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万历通宝折二和明万历折二钱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万历通宝折二以及明万历折二钱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通宝钱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始铸(公元1573年)。计有小平和折二两种钱较为常见,另有大钱和银质矿银钱,较为稀罕少见。目前所见万历折二钱,黄铜质,真书直读,狭郭,双点通,钱径在28MM上下,均重为5克上下。万历折二钱分为了两个基础大版,即;双点通分足宝和双点通并足宝。万历折二钱存世尚丰,集藏不难。因其铸造精美,铜质精良,深受集藏者青睐!
笔者藏有本地发现的万历折二钱十几枚,同批尚同出北宋小平钱二十余枚,洪武背上浙小平一枚。因水土的原故,锈蚀比较厉害,经笔者稍加清理以后,尚幸文字轮郭完备,唯字口间略有损缺,引为憾事!通过对实物的对比观察,万历折二钱在这两个版式基础上还分出了几个小的区分类型,分别是:
这个版通过手中的实物来看分为了三个小区分类型,分别是宽缘小字,中缘中字,狭缘大字三种:
宽缘小字数据:直径30MM,厚2.5MM,重6克。
中缘中字数据:直径29MM,厚2.5MM,重4.9克。
狭缘大字数据:直径29MM,厚2.5MM,重5.2克。
并足宝从手头的实物来看分为了两个区分类型,即;正样和小样两种。
正样数据:直径28.5MM,厚2.5MM,重5.5克。
小样数据:直径28MM,厚2MM,重5克。
非常幸运的是,在这一批十几枚万历折二钱当中,欣喜的发现了两枚毛边钱,殊为难得,较为稀见。明钱素来铸造较为精整,打磨也较为讲究,不管是小平或者是各种大钱,鲜闻有明代毛边未打磨边道钱的报道。笔者在接触到实物后,也是诧异良久,百思不得其解会有此等毛边钱献世,因笔者专题集藏铢两货币,对明代铸钱事宜知之甚少,遂询问各地玩明钱诸友,皆一致口径(私铸)。限于专题集藏问题,这两枚毛边万历折二钱的性质未敢定夺,今分享与大家辨之,奉禀数据资料共享之。
这次发现的两枚万历折二毛边钱也是两个基础大版,即分足宝和并足宝两种,分足宝版的毛边幅度较大,并足宝的毛边幅度小些。
万历折二分足宝毛边钱数据:直径(最大32MM,最小31MM,且穿内几乎满穿,留有直径2-3MM左右的不规则小孔),厚2.5MM,重5.8克。
万历折二并足宝毛边钱数据:直径(最大30MM,最小29MM,穿内也略有毛刺),厚2.5MM,重5.6克。
万历初年朝廷铸钱并不多,约两万锭,万历十三年(1585年)增为十五万锭,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九万锭,当时全国铸炉60余座,潞安府是其中较大的两座,平均一年为朝廷铸币近万锭,两座铸钱局需招铸币匠人约三四千名,由此给地方带来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货币私铸取利的现象。万历四十年(1612年)潞安知府在其编纂的《潞安府志》中这样写道:“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万历年间的私铸现象在万历三十九年间(公元1611年)留都事件的史料记载和近代学者的分析研判中来看,私铸现象在应天府是极其严峻的,这里有着明代一直以来的银钞制度的弊病和张居正‘一条鞭法’银税制度的改革带来的市场经济趋向使然。本次万历折二钱的面世希望能够给明代万历年间的私铸现象的研究带来一点帮助和资料提供,也希望各位藏家不吝赐教,一起推动明代钱币研究、收藏更上一层楼!
好了,关于万历通宝折二和明万历折二钱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