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一百多年的砚台大概价值多少(2007年山东土豪巨资收藏80吨重砚台)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一百多年的砚台大概价值多少,2007年山东土豪巨资收藏80吨重砚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92年,在易县发现的一块巨型紫翠石,后被打造成58吨巨型砚台,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还被人们称之为“中华腾龙砚”!

山东青岛有一位企业家不惜花费巨资收藏这方砚台。

这还要从一块惊天巨石说起。

砚台是由石头做成的,好砚少不了好石材。

可由于端砚石料越开越少,为保护珍稀石料,不少端砚矿坑已经封坑多年。

端砚材料稀缺的窘境,导致如今市场上好砚难寻。

1991年,在易县一座荒芜人烟的废弃山林里,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块巨型紫翠石。

北国易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易县大山,正好包容了众多优质的砚石材料。

有村民认出这块石头是不可多得的紫翠石,但是这么整块巨大的砚石材料,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易县政府,当即组织工人前往山上开采这块雨黛石。

在海拔高度300多米的山林之中,几十名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巨石周围与山体连接处的土壤清理干净。

随后工人们又削山开路、拆墙拓路,耗费了一个多月才将砚石顺利地运到下脚。

根据测算,这块紫翠石重达180吨。

邹洪利,出生于易水河畔,从小热爱书画与阅读。

受父亲经常讲述易墨的故事影响,邹洪利小时候就懂得砚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它在中国东方文明大国中的牢固地位。

大学时他仍眷恋着家乡的易水县,查名砚资料,访雕刻名师。

毕业后便投身于家乡易县的振兴和崛起。

易县的32位专业制砚师在邹洪利的领头下汇聚一堂,对着这块质地细腻而珍奇的宝贝开启了前后共计六年的精雕细刻。

然而,各种题材在制砚师们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又不断否定。

最终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他们才定下砚体为56条盘龙与9尊神龟错综交杂的整体形象。

着手创作后,困难远比他们想象得多。

面对180吨的石料,工程量浩大,即便分工后,每位制砚师仍然需要掏空心思的构图设计还有依据石质去粗取精、因材施计。

不过,艰苦没有阻止艺术家们的热爱,精益求精的态度使然,多种独辟蹊径的创作技法都被一一呈现在了砚石上,阳雕、浮雕、平雕、透雕、立雕让砚石开始活灵活现。

七年间,32位制砚师共用各种刻刀一万余把,电动机械工具一百多台,各种砚雕配件一万余件,先后投入了海量的资金。

如此巨大的耗费,易县雕刻师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打造一个能代表当地工艺水平,代表易县“中国砚都”的作品。

1998年,这一后来被称为“中华腾龙砚”的巨作正式亮相。

砚台整体宛如一艘巨轮伏波踏浪,气势磅礴。

砚体长为12米、宽为3.12米、高为1.5米,重量约为58吨。

盘踞着的56条巨龙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交错有致,象征着我国的56个民族在九州大地上繁衍生息、万古长青。

围绕着巨龙的是巍然耸立的山岭和逶迤起伏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巨龙的左方刻着太阳,右方刻着月亮,象征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与日月同辉。

砚池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日月图案,九尊神龟雄踞,寓意为九州方圆,黄河、长江也犹如两条长龙,滋润着锦绣般的中华大地。

砚底部分是朵朵祥云与翻滚的波涛,仿佛巨龙将架长风、破巨浪,腾空而起,这也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将迎着新时代迈向国富民强。

雕刻行业的专家们端详后无不惊叹,连连称赞:“体量如此庞大的砚台能够做到如此精妙的雕刻,极其复杂的雕刻工艺与手段显现出大而不俗的绝佳效果,不仅在本土雕刻行业里是第一个,放眼到整个砚雕界,也是绝无仅有。”

2007年初,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高级认证官现场测量确认,易县的这尊“中华腾龙砚”被授予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中华腾龙砚”吸引了不少来易县的参观者,他们都是为了亲眼目睹“明星砚台”的风采。

最大的盘龙一根龙须就有一位成年人手臂的粗细,惊讶与赞叹是现场人群里最常发出的声音。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位驻足沉思了许久的看客,这位看客衣冠楚楚,精神饱满。

