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古代铜镜价格一览表,四叶间隔蟠龙纹镜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四叶间隔蟠龙纹镜
2、★二级〇238mm
3、参考价20-100(万)元
4、描述:圆形。弦纹钮圆钮座。座外凹面环带环绕一周。两周细弦纹之间为主题纹饰区。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圆涡纹及三角雷纹组成的云雷纹。在地纹之上,从钮座外圈伸出四叶,将镜背均匀四分,每区一蟠龙纹。龙纹龙头居中,头顶有向后勾卷的角,张嘴回首,从颈以下,身躯盘旋成环状,胸腹交叠后,往镜缘延伸呈“S”形。尾卷曲,末端有歧枝。与尾部相对的另一侧,龙之两足,呈八字形向钮座外圈伸展。四叶间隔蟠龙纹的造型纹饰在战国龙纹镜中所见不多,此镜纹饰线条犀利活泼,为其中之精品。湖南长沙沙湖桥24号战国墓出土一面铜镜与此相似。
5、镂空钮蟠龙纹镜
6、参考价20-150(万)元
7、描述:圆形,圆形镂空钮,透雕圆钮座,座外有凹面形环带一周,地纹为细密的云雷纹,主纹为三对互相缠绕的蟠龙纹,龙纹头部居中,贴近凹弧形环带,头顶有弯角张嘴,身躯作数个“C”字形纠结,四肢作不同形态的卷曲。
8、每对蟠龙之间有一叶形纹相间。湖南长沙月亮山第八号墓出土一面铜镜与此镜纹饰完全相同,唯尺寸略小于此镜1。
9、另外,1953年长沙子弹库墓15号墓出土一面镂空钮云纹地龙纹镜(21。此镜纹饰较常见的蟠螭纹镜更显得较为粗犷豪放,当为蟠螭纹镜发展到一定阶段,铜镜铸造工艺创新求变的产物,镂空钮在铜镜中极为少见,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铜镜成熟和大发展的产物,也是铜镜铸造技术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
10、在美不胜收的战国铜镜中个中极品当属应用镂空技术的铜镜了,它以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高超的嵌合工艺而为世人所重,其价值的无可比拟性愈加凸显。
11、缠枝花凤鸟纹镜
12、参考价50-200(万)元
13、描述:圆形,鼻钮,大圆饼状钮座,其外凹面环带向外伸出四凹面柿蒂叶纹,柿蒂叶片之间饰同形的缠枝花卉叶纹,枝蔓并蒂向两侧蔓延生长,虬曲柔韧,蔓上带有翻卷自然的花叶纹和花苞纹,两分生的枝蔓之间饰一单足伫立、曲颈昂首、尾羽后翘的凤鸟纹,此艺术形象在同时期铜镜中较为少见。纹饰空间满布细密规整的云雷纹为地纹。素窄缘。此镜纹饰中虬曲柔韧的缠枝花卉纹在同时期铜镜中极为少见,显示出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铸造精良,纹饰线条细腻流畅,体现了纤纤细巧的时代风格。如此大的尺寸,且保存如此之精美,实属难得之遗珍。
14、三龙三弯月纹镜
15、★二级〇194mm
16、参考价20-150(万)元
17、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座外龙纹盘绕。其外凹面环带环绕一周,主题纹饰为三蟠龙纹勾连交错环绕一周,每龙双爪抓一类似弯月纹。整体纹饰是交连式的,作浅浮雕,龙头前探,张口吐舌,体躯盘旋作蔓枝状,从而组成繁密的纹饰效果。整体纹饰以云雷纹为地纹,素窄缘。此类三龙抓三类似弯月的纹饰在同类镜中极为少见。
18、参考价20-100(万)元
19、描述:圆形,弦纹钮,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结合而成,地纹为细密的羽状纹,地纹之上为首尾相接的同形四只“惊回首”爬行走兽式龙。
20、风格粗犷,由繁复的地纹衬托,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龙体肥硕,回首反顾,巨口大张,额头生角,怒目圆睁,显得凶悍威武。
