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庆臣,临沂兰邑(今山东省临沂市)人,颜师古第五代孙,颜高庆后裔。弟弟。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真史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四次任监察御史,迁朝廷侍御史。因遭到当时权贵杨国忠的拒绝,被贬为平原郡刺史,人称“杨平原”。肃宗年间,赴凤翔,授宪部尚州,升御史。代宗年间,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潞郡公,史称“恭彦潞”。兴元元年(784年),70多岁的颜真卿受丞相卢起任命,派往叛将李希烈部落劝降,但最终被判处死刑通过悬挂。
他的楷书与初唐书风相反,用篆书将瘦弱僵硬的形体变为丰硕有力的形体,结构宽阔雄伟,骨气刚健雄伟,也体现了这种风格。继承大唐帝国盛世的书法风格,学习历代圣贤的书法,配合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习俗,颜体非常适合他高贵的人格,我创作了书法。是书法之美与个性之美完美结合的典范。其书体称为“颜风”,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又称为“颜金柳九”。在书法史上,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都源于二王书法,但都具有与二王相媲美的创新意义。
苏轼评价颜真卿的书法说:“其诗可比杜子美,其书可比韩遂子,其画可比吴道子,其书可比颜鲁公,其古变”。太棒了。”苏轼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可以与诗人杜甫的诗、韩愈的文章、画家吴道子的画相媲美。它代表了书法成熟的顶峰。
《东坡题跋》,金霞侯战所著,称《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颜真卿的书法和楷书。刻在石碑的额头上。这是颜真卿45岁时写的。大印刷体字母的直径约为10厘米。它平坦崎岖,深邃有力,雄伟壮观。这是颜真卿标准书法尚未成熟时的作品,与颜真卿体质较成熟时的“《东方朔画赞碑》”等大而笨拙的书法相比,有一种更明亮、更灵动的感觉。把它给你。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苏东坡对这块碑赞不绝口,说:“这块碑是颜真卿写的,但数字《麻姑仙坛记》最为清晰、豪迈。”后来我看到李绍本,以为是卢公在这里。我发现有句话说:“大小相似,神韵虽好,但不是书本上的,不能轻易改变。这是他说的。”苏轼对这座碑的评价指出炎帝是王羲之的创新。
从书法哲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