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上海世博园房价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上海世博园房价的知识,包括世博的房价为什么涨不起来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大家好,我是用脚步丈量城市的黑帅,今天我将走进浦东世博,聆听一下它的故事。
弹指一挥间,世博会已经过去了10年有余,曾经争奇斗艳的展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历历场景,记忆犹新。
尽管过去十多年,重走世博会原址,这里依然能够找到当初世博会的景象,让人有些许熟悉的感觉。
世博会的到来给这片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世博会的远去,似乎又让这一切回归了平静。
曾经泛起的涟漪,如今已经褪去,可留下的记忆终究是难以忘却,除了记忆,世博会还给原址上的居民留下宝贵的资产。
今天,我就走进世博板块,来揭秘一下世博会后这里的居民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世博的发展算是搭上了每个时代发展的顺风车,最早可以追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刚开始进入工业大发展时期,这里就迎来了机会。
1952年上钢三厂选址在世博滨江,随即开始建设配套生活区,上钢新村街道就是从那时候形成,到了1979年,另外两个大型社区上南新村和雪野新村也开始动工建设。
从那时候开始,世博的生活气息开始逐渐浓厚起来,一改当年这里一片田野景象。
对于黄浦江两岸来说,黄浦江一直是一道天堑所在,阻断了东西的联系,现在是东西互通有无非常便利,可在当时就如同现在台湾看着大陆的样子,民众心理可想到江对岸去了。
打破这结界的便是一条条隧道和一座座桥梁,1971年6月打浦路隧道通车,直接拉近了浦东和浦西的联系,直接利好了世博的发展。
也正因为这里便利的交通,使得世博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人员,整个地区建造起2000幢左右的住宅,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鼎盛。
这一景象一直维持到千禧年之后,随着迎接世博会,2006年上钢厂房的拆除,世博彻底摆脱工业的底子,开始进入全新的现代化发展。
新时代,地铁是都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迎接世博会,世博板块前后坐拥4条地铁线路,整个板块近乎所有位置乘坐地铁都非常便利。
世博这里起初是没有任何地铁的,直至2007年才开始有了地铁6号线,之后就是7号线和8号线,这三条线路都赶在了世博会开始前通车,最后一条13号线,2015年才全线通车。
为了在世博会前通车,8号线总算是在急赶慢赶中完工通车,但终究是赶工出来的一条线路,车辆类型属于C型列车,正常情况下多数是属于A型列车,二者的差别在于单节车厢的长度和宽度不一样,C型车都会小一些这样可容纳人数就少了,以至于乘坐8号线挤就成了常态。
世博现在拥有4条线路,8个站点,并且分布很均匀,对于板块内部来说基本上每个小区都可以说是地铁房,而且这几条线路的走向兼顾东西南北,从世博出发去往市区各个地方都非常便利,通勤时间也短。
世博的轨交放眼整个浦东没有哪个板块能预知匹敌,其站点分布的合理性和线路的多样性,也只有浦西内环内的个别板块能与之掰一掰手腕了。
除了轨交在世博异常便捷之外,世博板块的自驾交通也是非常的便利。
南北高架、西藏南路隧道、打浦路隧道、龙耀路隧道均分布在世博板块内部,黄浦江这道天堑已不复存在,从这里出发去浦东就是分分钟的事,台湾人民回来也快了吧!
