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乾隆通宝雕母图片和宝泉局乾隆通宝大样雕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乾隆通宝雕母图片以及宝泉局乾隆通宝大样雕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雕母,即指手工雕刻,用于下一步铸钱的母样,其使用材质有木、象牙和金属。进入清代,除了呈帝阅批的牙样雕祖钱外,“钱局每开炉铸钱,先取精炼黄铜制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铸若干母钱,最后用母钱翻砂铸流通钱,因此雕母又称祖钱,均为手工雕刻而成,枚枚不同,在钱币铸行流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质,加上钱局使用后往往存档入库,故民间流传甚稀,而其工艺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钱无法比拟的艺术观赏价值(鲍康《大钱图录》)。
因此,清代黄铜(也有见红铜者)雕母,必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最基本特征:一是,钱文书相风格与流用钱基本一致;二是,使用材质为精炼黄铜(通常为九炼至十二炼);三是,手工雕刻而成,雕刻痕迹可见(所谓雕痕化尽,只是描述其精雕工艺的形容词,真正手工雕母之雕痕实际上是无法化尽的)。
由于雕母只是作为翻铸母钱用,制作皆以枚计,数量极为有限,遗存极为稀少,故大量古泉收藏者一般皆难以亲睹或者上手真正的雕母实物。这种情况导致了不少误区,其中把一些有修整痕迹的母钱乃至初炉铸制质量好而字口清晰高凸之钱,误认成雕母者乃最突出的现象(当然,把一些故作字口高凸的伪品,以及机器冲压而成的古钱工艺品当成雕母者也不鲜见)。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愚博客有过多次阐释,此不多言。今日赏泉,再将愚帐中所珍藏的这枚“宝源局乾隆通宝大样雕母”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从而再次领略和认识清代真正雕母的特征及其大美之相。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乾隆通宝”四字,直读,背满文“宝泉”。观其书相,笔划横直竖立,间隔有距,书写中规中矩,端庄耐看,由于雕刻而致笔划锋利,转折如刀。其字形较大,几近铺满地章。不难看出,其书相正是乾隆通宝其中一种行用钱的典型书相风格。进一步检索泉谱,可知亦有该书相类型的雕母载入。是故,无需赘述,品文识书,本品书相无异无邪,那泉局官炉正样,其门得开。
次观雕相。一眼可见,本品貌相极为精整,表面光整无砂眼铜凸,直径约为30.66毫米,重约8.80克,厚薄适中,乃当该钱之大样形制无异。整体来看,方正圆矩,平坦微凸,轮边干净,金口未开,穿坐与圆孔规则凸起。其中,可见地章四周因手工雕琢而致未完全铲平,呈微凸起形态,而此特征多出现于小雕母上,原因乃是板型薄而不能作铲平处理所致。续观其字口,可见及其明显的雕痕,凡“口”形之处呈鲜明上大下小之米斗状(即倒金字塔形),而笔划则呈梯形,上狭下宽,也是手工雕琢的显著特征之一。横竖笔划头尾刀斩切下痕迹鲜明,圆弧处可见显著逐渐切削而成,并非顺畅弧线。凡此种种,其手工雕刻痕迹极为鲜明,刀痕无法化尽,正是真实无疑,雕工亦是上乘。藉此,无需赘述,观痕识体,本品乃官局之雕母,其门洞开。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乃鲜明黄铜材质,乃清雕母材质之主要用料,其铜质细腻,几炼而成。续可见本品黄色稍淡,而色感熟老,包浆润和,无新铜之贼亮色光。其表面有几处极小微坑点,也有清洗过之表现。我们知道,乾隆年自1736年开始距今已经二百八十多年,比咸丰年多一百余年,因此,其雕母在遗存过程中较难像咸丰雕母一样,能一直传世而依然黄亮。故而,其被某些环境锈蚀的情况便相对更多。因此,上述的小微坑点,以及面貌窖泥裹缚,并被清洗过,则在情理之中,无需疑问。一言以蔽之,本品锈相包浆自然天成,无异无邪,其门又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宝泉局乾隆通宝大样雕母”雕痕显著,三相一材,皆无懈可击,正是开门见山之品,真实可靠。前述,前代雕母,自乾隆年起,有所遗存,而作为母钱之母,钱局往往也非雕刻一二枚,然毕竟乃手雕,其量甚微,遗存下来罕少,收藏实践中也只有极少藏家能有幸获取,这使得清雕母钱,作为钱中泰斗,枚枚都十分珍贵,从而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关于本次乾隆通宝雕母图片和宝泉局乾隆通宝大样雕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