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开元通宝背面满文对照表 臣巳太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开元通宝背面满文对照表,以及臣巳太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笔者近日得到一枚罕见的古钱币,正面钱文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为“臣巳太平”,背面为满文“宝云”。该钱黄铜质,厚实深褐色包浆,流通磨损自然,文字精神,制作还算精良,是一枚开门的年份到清的古钱币。直径28.2mm,厚3.0mm,重13.6g(图一,图二)。

在清代铸币中,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农民起义军,或者花钱,钱文为“太平”或满文“宝云”都很常见。这是因为“太平”两字是吉语,乃官铸、民铸及花钱常用之词。更有版式多样含有“太平”两字的太平天国钱币。满文“宝云”则广泛存在于宝云局铸币的背文中。天地会支派小刀会,甚至有一种“太平通宝”背满文“宝云”的小平钱。对于这种钱币,马定祥主编的《太平天国钱币》(增订版)是这样说的:“这种钱背用满文”宝云”,或出于一时权宜之记而铸,以便当时混用于咸丰钱中……是上海小刀会早期铸造之流通币。”

本文介绍的这枚“臣巳太平”,背面为满文“宝云”钱币,与上面列举的几种皆不一样。首先它不是官铸花钱,其次它不是太平天国钱币,和已确认为小刀会的“太平通宝”背“宝云”也存在两个字的差别。那它会不会是一枚民间铸造的吉语花钱呢?“太平”两字是吉语没有问题的,配上满文“宝云”也合理,毕竟这枚钱币铸造的年代是清代。关键是“臣巳”两字生涩难解,既非地名,也不是天干地支,在汉语中两字没有连用,和“太平”两字又无法通读。从字体的铸造的风格和笔画的粗细大小来看,又有明显的区别。“太平”两字风格一致,两字字体都狭长,笔画较细;“臣巳”风格一致,两字字体宽阔,笔画肥大;应是铸造者有意而为。看来,解读这枚钱币的关键就在于“臣巳”两字。正当笔者为“臣巳”两字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灵机一动,既然“臣巳”两个字无法解读,那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它是一个字,或者是一个字的一部分呢?对!“臣巳”合起来就是康熙的“熙”的上部分,这就是铸造者煞费苦心,把“臣巳”两字铸造的又肥又大,风格与“太平”两字迥异的目的所在,他就是想告诉大家,“臣巳”是一家,“太平”是一家,千万别走错家。

既然“臣巳”确定为熙的一部分了,那它会不会是一枚以“臣巳”两字暗示铸造于康熙年间的民间吉语花钱呢?我看这种情况在当时历史背景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要提起清代著名的“文字狱”了。清代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的反动措施之一。贯穿了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据不完全统计,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恐怖制度。在这里仅列发生在乾隆年间两次文字狱。一是杭州卓长龄著《忆鸣诗集》“鸣”与“明”谐音,被指为忆念明朝,图谋不轨。乾隆帝对卓氏一家深恶痛绝,称他们“丧尽天良,灭绝天理,真为复载所不容”。二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李一《糊涂词》有语“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帅相,无非糊涂”。被河南登封人乔廷英告发,经查发现举报人乔廷英的诗稿也有“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句,日月二字合为明,你不是谋反又是什么?检举人和被检举人皆凌迟处死,两家子孙均坐斩,妻媳为奴。在这两例案件中,无心而为的谐音字、合字都可以定以死罪,所以在满清政府的高压统治下,民间是不会有人冒着杀头这样的极大风险把康熙的“熙”字拆开、用于铸造祈求幸福、寄托愿望的吉语钱的。那是什么人胆子那么大,敢把康熙爷拆得身首异处,并铸造在钱币上面呢?在清代,恐怕只有反清的秘密民间社团和农民起义军敢这样做了。这些不满清朝统治的前朝遗民、有志之士、或者饱受压迫的穷苦人民,恨不得把清朝的皇帝老儿千刀万剐,杀之而后快,而又局限了力量对比的悬殊和出于自我保护、迷惑对手的需要,铸造出这种或用于明志,或用于身份凭证、信物的钱币。因此,“臣巳太平”从钱文上可以释读为把康熙身首异处天下就太平了,满文“宝云”则是为了掩眼人耳目,保护自己,便于携带、保存和流通。

在清代,哪个秘密团体或民间武装力量铸造了这种钱币呢?本人认为是某一地区的天地会。关于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天地会的问姓名诗“义兄问我姓和名,家居原住木杨城。松柏林李金娘母,花亭结义改姓洪”。问年月日诗“义兄问我何生辰,岁次排来是甲寅,良时吉月念五日,时逢子丑我出生”。清朝的甲寅年有几个,分别是康熙十三年(1674)、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五十九年(1794)和咸丰四年(1854)等。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很清楚,但不代表是第一次的天地会仪式,大多天地会研究者认为成立的时间应是康熙十三年而当年确有入会仪式在木杨城举行。因此,这枚铸有“臣巳”两字的天地会钱币,可以从某方面证明天地会成立的时间不晚于康熙年间。而“太平”两字为天地会惯用之词,与天地会也有连带关系。据传天地会始祖朱洪英的家乡,就在当时的太平府太平县。故后来有用“太平”二字作为天地会组织的称号,也有作为会中暗号的。前文提及的“太平通宝”背满文“宝云”,和“太平通宝”背日月纹、月纹和“明”,为天地会支派上海小刀会的铸币,而“太平通宝”背“文”,则是浙江某一天地会所铸之会钱。而在已经确认为天地会铸币的“皇帝通宝”有背满文“宝”和汉文浙,“皇帝重宝”背汉文“当十”满文“宝浙”,皆可表明当地天地会铸币背文常用满文。因此,把这枚“臣巳太平”,背满文“宝云”列为天地会铸币,合情合理。另外从形制上看,这枚钱币内外郭粗大,和“太平通宝”背“文”相似。特别是内郭的肥大和风格,和多发现与浙江地区的某一天地会铸币“开元通宝”背“武”极为相似,因此,本人认为,它们应该是同时期某天地会铸币,而且可能是会首或等级别较高的领导人的专用信物。依据是“开元通宝”背上“武”和“太平通宝”背上“文”、“天朝通宝”背上“永”、“皇帝通宝”背上“圣”都比背文在其他位置的要规整,厚和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居中,局上为尊,因此厚重之品皆为会首之物,较轻较薄者,为普通会员会钱。这枚“臣巳太平”背满文钱直径只有28.2mm,在普通清钱中当属折二,厚度却达3mm,应该达到折五的厚度,也就是说厚度超越正常尺寸,这就是把它定为会首之物的依据所在。因此不排除有较轻薄的“臣巳太平”钱存在,只是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暂时未被今人发现而已。

关于开元通宝背面满文对照表,臣巳太平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