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被公认为国粹。它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痕的,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心的,它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和享受,启迪和提高。王羲之的行书、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在瞬息万变的动与静、轻与重中创造出伟大的境界。
当今社会,学习书法已蔚然成风。然而,大众口中的“书法”、“书法家”、“经典书法”等术语和表述,大多停留在口头传统和习惯用语的层面,尚未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定义。注意到事实并非如此。由现代人文学者书写,也是一般大众接触书法时无法回避的主题。
陈硕先生,山东大学文学院教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美学研究中心助理,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艺术和考古学。浙江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年美国布朗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针对上述问题,陈硕先生作为嘉宾出席清华校友会在波士顿主办的TAB讲座并做了精彩讲解——
书法鉴赏:
一、要建立评价和审美标准
”欧阳玄昌在旅途中,看到一块金代苏靖所刻的旧碑,他站在马上看了一眼,便离开了良久。他向后退了数百步,从马背上走回来。有一个轶事说:“我站起来。” “他在那儿,累了就披上一块布,坐着看。因为他在那儿,我三天后就走。”大意是,以欧阳询的水平,意味着需要很长的时间。是时候欣赏一下苏璟的作品了。 “消化”它们。可见,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这是一个逻辑矛盾。没有人亲眼所见,就无法准确地评价和鉴定一幅书法作品。因此,想要有效地欣赏和准确地鉴定作品,需要对主要历史作品和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和“一”是循环证明的。
当一个人的头脑中积累了一定的书法意象和知识后,就可以用“配”的逻辑来进行书法,即将一个特定的物体放在几个不同的“尺子”尺度上来定义它的逻辑。可以选择观看。这些“尺”包括字体(楷、行、草、隶、篆)和体式(如楷书、唐楷、小楷等)。唐楷可分为欧、楚、羽、雪、燕。刘等)、技法(笔法、构图法、墨色法、字体协调技巧等)、气氛(像古今书法的什么类型,雅、俗、鲜)飒等。) ETC。每一部《统治者》都是基于海量经典作品凝结而成的知识体系,观者看得越多,《统治者》所建立的参照系就越客观、有效。大多数书法作品都可以进行“比对”,其本质类似于“将一件作品与大量旧书进行比较”。
书法也具有显着的特征,广义上的“古代传统”几乎是后来书法的唯一来源。 “传统”的有形成分包括文字、作品、文字、工具等,无形成分则包括历史观念、审美、氛围、价值判断等。可见,“传统”是“统治者”措施的源泉。一方面提供关键模板、技术和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提供关键评价指标和审美标准。只要你学习或者欣赏书法,你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传统。而且,“传统”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和建构的过程,王羲之并不是天生的“经学家”。例如,南朝时期陶弘景就说过: “子敬是天下最高贵的人,子敬和元畅都名声在外,桂子风格朴素,元畅在中国已经不为人所知,但也是一样的。”对于余一少来说。 ” “晋”指的是王献之。可见王羲之当时的社会认可度远低于自己的儿子。事实上,王羲之死后,一度被大众遗忘,但他的历史地位最终是通过梁孝严的武帝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推荐而确立的。
一部作品如何才能成为经典?
然而,“传统”的主体是一些在技法、风格、美学等方面具有代表性或取得巨大成就的经典作品,以及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部分古代书法作品。在那里。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为经典呢?
以清代中期为基础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经典主要是名家的作品(或者至少是可以与名家联系起来的作品),但特别是王羲之成为“圣士”之后,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名家谱系开始扩大。 形成。历史上,包括我们所熟悉的主要作品和名人。清代中期,出现了从碑刻到碑刻的过渡,出现了一种称为“碑刻文学”的潮流。这本身就很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但简而言之,“抄写”涉及到对新材料的重视,以及对不太出名的作者的著作的重视。有兴趣强调重要性。开发与经典大师不同的材料。此后,属于“经典”范畴的作品变得更加复杂,包括各种南北朝摩崖石刻和敦煌文献。这意味着,曾经被认为是最佳典范的王羲之《兰亭序》,正在逐渐被不太出名的艺术家的这种笨拙而有力的铭文《始平公造像记》所取代。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洛阳龙门石窟保存的《郑长猷造像记》原石,其中的一些文字实际上看起来是“缺胳膊少腿”。此时最常见的解释是雕塑家是文盲,造成了“他自己的错误”。然而,当如此复杂的构图、多样的形式、不同层次的书法纳入“书法”乃至“经典”的范围时,“经典”的界限就存在着消失的危险。因此,自清代中后期以来,因时代不同而出现了“碑文合一”等思想。许多作家力求保留这些作品的一些优点,给它们“增色”,并把它们与现有的古典体系融为一体。当然,这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这不是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的问题。
这是一个文化问题
为什么有些作品虽然是业余书籍,文化附加值较低,但仍被列入“经典”?事实上,是一群人建立和拆毁了名人体系。
书法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遗传。在古代中国,识字和教育都有限,书法直接从书写汉字发展而来。书法从一开始就与会读书、会写字的人、与有文化、教育资本的人有高度的交集。也就是说,当时能够“涉足”书法的基本上都是文化精英。而且,并不是所有写得漂亮的书法都叫“书法”,更不能把写得漂亮的书法称为“书法家”。从仓曜、石胄到李斯、蔡邕、“二王”等名人,都是具有政治家、学者、诗人、士大夫等多重身份的文化精英。过去,善于书写但文化程度或社会地位较低的人通常被称为“书法家”。换句话说,在古代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书法家”。
正是这种“精英背景”,让书法自始至终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没有过多的修饰、简化或简单化,在文人墨客、政府官员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端。书法史上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文化的问题,而不是字写得好不好。
这一历史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由于清代的“书学”思潮,二是由于20世纪后半叶专业书法教育的兴起。前者将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作家和作品归入“传统”或“经典”的范畴,而后者则认为书法是需要长期接触的东西,可以被冒充为“传统”或“经典”。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艺术”。我创造了它。大学制度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几年,教师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客观地说,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古人通过日复一日的频繁书写,在书法上保持了相当大的技术限制,一些伟大的艺术家对书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书法的字体、风格、特点是相关的。在很多历史情境中,选择字体、风格、技法时,艺术考虑可能是次要的,但关键是考虑环境和场合的实际需要。例如颜真卿楷书的笔画,首尾有明显的凸出,这在草书中很少见,因为两种字体往往各具特色。
书法艺术与其工具和媒介直接相关。我们使用的生宣纸和毛笔在明清以后成为主流,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光滑的熟纸和硬毛笔是常态。从书写材料来看,金、石、竹、帛、煮纸、生纸对书写技法影响很大。一些《兰亭序》笔画几乎不可能使用画笔或生宣纸来渲染,需要锋利的画笔和不吸水性的纸。
书法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元代赵孟俯《定武兰亭跋》:“外节字是代代相传的,任何时代都不容易用笔。”然而,作家所使用的技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时字体的发展阶段、审美和技术时尚等、纸和笔的形状、如何坐和握笔(包括家具元素)、模板的形状(墨迹、挂钩) 、笔记本等)……所以,“自古用笔不易”并不是历史事实。此外,学习技术的过程既涉及修复又涉及创造。临摹古模型时,需要用主观的书写技巧来模拟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笔画形状。如果您正在复制雕刻不佳或风化严重的铭文,您将使用您的技能来填充视觉图像。书法家卢伟钊曾说过,“写碑时需要想象力”,但在书法领域打造真正的“千年汤”似乎很难。
资料来源:大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