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
2011年,河南青年王路来到巴基斯坦,在国际伊斯兰大学学习,继续深造语言学习领域。 毕业后,他在巴基斯坦成功创办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 性格开朗的他,除了学习、工作之外,近年来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在留学生联谊会工作期间,王璐第一次接触到公益活动。 当时他发现留学生喜欢买衣服,而且经常更新。 他逐渐积累并淘汰了很多以前穿过的衣服。 衣服本身质量非常好,一点也不“旧”。 如果把它们扔掉,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因此,王露提议将这些衣服捐赠给当地有需要的人,比如那些生活在难民营中处境较为困难的人。 于是,他组织大家收集整理各种不再穿的衣服。 他用三台洗衣机清洗,然后烘干、消毒、包装。 随后他联系了当地慈善组织的负责人,最终顺利地将衣物分发到了难民营。 在人民手中。 王陆说,他还记得孩子们收到捐赠物品时的高兴。 “第一次公益活动让我深受感动,收获很多。”
从此,王露更加关心社会公益。 他和他的留学生同学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似的慈善活动。 他发现留学生手中有很多零散的硬币,几乎不再使用,经常散落在桌子和抽屉上,于是他发起了“硬币行动”,呼吁收集不再使用的硬币来购买文具和捐赠他们到当地的小学。 此次活动再次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响,不少巴基斯坦学生也跟随中国学生积极捐赠硬币。
王路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不断的努力,不断改变着上述难民营的面貌。 多年来,国际学生从未停止对难民营及其学校的支持。 在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侨联、企业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王露和同学们帮助巴基斯坦学校从简陋的土坯房改造成干净明亮的教室。 打水井帮助解决了难民营的用水问题。 我们解决了困难问题,为房屋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修复了漏水的屋顶和墙壁,并为学生分发了校服、课桌椅和文具。 “不久前,当我们得知难民营学校的师生缺少保暖棉鞋,仍穿着凉鞋过冬时,我们购买了一批相关物资,分发给那里的师生。”王璐说。
随着公益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求助的人越来越多,王露和她的伙伴们不断总结和完善相关公益援助体系,并成立了中巴友好交流小组。 毕业后,王璐一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他说,学生时代,很多活动规模较小,也更容易操作。 后来,当社会上回来的求助请求越来越多时,原来的规模、资金、流程等瓶颈都需要突破。 “比如我们目前正在资助一个孤儿院,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设备的需求水平更高,数量和金额也更大,过去的小额捐款肯定行不通。” 王露表示,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慈善活动得到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中巴两国各协会、企业以及爱心组织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目前,集团对公益活动申报、物资采购、审核、监督、发放及后续反馈等各个流程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公益项目的运作已基本规范。
2020 年,当 COVID-19 疫情在全球爆发时,巴基斯坦也未能幸免。 疫情影响下,不少当地民众也联系中巴友好交流团寻求帮助。 “当时疫情爆发,家人不希望我们冒险出去活动。” 王露说,“但经过再三考虑,我们决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公益救助,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 疫情高峰期,能够协助活动的志愿者很少,王露和伙伴们戴上口罩、手套,去购买援助物资,然后交给当地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现场分发。 王璐表示,他们准备的公益物资包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平衡的。 主要包括粮油食品等物资,足够巴基斯坦普通家庭一个月左右的消费。
有一次,中巴友好交流团收到了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官员的援助请求,希望能够缓解当地部分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民众的燃眉之急,克服粮食短缺问题。短缺。 上述地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紧邻中国新疆,山川河谷纵横交错。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公益活动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王路和他的团队对实施方案和物资发放细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推演,最终实现了吉巴地区共10个区的覆盖,有序发放物资,优先照顾到老年人,弱者、病者、残者、孤儿、寡妇。 家长组的救援需求。 同时,他们还根据各区的不同情况,帮助当地政府制定差异化的救灾方案。 王鲁表示,第一阶段向约300户家庭发放物资已经完成,在巴国内引起热烈反响。 中巴两国不少爱心人士和官方民间组织通过网络、电话与他们联系,提供资金、努力和想法。 有一位巴基斯坦司机自愿去偏远山区运送物资。 由于极端的路况,他的车辆翻倒并受损。 然而,他却没有丝毫抱怨。 修好车辆后,他继续上路。 整个旅程的维修费用甚至燃油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 正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本次公益活动已为吉林、巴基斯坦10个辖区的100个困难家庭提供了有效帮助。
“这一次,中巴友谊真正蔓延到了吉巴地区的每一个角落。” 王璐说:“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慈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还能吸引更多的人。 许多人参与其中,并通过实际行动感受到了慈善精神。 我愿意继续做中巴民间友谊的使者。”
(本报伊斯兰堡记者1月1日报道 本报伊斯兰堡记者 张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