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唐代瓷器图片大全?唐代瓷器欣赏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代瓷器图片大全,唐代瓷器欣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唐代瓷器以南青北白著称,南为越窑,北为邢窑。越窑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瓷窑体系,到了北宋初年就衰落了。而邢窑,也非常奇特的消失在五代十国时期。

2、唐代的瓷器非常少见,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丧葬习俗,不以实用器陪葬而是专门烧制明器用以下葬。所以,唐三彩非常多的出土于唐墓,而瓷器出土的极少。所以,乾隆皇帝有诗歌云:“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珍以孤”。唐代越窑的珍贵程度,达到了人间没有的高度,其价值可见一斑。

3、唐三彩属于明器,又称冥器,本来是烧制用来专业陪葬的用具。其釉中含有大量的铅,铅有毒,故不被当做实用器。唐代的三彩确实极少有实用器,或许这一点科学知识,唐人早已知晓。

4、瓷器和陶器的区别在于温度。一般陶器烧制温度不过8-900度,而瓷器则最少需要1150度以上才能烧成。要达到现代硬质瓷标准,则必须达到1250度左右的高温才行。陶器一般的黏土都可以制成,而瓷器需要特殊的瓷土,这种瓷土分别为瓷石和高岭土,主要是依土内含有的氧化铝成分高低而论。

5、普通陶器里含有的氧化铝很低,所以一旦温度烧到900度以上,则会在火焰中瘫软变形报废。而以瓷石做胎或以瓷石高岭土做胎的瓷器耐火度则可达到1200度以上。经过这种高温,瓷器发生了化学变化,瓷土中的各种成分熔融,变成了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坚硬致密,再加上表面上一层釉,一种全为人造的新物质出现了。

6、陶器是全人类共同的发现,瓷器却是中国人特有的发明,难怪当年的西人看到瓷器,欣喜若狂。瓷器给古代中国换回了多少外汇,至今CHINA和china还同名,瓷器之美,国人应赏。

7、玩了几十年瓷器,还真有无法企及的高峰,那就是唐代的秘色瓷。说到秘色瓷,不可不提的就是法门寺地宫。法门寺是唐代的佛家寺庙,出土了举世瞩目的佛祖真身舍利。为了供奉舍利,唐僖宗陪送了非常多的皇家珍宝,其中甚至包括武则天皇后的绣裙一腰!在供奉品大量的金银器陪衬下,十几件秘色瓷显得特别突出。

8、秘色瓷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当时的诗人徐夤yin写过一首《贡余秘色瓷盏》的诗,说的就是他见到的一件被皇家挑选后落选的秘色瓷茶碗。

9、这个碗什么样子的呢?徐夤把它比喻为捩lie翠融青。意思是用手拧断一根翠绿的枝条融化成青色。说实话,这个捩字用得极巧,今人写诗难以做到用此字写出意境来。

10、对于秘色瓷的推崇,除了徐夤以外,还有其他诗人。最著名的莫过于陆龟蒙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了。

11、越窑是唐代秘色瓷的产地,但不是所有的越窑都是秘色瓷。所谓秘色,读音为碧色,为什么称为秘色呢?学者解释,此秘或为秘密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说是秘草的颜色,古称秘色。

12、当然,古人到底何意,包括到底怎么读,这些都已经成了一个谜。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是,这种瓷器当时为皇室所重,类于甚至高于金银器,当时叫做瓷秘色而不是秘色瓷!

13、那么,有朋友要说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答案就在这个石碑上。

14、时间回到上世纪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一座沉睡了上千年的地宫被打开了。期间种种精彩纷呈种种宝物就不去多言,作为瓷器研究者,最关注的就是那十几件瓷秘色。

15、从汉朝开始,就出现了三辅的说法。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属于拱卫京畿的三城或三官。城朔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人的诗句至今脍炙人口。陕西扶风县就是古代长安城的三辅之一的右扶风,出现这么高规格的皇室瓷器极为正常。

16、而最值得关注的是这批宝物下葬的年代为唐僖宗咸通十五年,也就是公元874年。此时已经是晚唐了。换而言之,秘色瓷烧制的下限为公元874年,在这之前秘色瓷已经出世。

17、我们再看看两位诗人的年代。徐夤系唐乾宁元年(890)进士,授秘书省正字。陆龟蒙卒于公元881年。在此之前,秘色瓷一名并没有出现在唐人典籍里。我们知道的只有陆羽,在《茶经》中分别了邢窑和越窑。当然,还有皮日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皮日休,838-883年,和陆龟蒙并称皮陆,为晚唐著名诗人。

18、由此可见,秘色瓷的发明和出现,或最早就是唐僖宗时候的事情。秘色瓷是唐代越窑在晚唐时期烧制出的最新精品,当时就属于最高机密的高科技产品,所以烧成成品后必须先供皇家挑选,次品才能销售。这种供御捡退,方可出卖的方式,既保证了产品品质,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到了北宋中后期汝窑等名窑,还延续了唐代这种方式。

19、秘色瓷出现于晚唐,以前有个说法说秘色瓷是晚唐五代瓷器。笔者以前也这么认为。

20、但了解更多之后,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所谓五代秘色瓷,指的乃是钱镠占据吴越地区之后烧制的越窑精品。钱镠本为唐官,后梁朱全忠接受唐的禅位建国之后,钱镠受封为吴越王,正式开始割据江南。其国直到北宋太宗978年,钱氏纳土归宋才正式消亡。所以,从907年到978年这70年间烧造的秘色瓷属于钱氏吴越秘色瓷不属于唐秘色,这个观点应当重新确立。

21、为什么要这么分呢?主要在于杭州钱氏家族墓出土了不少吴越国秘色瓷,基本上都属于王陵出土文物,则此批秘色瓷的等级按道理来说应当极高。但笔者以前有文专门介绍了这批吴越国秘色瓷,当时藏友点评说这批东西不堪,仅有少数为精品。

22、若仔细对比,确实发现吴越国王陵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和唐法门寺地宫的那批文物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釉色和釉质上。

23、对比一下这两个洗,上图为吴越秘色瓷洗,下图为唐秘色瓷洗,可以看到,唐秘色瓷洗感觉胎质轻薄,釉面玻璃质感极强,釉色绿稍闪黄,有鹅黄之感。而吴越国的洗,釉色灰青,光泽暗哑,如果不是出自杭州王陵,拿它和法门寺地宫品相比,说是一窑所出,份为兄弟,恐怕很多藏友皆不以为然。

24、再者,吴越国秘色瓷的釉有一种皮包骨的感觉,釉水不肥厚。而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釉水虽薄,却细润晶莹,克服了古代瓷器胎釉结合不好容易开片的弊病,宛如鹅黄淡绿,极其优雅,徐寅的诗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可谓比喻得恰如其分。

25、可以这么说,唐代法门寺地宫所出的秘色瓷,几乎已经完全达到了现代瓷的标准,这个标准哪怕后世以青瓷著称的宋代也再也没有达到过。(这需要一篇文章论证,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26、所以,在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后,秘色瓷的重新认定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

27、所谓秘色瓷,应当只指唐晚期烧制的那批贡品越窑瓷器。存世的标准器为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而近年来杭州出土的那批吴越国青瓷,虽然历史上也自称秘色,但其工艺水准几乎无法跟晚唐相比,烧制数量也极为惊人,不应当定名为秘色。如果非要定名为秘色瓷,则加上五代吴越四个字,称为吴越秘色瓷比较合适。(本观点为真知堂独家,首次发表,请勿抄袭和剽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