还有浦东南路、杨高中路、高科西路等可以便捷地去往浦东各大核心腹地。
不论是从地铁还是自驾,世博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交通上的便利对于世博来说仅仅是一个方面,这里的生活便利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世博在交通上属于近乎完美的存在,而在商业配套上也毫不示弱。
早期世博这片土地,说白了就是田野,并没有多少居民和住宅区,更别说所对应的商业配套了。
上钢新村建造之初为考虑到了居民生活所需,于是很多社区内部都有相对便捷的底商。
菜市场、超市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配套,在上钢新村的小区内部就有了,在互联网未普及的年代,这样的商业基础是多少人渴望可不可求的存在。
沿街的商业也是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特别是昌里路,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这里都是人来人往。
这条路上不仅有商业还有医院和学校,这条路可以说是承载了这附近居民的一生回忆。
昌里路上还有一个三钢里商业广场,这个广场很不得了,虽说不大,但这里餐饮齐聚,并且都是一众多网红店,每到饭点这里每家店都是宾客满堂。
这里吸引着不仅仅是世博板块的居民了,世博周边板块的人流都会被这个小小的三钢里吸引过来,一享美食。
沿街底商的繁华,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板块的住宅聚集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稀缺。
世博也不例外,在世博会之前这里没有像样的商业综合体,更多的需求是靠底商消化。
世博会之后这里有了一个世博源,10万方的商业综合体,是由世博会永久建筑世博轴改建而成的超广域型购物中心,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世博源的存在算是弥补了世博板块在商业综合体上的欠缺,给世博民众多了一种选择,但从世博源的人流量也可以看得出来,世博源仅仅是人们消遣的另外一个选择罢了,世博的民众更依赖或者说更喜欢的还是有烟火气的沿街底商。
世博板块占据着有利的地理位置,曾经的高度可以比肩陆家嘴以及后起之秀前滩,但随着世博会的远去,这里似乎也沉溺下去了。
在上海的2035规划《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陆家嘴、前滩和世博一同被定义为中央活动区(CAZ),是定位最高的区域。
然而现在来看,陆家嘴已经处于一个高不可攀的位置,前滩也是逐渐完善,拥有第二个陆家嘴的美称,可世博似乎在大众心目中,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存在。
世博除了生活区之外,其他地方确实是有些低调。
早已2011年,世博会一结束,这里就有13家央企率先入驻世博园,到目前已经有了25家央企总部聚集在此,成了全上海央企密度最高的区域了。
但如果知道的人或者来过世博游览过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写字楼群,不像陆家嘴来得那么高大上,反而显得平平无奇,并且没有多少人气。
与生活区的热闹非凡相比,写字楼群这里反而显得有些凄凉。
这里还需要时间,等待更多的企业入驻。
南北高架路西侧至滨江,这里还有一大批空地,也是世博留有的最大面积的空地了,目前还在建设中。
等待这里建成连通后滩和世博大道,那必然会一改往日冷清的景象,我们只需要再给他一些建设的时间就好。
在世博会之后世博慢了下来,可依然在前进,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有了居民区的热闹和办公区冷清之后,世博还有艺术气息。
在慢下来的这十年时间里,世博正在积极打造本身的艺术气息,以中华艺术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宋城为代表的人文、艺术中心相继落成。
世博正在慢慢地转型,外加世博公园和后滩公园的存在,让整个世博呈现出一番生态宜居的景象。
世博在每个时期的转型非常明显,也是相当成功,从最初的一片田野到工业区,再到后来的世博会,以及现在中央活动区,每一次都显得是那么不可思议,却也显得那么理所应当。
每个时代的快车基本都让世博给赶上了,才留有现在世博的景象,尽管每次都在努力转型,可转型过程中的终究是会留下一些不可磨灭的迹象。
田野建厂区很容易,厂区拆除也很容易,可居民区拆除重建就不容易了,这也导致了世博迄今为止没有什么迭代的商品房,还是以大量的老公房为主。
受限于成片的公房,世博总体景象依然是显得尤为拥挤,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公房如今来看却显得尤为老旧。
这也催生了这里的房价,在同地段里这里的房价显得很亲民。
2000年以前的公房因为房龄差异比较大,单价区间也比较大,基本在6-7.2万之间,面积在37-75平方之间,总价300-500万很容易选择。
2000年以后的房子在这里屈指可数,房价也是板块内的天花板了,像雪野家园、上南花城单价都已经破10万每平了。
世博会的来临加快了世博的发展和转型,世博会之后这里留下了生活的便捷、宜居的环境和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世博板块显得更加迷人。
这个没有明显缺点的板块,如果是你,会选择在世博生活吗?
以上为正文,来自黑帅,如果觉得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加转发。
关于本次上海世博园房价和世博的房价为什么涨不起来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