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捷克斯洛伐克二战电影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捷克斯洛伐克电影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节选自红色装甲“骑兵”——评析捷克斯洛伐克影片《坦克旅》(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人类进步力量与法西斯势力的大决战。反法西斯联盟中的人们抛弃了意识形态分歧,共同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广泛的正义大联盟,以共同对抗德日意法西斯,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然而,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政治事务一样,这个历史性的正义大联盟在面对共同敌人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中既有传统的意识形态矛盾,也有错综复杂的国家利益冲突。一些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其政府和人民除了组织抵抗运动就地反抗侵略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撤往国外组织流亡政府和军队继续战斗。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其他一些国家的情况更为特殊,一部分人逃往西方,特别是在英国组织了流亡政府,而另一部分人却因为各种原因到了东方,在苏联参加了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战斗。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典型代表,分别组织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参加对德作战(这些部队的成员中很多来自于被苏联军队在波兰俘虏或抓获的人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由苏联装备起来的军队却要接受远在伦敦的流亡政府的领导。对这支未来重建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部队,西方和苏联都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极力争取,以获得在战后的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捷克斯洛伐克于1955年拍摄的影片《坦克旅》,就从这一视角描写了一支捷克坦克部队在二战后期的经历。这部影片制作精良、场面宏大,任何一个军迷看过后无不大呼过瘾。本文将从若干角度对这部影片进行介绍。
影片故事的历史背景
影片中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二战后期的1944年,但如果要想搞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需要从二战爆发以前说起。
1939年3月15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迫使捷克成为“波希米亚-莫拉维亚保护国”,而斯洛伐克在此前一天宣告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没有进行抵抗。很多不甘心亡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军人开始逃离祖国,或逃往波兰,或取道南斯拉夫、黎巴嫩逃往法国。1939年7月11日,一支3000余人的捷克斯洛伐克部队在波兰的克拉科夫组建。这支团级部队的指挥官就是后来捷克斯洛伐克的国防部长斯沃博达,当时还是一个中校。这支捷克部队下辖1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空军中队、1个坦克连和其它支援部队。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波兰的捷克军队本来打算前往法国,但后续梯队的1000余名官兵(2000人已经转进至法国)被侵入波兰东部的苏军拦阻,随后被押送到苏联,后来被改编为“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东部集群”。这些人后来成为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的最早基础。除了在苏联的这些捷克军人外,还有一些已经前往西方的捷克军人分别加入了法国外籍军团和英国军队。这些在西方的军队接受在伦敦的捷克流亡政府的领导,参加了对德作战。
1941年6月22日,就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同一天,捷克流亡政府的贝奈斯总统向莫斯科派出了使者,要求把苏联领土上的捷克斯洛伐克部队送到西方国家参战。这一要求被苏联方面拒绝。经过一系列的失败后,苏联总算稳住了战线,随后开始有精力解决领土上的捷克军队问题。苏方采取的办法是组建一支自己掌握下的捷克军队,而不是将这些人送到西方去接受伦敦流亡政府的指挥。1942年2月12日,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第1步兵营成立,营长由斯沃博达担任。全营下辖第1、2、3步兵连、机枪连、反坦克连、迫击炮连和支援部队,共974人。1943年2月1日,又组建了一个“捷克斯洛伐克预备团”。4个月后,这两支部队合并,组成了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第1步兵旅。该步兵旅下辖第1、2步兵营,第1、2炮兵营、坦克营、高炮营,以及一些支援分队。这支部队在11月份参加了乌克兰会战中解放基辅的战斗,随后有2000余名失散的原捷克军队官兵加入该旅。到第二年3月,又有12000余人加入这支部队。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第1旅随同苏军向苏捷边境推进,但在杜克拉山口德军坚固防御面前暂时停了下来。