他对着砚台已经细致地看了不下五遍,目光还未有转移之意。

这是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民间企业家,名叫戚蕴发。

经营管理之余,他喜欢收藏各种印章、奇石以及古化石。

还未来参观前,戚蕴发已对“中华腾龙砚”叹为观止。

此行来到易县,他更是带着一层特殊的目的。

戚蕴发想将“中华腾龙砚”收入囊中。

2007年3月初,经过与易县干部以及诸多制砚师协商,戚老板花费巨资收藏下了这尊砚台。

根据当地村民猜测,戚老板出资达到了八位数。

交付后,当地动用了大吊车为他运输。

重达58吨的巨砚被腾空架起,经过一周的长途跋涉后,于2007年3月17日成功抵达了青岛。

由于过于硕大,运达后砚台只能先被露天搁置。

后来,戚老板特意腾出了一部分厂房,终于让巨砚有了不被风吹雨淋的容身之地。

本该是高兴的事情,但是巨资收砚,在当地成为了沸沸扬扬的大新闻,一些非议声也随之而来。

不少人觉得,砚台本应作为文人墨客毛笔书法时研墨的必备用具。

但这个大家伙完全不能放置于书桌上,彻底地失去了作为砚台本身的使用价值。

甚至还有网友出言不逊:“这艘巨船用来涮拖把更合适,当砚台就是大材小用了。”“中看不中用,纯属胡闹,雕刻成洗澡盆差不多。”

面对这些扎人的字眼,戚老板反倒显得平静。

因为他对传统文化与艺术执着的热爱,这些键盘敲出的言论还不足以击垮他。

戚老板认为,“中华腾龙砚”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令人惊叹的智慧,也诠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崛起和腾飞。

同时这方砚台融入了易县制砚家独有而淳朴的创意,以六年磨一砚呕心沥血的真挚态度造就的。

砚台凝结的是华夏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还集历史、绘画、文学、书法、研究、收藏于一体,已经将砚台升华为一件美妙的艺术品!

因此,戚蕴发笃定,此砚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戚蕴发觉得,大多数人对“中华腾龙砚”仅仅是限于表面的直观理解,没有体会到深层的雕刻内涵,这是产生非议的根本原因。

他意识到这块砚台并不仅仅是自己的,也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个砚台本身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戚蕴发选择了重新公开这方砚台,这也是“中华腾龙砚”在青岛的首次正式展出。

“中华腾龙砚”的观看现场也不乏有非青岛本地游客的身影。

这场面向全国的巨砚展出,依然是人人称奇。

一位文物爱好者不由自主地赞叹道:“砚台正中间横跨的龙好像从大海里腾空而起的蛟龙,气势如虹势不可挡,手法极其精湛才能出此效果!”

此次,戚老板还特意安排了几位解说。

解说员高举喇叭向现场的群众阐述着“中华腾龙砚”每一处细节所代表的象征与寓意。

不少观众一转之前的感受:“原来砚台也可以蕴藏如此之多的中华文化,每一处都是有心的雕刻,为华夏艺术锦上添花。”

“雕刻技术与时代发展、祖国富强、中国梦紧密结合,让一块紫翠石重新赋予了时代气息,产生了夺人魂魄、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华腾龙砚”在青岛的公开亮相无疑是成功而有意义的。

后来,经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评估这方世界第一大砚台价值约为两亿人民币。

这一数字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有如天文数字一般,而对于像戚蕴发这样的收藏者来说,则是他们寄托情怀的收藏价值。

2009年6月9日,“中华腾龙砚”经过十小时的长途运输,在郑州世纪欢乐园落地。

为保证“世界第一砚”安全顺利运往郑州,多方于年初就开始对运输工作进行着准备,还特别请专家对所经过的桥梁承重作了专门测试。

经过两天的精心运输,巨砚终于进驻郑州世纪欢乐园,并与游人见面。

戚蕴发称:“除了让河南人民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腾龙砚’,还有一层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活动‘以砚会友’,希望汇聚更多热爱艺术的收藏家与传艺作授的制砚师们一起切磋交流,为弘扬传播传统文房知识之发展添砖加瓦”。

2008年6月7日,砚台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该砚台将在第二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开幕式上正式亮相,让来自海内外的宾朋一睹“中华第一砚”的风采。

砚台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如实地反映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

制砚师们的工艺特色和美学观念加之承载的丰富而珍贵的砚石材料,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形成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

尽管如今泼墨挥毫的人越来越少,但砚台作为传统中华文房文化未曾落幕。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已经成了现代背景下的使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华夏精彩文明仍需我们的携手努力。

[1]王军.世界第一大砚台“中华腾龙砚”现身青岛[J].招商周刊,2007(08):57.

[2]“世界第一砚”落户郑州世纪欢乐园_中原网

一百多年的砚台大概价值多少和2007年山东土豪巨资收藏80吨重砚台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