料有铅锡焊料、铜焊料、黄铜焊料、银焊料等。销钉连接是指将铜器的主要配件单独铸造,然后用销钉连接固定。榫卯连接是指将主体配件单独铸造,在主体配件内留有榫卯,并通过插入金属钉、花纹等进行固定的工艺过程。在单独铸造铜佛像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采用铸造和榫连接。表面改性技术:铜表面处理的装饰技术,包括镶嵌、金银、尺道、镀锡、着色等传统工艺。铜佛像的表面装饰与其他青铜器皿没有太大区别,多采用镶嵌、金银交织、烫金银箔等。在小佛像上使用镶嵌或镶嵌工艺,大概始于盛唐时期,当时佛像身上镶嵌有各种宝石、玻璃、珍珠等,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16世纪藏族金铜万日如来坐像,高16厘米

成交价:68,750HKD

西藏青铜鎏金金刚坐像,十七世纪,高15.7厘米

成交价格:10万港元一般情况下,青铜器表面预先铸造或雕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嵌入金银线或片,然后用蜡石捣实、打磨光滑。强调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

18-19世纪藏族银金吉祥长寿碗2个,直径14.3厘米、12.6厘米

成交价格:8,125HKD 金银梁代陶弘景记载在《降临岳母》以下。 “它是通过合成金和汞制成汞合金,涂在铜器表面,加热使汞蒸发,金就附着在表面,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西藏十七世纪部分金铜释迦牟尼佛像

预估:1,500,000 - 2,500,000 港元

十八世纪蒙古鎏金青铜度母宝座像,高18.3厘米

成交价:52,500HKD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