21、左前足和右后足踏于钮座之上,右前足为腾空之势,被侧面的身躯挡住,左后足搭于另外一只龙从颈部伸出的长缨之上,长缨比较夸张,末端分歧。
22、腹部生有一对小翅,右翅贴身。通过对战国时期这类铜镜纹饰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其上我们所谓的类爬行走兽式龙,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回首反顾的举止。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内外交困,势衰力微,实际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趁机纷纷坐大,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争夺霸权,形成“政由方伯”的局面。
23、合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战争不息的动乱社会,这些“惊回首”而骚动不安的龙纹,似乎折射了这个动乱的社会历史背景。
24、参考价10-50(万)元
25、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座外一周宽弦纹带。主题纹饰为四只长尾兽,跃动于细密的羽状地纹上。
26、兽长吻,圆睛,仰视上方,双耳或双角后抿,右前爪抓住前一只尾部,左前肢伸至镜缘内侧,左后肢踏于钮座外侧,右后肢与长尾相触。
27、此镜上的动物纹,管维良《中国古代铜镜史》一书中认为即“雏”。《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名叫雌[wei]的动物。郭璞注曰:“雌似猕猴,鼻露上向,尾四五尺,头有歧,苍黄色。雨则自悬树,以尾塞鼻孔,或以两指塞之。”《岭外代答》:“夫兽能以尾窒鼻御雨,斯亦智矣,其登于三代之服章,厥有由哉!”此镜上的兽形,似猴,长尾,而且两则资料都注明雏为黄色,常仰视。所以,笔者赞同将此镜纹饰中的兽称之为“雏”,此镜亦称之为“四雄镜”。
28、它是古人将“祈雨”和“智慧崇拜”的愿望寓情于镜的作品。南阳市一中436号战国墓出土镜与此镜纹饰完全相同。
29、参考价20-200(万)元
30、描述:圆形,弦纹钮,钮外双龙盘绕。其外凹面圈带环绕一周,主题纹饰区被四重叠二花叶纹分为四区,叶中填以阴线叶脉纹。每区饰回首反顾的龙纹各一条。十六内向连弧纹缘。龙纹作浅浮雕,龙头居中作回顾式,张吻露齿,体躯及,,爪向两侧展开,尾细短而前卷,两侧的环形线条代表龙翼,象征飞龙,线条活泼流畅。地纹为细密的云雷纹。此镜龙的造型与上海博物馆一面四龙镜龙体造型完全一样,《岩窟藏镜〉卷一图版46所载的四龙镜与此镜纹饰相似。此镜纹饰内容及布局极为少见,四分主题纹饰区的花叶纹刻画精细,造型巧致。应为战国晚期铜镜铸造达到颠峰时期的作品。
31、参考价30-300(万)元
32、描述:圆形,圆钮,圆钮座,内向连弧纹缘。座外凹弧形环带一周。
33、其外伸出四瓣扁形叶纹分置四方,形成凹弧形柿蒂纹。主题纹饰作四等分为四龙纹,龙纹作浅浮雕,龙头居中作回顾式,张吻露齿,体躯及爪向两侧展开,尾细短而前卷,线条活泼流畅。笔者以为两侧的环形线条代表龙翼,象征飞龙在天,飘逸洒脱地纹是菱形格内的云纹和细点纹。
34、湖南长沙一带出土的战国时代铜镜龙凤题材很多,但主题纹饰大多相互勾连交错。而此镜四龙分置,且已出现柿蒂叶纹,应为战国晚期的作品。
35、“此曰昌方”铭花叶纹镜(同模二件)=
36、参考价30-200(万)元
37、描述:圆形,三弦钮,无钮座。弦钮外素地张上,有阳文铭文八个,金石韵味颇浓,铭文环置,无起始点:“此曰昌方,华蔓长名"八字铭文清晰可辨。
38、铭文外为一周素凹面弦纹带,地张为折叠菱形纹,内有涡纹和云雷纹。主纹饰区为素宽凹面带形成的四大扁叶纹,扁叶纹外为一圈绳纹一周细弦纹,在勾连云雷地纹上,可以看出十六块镜范的拼范痕迹,是战国镜最典型的工艺特征,再外为素卷边缘。
