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价值100亿以上的文物,韩国新安发现元代沉船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价值100亿以上的文物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价值100亿以上的文物以及韩国新安发现元代沉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975年的一天下午,一艘神秘的渔船徘徊在韩国新安海域的海面上,船上的六个男人,时而紧张地观察着海面,时而仔细地研究着航海地图。

傍晚时分,这艘渔船在海面上抛锚停船,船上的人快速地穿戴好潜水服跳入海中。他们显然并不是附近的渔民。目的也不是捕捞鱼虾。吸引他们而来的是海底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宝藏。声纳的回声里,一个奇怪的信号反复地出现,船上的人们露出了笑容,小声欢呼起来。

潜水员再次潜入海中,这一次,船上守候的眼光变得格外热切。一个被淤泥包裹的物体被打捞了上来,用海水冲刷之后,它竟然是精美而完好的古代瓷器。

1975年底,韩国光州木浦市警察局的审问间,此时此刻,几天前那六个在鱼船上欢呼雀跃的人,已经垂头丧气在坐在了审问桌前。他们是专门从事渔业捕捞的潜水员,在试图倒卖从海底打捞的瓷器时,被韩国警方抓获。

物证室里,警察被他们缴获的物品震惊了,123件精美完整造型各异的瓷器,出现在镜头之中。

经过一番审讯,韩国警方逐渐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1975年7月的一天,渔民崔享根在海里打渔,却意外打捞出六件完整的青瓷器,便把它带回家里。在这六件瓷器中,他只留下了一件,其余的送给了邻居。1976年元旦,崔的弟弟,一位公立学校的教员来看望他的哥哥,发现了这件青瓷。这位教师认为,既然是从海底打捞出来的,便是一件古物,值得向文化与情报部文物管理局报告。

1976年7月崔氏兄弟收到局寄来的100万元奖金。当局考古专家们当即注意到这些瓷器是珍贵的宋元青瓷,并意识到可能来自一艘沉船。但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因为这几件青瓷是在茫茫大海上一个不明确的地点偶然打捞上来的。

消息传出后,许多渔民都驾船来到这一片海域试试运气。两个月过去了,人们一无所获。

1976年9月1日,这六个专门从事渔业捕捞的潜水员也闻讯而来,并成功地找到了发现遗物的确切地点。他们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利用三角测量法记住了海上发现瓷器的地点与附近岛上两个山峰的位置关系。他们打捞了123件青瓷,把它卖给了木浦城的一个古董商,该城在道德岛以南约40公里。其后他们因非法出卖文物而被逮捕。犯罪嫌疑人接下来的话让人更加震惊,他们告诉警方,海底不光有瓷器,还有一条沉船。

鉴于他们发现了沉船的确切地点,于国家有利,故宣判无罪。

韩国警方抓获海底盗宝者的新闻,一时间轰动了整个社会,海底真的会有沉船吗?到底还留有多少珍贵的文物?

对于韩国政府来说,当时一直有个疑问:水下到底有没有船?如果“有”,那对于考古界来说,就是一个“地震”。除了沉船,水下还有什么?有多少?

这些问题迫使着韩国政府不得不去做这件事:1976年11月,由于这些偷捞文物人的举动,这件事被揭发出来,当年马上进行了打捞。韩国文化财产管理局前后进行了两次初步调查,目的就是搞清楚在这片海域是否有文物?如果有的话那到底是什么文物?

1976年10月26日,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和韩国海军联合组成了水下考古队,正式进入新安海域。

新安海,位于朝鲜半岛的西南端,距离韩国首都首尔440公里,海域深度在16米到20米之间。通过调查,在北纬30度01分15秒,东经125度05分06秒的地方,考古队确认了水下沉船的存在。

因为位于韩国木浦的新安海域,因而它被人们称为“新安沉船”。经过再三的讨论,考古队最终确认为当初那个六个渔业潜水员下水的位置,投下定位浮标,以此为中心进行360度搜索,不断扩大范围。并以沉船位置为此次水下发掘的中心点,划定考古范围为9600平方米,即120米乘80米,然后将该区域以横竖20米间距详细划分,共设置了35个浮标为调查区域。

探索浮标周围的结果,发现了埋藏在海底和海泥的一部分瓷器类文物。考古人员还初步判定沉船的船体被厚厚的淤泥覆盖,长度超过了20米。这个发现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这是当时亚洲发现的最大的一条古代沉船。那么,这艘沉船的船舱里,究竟还埋藏着什么样的珍宝呢?

