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人
从小学习读书写字后,我逐渐明白了汉字的每一笔,从部首开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字母。汉字有结构,各种汉字的结构是其基本框架。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汉字也有多种书写风格,有五种基本书写风格: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无论哪种书法风格,书法的创作都是有形的书法作品,是按照基本结构逐字书写汉字,由无形到有形,落到纸上而完成的。
王羲之《得示帖》
以王羲之《得示帖》为例,在红色标记区域,每个字符的轮廓都趋于圆润。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书法是一种形式”,这里的形式应包括结构和形状两个层次的内容。汉字是由各个笔画组成的,是一个独立的实体。造型是汉字组合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由于字体的结构不同,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结构是固定的、客观的。字母的连接方式取决于书写者的主观意识,书写时的形状也不同,这也会导致字体出现问题。
书法创作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结构的形状是构图布局的最基本元素。从结构到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个进展。从客观性到主观性,注入了作家(作家、书法家)的主观意识,将作者的思想、感情、汉字原形的意识表达升华为艺术。
邓氏篆书字体《白氏草堂记六屏》
我们将一张宣纸定义为一个平面空间,而一幅完整而具体的书法作品则将这个空间划分为许多空间分区。首先,有一个由每个汉字的结构界定的空间,然后在字符结构的形状之外有一个空间,如果我们观察该结构的空间特征,这些空间(二维空间)具有不同的形状。我是。有些空间是完全隔离的,而另一些空间则与其他空间保持连接。
不同的字体创造不同的空间,每种字体、风格、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空间特征提供了对不断变化的人物结构的新理解。空间的形状根据书法风格形成不同的空间,也根据作者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空间形状给予我们不同的情感,但空间与情感的一些关系就像楷书和篆书一样简单明了。复杂的空间组合带来更复杂的情感,但不同作品的文字结构所带来的不同情感却清晰可辨。
欣赏一幅书法时,不是单独看每个字母,而是关注字母之外的空间划分,就会得到不同的印象。另外,当书法作品翻转过来时,文字会变成白色,空间会变成黑色,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受。
怀塑《自述帖》局部空间分割
其次是空间划分区域的大小。字符结构内的单元空间面积的大小各不相同,其分布大致可分为均匀排列的情况和不均匀排列的情况,即单元的空间面积相似。不均匀放置是指单词内各单位空间的面积不均匀。每个字的内部都有大空格和小空格,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空格的大小相似,小空格的大小也相似。如果单位空间区域尽可能接近,这些词结构将是对称且稳定的。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把握,成为作家长期的潜意识,逐渐形成风格。
这种打结方法可以作为观察书法家使用的各种打结方法的起点。这些原则是衡量一个书法家结构创作的标准。
八达山(下)与王羲之(上)人物构成比较
当我们通过单个汉字内部单位空间的形状和面积来观察汉字的结构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书法家在其汉字结构中所创造的技法。八个大山莲结字非常独特。八大山莲夸大了字体某些部分的空间。单个字符内某些空间的夸张与其他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是八山莲书法的重要标准。
张继之《佛遗教经》 部分
通过连接字符结构外缘端点来观察字符结构的外接多边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该多边形的形状对字符结构有重要影响,不同书法家的作品产生的结论是:不同的结果。我可以。这是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王羲之、黄庭坚、米楚的外接多边形结构等。
米芾草书鉴赏《贺铸帖》
王羲之:接近圆形,黄庭坚:锐利夸张的多边形,米芾:接近正方形的多边形。
这是因为每个人书写时的动作习惯以及书写或绘画时的用力习惯不同。左下角的余迹表明了书写习惯的方向和节奏,随着笔迹的成熟,这些习惯就成为了人的书写动作模式。它是在长期的写作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但它是非常稳定的。这种写作模式反映在每个单词的结构中。
米芾草书鉴赏《贺铸帖》
在观看书法作品时,作品中的单位空间、外接多边形、平行渐变等空间特征进入观看者的意识,客观上影响观看者的潜意识。
当鉴赏家对书法史上每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形成刻板印象时,他们就掌握了该书法家的风格特征,并为鉴别该书法家作品的真伪提供了标准。从人不是印刷机、人所写的图像是潜意识的角度来看,判断作品真伪的最重要标准是书法家的风格。对于其他假冒产品,纸张、邮票、加工等都会得到补贴。看来培养鉴赏力并不容易,但是擅长竖画的人有不会写也不会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