39、《中国铜镜图典》97页刊有扬州地区战国墓出土的与此主体纹饰完全相同、仅附加有龙凤纹饰的战国镜,亦可知此两件同模镜属战国时期。尤为珍罕的是两面镜子的尺寸、铭文、纹饰,甚至合范浇铸的痕迹基本一样,应是一对同模镜,非常难得。
40、这两件同模战国铭文镜的发现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为中国古代铜镜最早有铭文的年代学术之争和对战国时期铜镜的铸造技术工艺的探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关于此镜更详细的论证、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请参阅中原藏镜聚英》一书中《中国铜镜早期铭文研究》。
41、十二外连弧纹龙凤纹镜
42、参考价5-30(万)元
43、描述:圆形,弦纹钮,窄素缘。钮外八连弧纹环绕一周,其间对称分布四桃形叶瓣。整体纹饰以细密规整的云雷纹为地纹。两圈连弧纹之间的主题纹饰为对称分布的龙凤纹环列四方,龙凤形象颇为华丽。整体布局新颖,铸造精良,纹饰细腻。
44、羽状地纹花瓣菱纹镜
45、参考价20-200(万)元
46、描述:圆形,弦纹钮,圆钮座,座外饰对称的四桃形叶瓣。主体纹饰以羽状纹为地纹,主纹由菱纹规则有序的排列,从而形成九个不规则的纹饰区域,每区饰一四瓣花朵纹,花蕊部应镶嵌有其它饰物,现已脱落。窄素缘。1955年长沙廖家湾墓38号战国墓出土一面同类纹饰铜镜;南阳市拆迁办161号战国墓亦出土一面同类纹饰铜镜。
47、羽状地纹对称菱纹镜
48、参考价5-20(万)元
49、描述:圆形,弦纹钮,钮外凹面方框。整体纹饰以羽状纹为地纹,其上规则排列对称的菱纹。素窄缘。1954年长沙南门广场墓3号战国墓出土一面同类纹饰铜镜1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出土铜镜图录》第47页,文物出版社,1960年。
50、羽状地纹重叠菱纹镜
51、参考价5-20(万)元
52、描述: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饰四桃形叶瓣。整体纹饰以细密规整的羽状纹为地纹。主纹为连续的菱纹有序的排列于镜背主题纹饰区。窄素缘。1955年长沙廖家湾墓38号战国墓出土一面类似纹饰铜镜。
53、★一级O114mmO30-300(万)元
54、描述:方形,弦纹钮,方钮座,主体纹饰为四个山字各置一方,作左旋排列,方格四角各饰—“V"型纹饰,其间各伸出一桃形叶瓣,叶瓣带有象征性的叶茎。
55、空隙处以羽状纹填充,镜缘规整,镜面平坦。地纹繁冗秀丽,主纹构图新颖别致。方形四山镜所见数量远比圆形的少,所以甚为罕见,为战国时期的大名誉品。
56、参考价8-30(万)元
57、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钮座外饰以四个等分圈形凹陷状纹饰作为等分基点,主体纹饰为个“山“字形,作右旋排列,山字形中间一竖中部向左又斜分出一支,呈反向“Y”字形直抵镜缘,其余两短竖均向内转折。
58、山字中间及边缘均饰有凹陷状纹饰,共计大圈十二个,小圈八个其中有两个凹陷状纹饰内尚有琉璃残留,证明了此凹陷状纹饰内原为琉璃珠镶嵌。整面镜子以羽翅纹为地,羽状地纹清晰规整,繁缛秀丽,新颖别致。
59、镜缘为双层平缘。关于山字纹镜纹饰渊源,历来说法不一。
60、有学者认为山字纹是由商周铜器上的勾连雷纹演变而来,认为山字纹截取了勾连雷纹的基本构图,但作了结构性的改变,为一种新颖的几何形纹饰。此镜的纹饰,似与“山“字无关,从文字学考察,这种纹饰并不是当时“山”字的写法,只因类似后世“山”字的笔画而得名,因此“山字纹”只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
61、山字纹和云雷纹、龙纹、凤纹、羽翅纹一样,都是来源于青铜器,再根据铜镜圆形特点,加以改变,在图案设计中,成为与镜型相配的“适合纹样”。此镜对研究山字纹镜的纹饰渊源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铜镜之中类似的变形山字异常少见,另一件与此类似的出现在中拍国际2011年秋拍铜镜专场上。