经过一个月内的两次紧急海底调查和潜水打捞,考古队一共获取了1996件水下遗物,其中包括了大量珍贵的瓷器。尤其是第二次打捞时,在水下遗物中发现了铜钱,分别铸有“淳化元宝”和“至大通宝”的字样。“淳化”是北宋太宗皇帝的年号,时间跨度为公元990年到994年;而“至大”是元代武宗皇帝的年号,时间跨度为公元1308年到1311年。从这个发现来看,新安海底的这艘船只应该是一艘14世纪之后的古代沉船。

而就在人们为这些成果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水下打捞工作却停顿了下来。寒冷的北风在海面上肆虐,冬天到来了。

沉船所在的新安海域,历来有“雾窟”称号。进入冬季以后,这里的海面就会笼罩在浓厚的雾气中,航海条件极差。而新安海域作为黄海的一部分,海水的含泥含沙量特别大,潜水员潜入海中半米以下,能见度就几乎为零,看不清任何物体。加上这一带海域位于水下潮汐通道,水流速度快。这些条件综合起来,使得新安沉船考古调查和遗物打捞,变得格外困难。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韩国海军潜水员,同样感到困难重重。

虽然,韩国也有许多陆地考古工作者,但当时并没有水下考古人员,所以只能向国防部寻求协助,临时对海军部队进行培训,然后同考古人员一起进行了打捞工作。基于已有文物打捞经验,进行打捞。因水下考古与陆地考古不同,水下视线不好,只能用手摸,用触觉去打捞和根据形状去判断是不是瓷器。

考古队向国际专业人员发出了邀请,希望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美国海洋考古学者,约翰.济慈赶到了现场。面新安海域的复杂性却让这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一筹莫展。

神秘的古代沉船和珍贵文物的秘密深深地埋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下,面对恶劣的气候和水文条件,是知难而退打道回府,还是继续努力,让这些珍宝尽快重见天日。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还不断出现文物被盗事件。为了确保海底文物安全,韩国政府采取管制措施,禁止民间渔船在这片海域打捞,365天由海警负责巡逻。

面对层出不穷的状况,令考古队员不堪其扰,而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打捞。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困难呢?

考古队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在水流湍急,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海底,他们如何进行打捞呢?海水在退潮的时候,就是流速较低的时候打捞,这个时间段每天只有45分钟,一天之内只能打捞一次。因为水深20至25米,每次潜水员下水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掐准时间进行打捞。

为了确定沉船的具体保存状况,以及更精确的考古打捞工作,考古队又制作了四个刷上了红色和白色亚光漆的铁架子,每个铁架子长6米,宽4米,在其内又分为6个正方形,将空气球作为浮力器绑在铁架上,下沉,放在沉船上方。这样做可以对沉船分区域地进行打捞,防止遗漏水下文物。由于水下能见度太低,只能看见眼前5-8厘米的地方,寻找与提取文物完全依靠感觉和经验,考古工作非常艰难。

除了陆续打捞上来的瓷器之外,考古队基本弄清了沉船的情况。它位于20米深的水下,左舷的长度为23米,右舷的长度为23.7米,船头朝向西北方向约15度

沉船上装载瓷器、铜钱等大量物品。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条古代的贸易商船。

三次海底考古调查打捞,发现了大量珍贵的青瓷、白瓷器瓷。其中,青瓷的数量达到了2402件。

面对如此巨大而意外的收获,人们的心中不仅生出了一个个疑问:

沉睡在海底的船舱里,还有多少珍贵而未知的文物?

1978年,韩国政府开始对新安沉船进行第四次考古打捞。在这一次行动中,人们试图用摄像器材进行水下拍摄,以此来记录下沉船原始的状态。

韩国电视来了,进行水下拍摄,可惜没有一张照片是清楚的。于是,日本电视台表示不服,非常自信地说一定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还带来了最好的设备,但结果也失败了。最后,美国专业的水下摄影师来了,拍照同样以失败而告终。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留下一张清晰的水下图片。

水下摄影的失败,给考古队带来了失望和沮丧。

但是,美国摄影师爱德华.金水下拍摄的10分钟视频,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发现。在他用特殊的海底探测设备进行拍照作业时,两个人类的头盖骨赫然出现在镜头之中。

在接下来的打捞过程中,随着潜水员一次次的水下打捞,除了大量的瓷器和铜钱外,考古队在海底打捞出一件奇特的青铜制品。经过辨认,人们发现这是一件青铜铭权,也就是古代的称砣。更令人惊奇的是,上面刻有清晰的文字—庆元路。这是中国元代的一个地名。元代的“庆元路”就在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也就是说,这一艘沉船当年的出发地点很可能是中国的宁波港。而在青铜铭权的另一面,刻有“庚申”两个汉字。

据中国考古专家说,元代“庚申年”有两个,一个是1260年,另一个是1320年(六十年一个甲子)。另外,跟沉船一起出水的还有8件至治三年(1323年)的木简。对应这些,那么沉船的年代应该是1320年到1323年之间。庆元是宁波古代的一个港口名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由此可知这艘沉船的起航点就是浙江的宁波港。

