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法作品《书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纸本,26 x 334厘米,1628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卷:010至30000是董其昌晚年的代表作。该作品的长度为26厘米,宽度为334厘米。此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后半部分为手写五言古诗,均配有黑丝柱,并题有“和达八月”。 “戊申”年是1628年,董其昌74岁。此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作品的书写感觉轻松洒脱,简约中蕴藏着魔幻与美感,用笔圆润细腻,笔法保留在笔尖中,恰到好处的洒脱。他的写作讲究笔法轻灵、旋转自如、流畅精准,用墨讲究干湿兼用,以达到最佳效果。构图,字间距窄,线条疏,布局疏而匀称,与朴素直白的书法风格相协调,具有清新、空灵、古朴、淡雅之美。董其昌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求变,在自由豁达中求雅,这正是他年老成熟时所要表达的意思。 “楠”是西汉时期东方朔首创的一种古代文体。根据这部传记《东方朔答客难》,东方朔上书武帝,内容是“陈农以战强国之计”,但受到不好的待遇,于是他做了《汉书》用于自慰。文中假定宾客是嘲讽东方朔官职低微,追求圣人之路而惹事生非,东方朔便答应了。首先,他认为武帝时期和战国时期读书人的处境和经历不同,修身是读书人的职责,不随时代而改变。最后,可以说,自古以来,士人的境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变化。整篇文章充满幽默感,表达了对他的才华未被赏识的沮丧。董其昌的写作力求结合自己的个性,模仿冯慎的风格。该作品以楷书、楷书书写,笔画有颜真卿的率直,姿势有米芾的纵横,布局有赵孟俯的风神,轻快飘逸,体现了一定的风格。性格。也就是说,他追求古法,体现自然淡雅的书法风格,营造阴森恐怖的气氛。读完这部作品,我感觉呼吸到了新鲜空气,精神焕发。董其昌的聪明才智在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康有为说,董其昌的书法“就像道士吃饭休息一样”。要知道,“虚梁道人”远离尘世,安静祥和,他的宁静也是一种美。这种美不同于顶天立地的美,但也是一种难得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