62、山字镜镶嵌琉璃则见洛阳西工区CIM3943出土一枚,编号为CIM3943:26-1,为六山纹,环钮座以及山字中间竖画两侧共镶嵌有18枚琉璃珠,没有装饰地纹。
63、★一级〇181mm
64、参考价50-500(万)元
65、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钮座外饰以六瓣等分叶纹作为等分基点,花叶有象征性的叶茎叶脉。主体纹饰为六个山字形,作左旋排列,山字形中间一竖直抵镜缘,其余两短竖向内转折呈锐角状,相互连接。
66、靠近镜缘六山间隔叶纹,空隙处以羽翅纹为地,狭缘上卷。
67、六山纹镜与三山纹镜是战国山字纹镜最为稀少的两类,马今洪《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综论》中列举了9枚,将中外馆藏的六山镜几乎全部列出1,此镜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六山镜最为相似,关于山字镜的断代,高至喜《论楚镜》中论及其规律:“先有较小的羽状纹地山字镜,到战国中期开始变化,先在钮座四周加上四叶,再在山字之间加一叶,然后又在山字一侧加一叶,共达十二叶;……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大概始于战国中期后段,延续到战国晚期。从这个规律看,此镜应为战国中晚期楚式镜。
68、参考价20-50(万)元
69、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主体纹饰为五个山字形,作右旋排列,五个山字主题纹饰间隔有夸张变形的桃叶形纹饰,均不雷同,以羽翅纹为地,整体布局奇特罕见。
70、★二级〇217mm
71、参考价50-200(万)元
72、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钮座外饰以五瓣类似枫叶的叶状纹饰等分,主体纹饰为五个山字形,作左旋排列,整个山字倾斜几乎70度。
73、主纹饰之间亦间隔有类似枫叶纹饰,山字形外围饰以轮廓线,相互连接,以羽翅纹为地,整体布局较为奇特,尺寸亦为五山镜中最大者之一铸造、打磨甚为精美。
74、此镜纹饰布局与1958年湖南常德德山出土的一面五山镜纹饰相类,该镜山字左旋,直径188毫米。
75、四山花瓣纹镜(同模二件)
76、参考价10-50(万)元
77、描述:圆形,三弦钮,方钮座,钮座外饰以八瓣等分叶纹,主体纹饰为四个山字形,作右旋排列,倾斜度较大,山字形中间一竖直抵镜缘,其余两短竖向内转折呈锐角状。
78、四个山字之间亦有八瓣叶片相隔,与中心区叶瓣有缠枝纹相连,并在山字之间甩出四个花蒂,以羽翅纹为地,整体布局华丽,铸造甚为精美。
79、山字纹镜为战国镜中最大的门类,其山字的意义现在尚无定论。四山镜相对三山、五山六山来讲最为多见,但此镜223毫米的直径却是四山镜中极为罕见的尺寸一镜已不易得,而当年同模两镜,两千余年后再相聚,可谓镜缘不浅,并且为战国山字镜模、范关系与铸造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80、★一级口106mm
81、参考价50-500(万)元
82、描述:圆形,三弦钮,圆钮座,主体纹饰为三个山字形,作右旋排列,山字形中间一竖直抵镜缘,其余两短竖向内转折略呈锐角状,以羽翅纹为地纹。
83、山字纹镜为战国镜中最大的门类,分布区域较为广泛,为战国镜中最为典型的品种,根据山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四种,其中尤以三山纹镜、六山纹镜为少见,目前三山镜可见到的图版有法国巴黎藏三山三兽纹镜,台湾息斋王度先生藏有两枚,山字纹一为右旋,一为左旋131,三山纹镜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84、[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