这个判断,在后来的打捞行动中进一步得到了印证。在打捞上来的一件青瓷盘上,人们发现盘底刻有清晰的文字—“使司帅府公用”

在元代,宁波、杭州、江西一带属于江浙行省,“使司帅府”是江浙行省下面的一个叫“浙东道宣慰使使司都帅府”的一个简称。根据《元史》的《地理志》记载,这个府治就是在宁波的。这是一个军政机构,这件瓷器应该是使司帅府在龙泉窑专门定烧的。它的性质相当于元代的枢府瓷,又叫卵白釉。那为什么叫枢府瓷呢?当时元代的中央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青白瓷,上面往往会刻有铭文。枢府瓷和这个“使司帅府公用”,它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属于官府定烧的官用瓷器(官瓷)。当时,在满足官府定烧以外,它也用于外销。

铜钱、青铜铭权和青瓷盘上的文字,确定了沉船的大致年代和出发港口。

公元14世纪初期,这艘古代的贸易船从中国的宁波港出发,最终葬身于韩国新安海域。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旅程?沉船的秘密隐藏在海底的淤泥之中。

从1976年开始,对新安沉船的打捞工作,一直持续到1984年。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韩国政府总共进行了11次海底考古打捞,加上1987年最后进行的新安沉船确认调查,一共打捞出古代瓷器22040件,数量之多,瓷器制作之精美,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瓷器是新安沉船重现世间的第一个重要信息。1976年,正是韩国渔民无意间打捞出那六件瓷器,才让这个沉睡海底600多年的秘密浮出水面。而在此之后,六个潜水员偷偷打捞上来的一百多件瓷器,让新安沉船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持续多年的打捞中,一件又一件的瓷器让现场的考古人员应接不暇,惊喜连连。那么,新安沉船运载的这些瓷器,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呢?又能透露出什么样的线索呢?

在当年韩国电视台记者所拍摄的现场影像中,这些精美的瓷器引起了人们的赞叹与惊讶。在第三次打捞出的遗物中,就有30到40件南宋时期上等的龙泉窑青瓷,其中有纹碗、花瓶、香炉等优秀的作品。还有珍贵的墨宝和阴刻字的瓷器。

新安沉船打捞出的22040件瓷器,从外观上看,包含了青瓷、白瓷、黑釉、杂釉和青白釉几大种类。从窑口上来分类,包含了中国古代的龙泉窑、景德镇窑、定窑、钧窑、吉州窑、建窑、磁州窑等窑口。其中,龙泉窑瓷器数量最多。

龙泉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东临温州,西接福州武夷山,境内层峦叠嶂,溪流纵横。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孕育着闻名世界的龙泉窑青瓷。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龙泉窑瓷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早期生产的瓷器,主要以刻花为主,篾纹逐渐减少,釉较薄,晶莹透亮,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晚期的青瓷代表为粉青釉、梅子青釉,釉色也达到了顶峰。

龙泉窑是继承了越窑的制瓷工序。它从瓷土的选取、淘洗、粉碎,成泥以后就是拉坯,制作成型,匣钵装烧,经过1200度的高温,烧造而成。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精美釉色,以及高超质量的影响下,除浙江省境内,还有江西、福建等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

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龙泉窑遗址,是中国宋代至明代龙泉的代表性窑址。坐落在小梅镇大窑村的枫洞岩窑址,就是当时的一个典型代表。像枫洞岩这样的窑,在当地有500多处,可见当时烧制青瓷鼎盛时期的辉煌场面。

据考古发掘记载,小梅镇大窑村的金村码头,是现存唯一的一处古码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曾经熙熙攘攘的繁忙场景,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金村在当时是烧窑中心,产品烧好之后,运到码头,沿着这条小溪再运到瓯江口。然后,再通过温州、宁波出海。

龙泉窑青瓷正是从瓯江运往全国,运向世界各地。

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是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窑青瓷。

1976年,韩国新安海域发现了这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多件,其中龙泉窑瓷器就有九千余件。以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在宋元时代,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商品。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在无形中传播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促进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新安沉船上的那22040件瓷器,是那个时代中国海外贸易史珍贵而生动的见证,也意味着一笔近百亿的巨大财富。新安沉船上的瓷器,一经公布,立刻震惊了中外考古界。

为什么会在韩国新安海域沉没呢?

除了两万多件瓷器,还有哪些重要遗物以及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些珍贵的文物,到底归谁?网友:我们中国的!还回来!

更多精彩,下期揭晓。

部分打捞出水的文物(瓷器部分):

好了,关于价值100亿以上的文物和韩国新安发现元代沉船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