1944年5月8日,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正式组建,拥有兵员16000余人。该军军长由克拉托赫维尔中将担任,斯沃博达准将则担任该军下辖的步兵第1旅旅长。该军下辖步兵第1旅(第1、2、3步兵营、第1机械化营、第1炮兵营、第1反坦克营和第1高炮营,以及支援分队)、伞兵第2旅(第1、2伞兵营、第2炮兵营、第2反坦克营和第2高炮营,以及支援部队)、步兵第3旅(第4、5步兵营、第2机械化营、第3炮兵营、第4反坦克营、第3高炮营,以及支援分队)、坦克第1旅(第1装甲营以及支援分队,7月25日组建)。影片《坦克旅》的故事大体上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故事的主角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下辖的坦克第1旅。应该指出的是,此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仍然是接受在伦敦的流亡政府和该政府派驻苏联的军事代表团的领导,其主要指挥官包括克拉托赫维尔和斯沃博达都是由流亡政府任命的。但同时,这支部队却接受苏联红军的作战指挥,与其配合作战,而且在作战期间苏联指挥官有权将其中不称职的指挥官予以解职,并任命新的指挥官。不过,这需要战场指挥官报送苏联最高统帅部批准,也会同时通报给流亡政府方面。也就是说,这些部队并不是隶属于苏联红军的部队,而是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派”到苏联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的。对于苏军来说,这些人并不是自己的“同志”,而是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派来的盟军而已。当然,苏联方面也在极力争取这些人成为自己真正的同志。对此,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元帅在他的回忆录《方面军司令员笔记》中这样写道:“战争期间,当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驻在伦敦的时候,正规地讲,斯沃博达对于我们,只是一位外国的代表,而且是一位资产阶级国家的代表。我正式称呼他为“将军先生”,但在内心里,我无论怎样也不习惯这样对待他。对我来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同志和战友,因此,在非官方和非外交需要时,在战斗情况下,我总是称他为同志。实际上,是和捷克斯洛伐克军的所有其他军官一样称呼的。而只是在少数情况下,当我对他的行为不太满意时,为了强调我的不满,才改称“将军先生””。
在喀尔巴阡-杜克拉战役中,该军作为第二梯队于1944年9月8日夜间投入战斗。当时,苏军并没有完全肃清突破口周围的德军,因此第二梯队投入战斗时需要有充足的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战斗以击退敌军的反冲击。但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投入战斗时毫无组织,遭到德军炮击后就乱作一团。军长克拉托赫维尔却没有组织对部队的指挥,还呆在距离战场25千米的司令部内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指挥战役的科涅夫发现这一情况后,只得和第38集团军司令员莫斯卡连科一起帮助该军恢复秩序。在这个过程中,科涅夫发现由斯沃博达指挥的步兵第1旅作战表现良好,秩序井然地展开成临战队形向前沿推进。因此,科涅夫下令解除了克拉托赫维尔的军长职务,由斯沃博达接任。这一任命得到了斯大林的批准。到10月6日,苏军和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一起攻占了杜克拉山口,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以后这一天成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建军节。斯沃博达率领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一直战斗到德军最后投降,并且参加了布拉格战役,解放了自己祖国的首都。影片《坦克旅》故事的结尾要比布拉格战役早一些,到1945年4月攻占沃斯切瓦就结束了。
影片的主要情节
1944年后半年,苏军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整个战线上迅猛向前推进,科涅夫元帅的部队已经逼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线。捷克斯洛伐克坦克第1旅也随同苏军向前推进。
就在捷克斯洛伐克坦克第1旅遭到德军的猛烈空袭时,伦敦流亡政府派来的代表到达了部队。这些代表共有3人,分别是哈拉神甫、内莫奇部长和哈萨尔将军。他们接见了捷克斯洛伐克坦克第1旅旅长斯塔杜克中校,询问部队的状况。旅长说最大的困难是部队装备损失惨重,只剩下10辆坦克了。但代表们却提不出任何办法予以解决。空袭结束后,代表们走出地下掩体,发现苏军和捷克部队仍然在秩序井然地推进。哈萨尔将军感慨地说:“假如有人曾告诉我这些,我们本可以从这条路返回”(意思是与苏联而不是与西方合作,从东方打回祖国)。随后,苏军指挥员开始为突破德军坚固的防御而部署战斗。苏军指挥员打算让捷克坦克旅从山坡绕到德军防御阵地后方发起攻击。但捷克坦克旅剩下的坦克已经太少了,急需得到补充。此时,苏军手中也没有装备储备,只得从苏军部队中抽调装备。苏军坦克旅指挥官帕夫洛维奇中校曾是斯塔杜克中校在坦克兵学校时的教官,听到要抽出他自己的装备时也不大情愿。苏军指挥员告诉帕夫洛维奇,捷克军人就要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了,由此争得了后者的同意。战斗打响后,从正面进攻的苏军步兵部队遭到了德军猛烈火力的打击,伤亡惨重无法前进。苏军指挥员接到部队派坦克支援的请求后,发信号命令捷克坦克旅出击。坦克旅立即从德军侧后方的树林里发起冲击,将德军打得放弃阵地溃逃。随后,捷克坦克旅引导步兵追击德军,终于攻入了捷克斯洛伐克边境。
战斗结束后,流亡政府的代表们在巡视部队时发现基层官兵已经开始“布尔什维克化”,因此担心这支未来军队的核心力量可能会倾向于苏联而不是位于伦敦的资产阶级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掌握部队人员补充权力的哈萨尔将军开始拒绝向部队补充人员。流亡政府当然不希望倾向于布尔什维克的部队规模不断扩大。坦克旅参谋长任奇是哈萨尔将军的亲信,这位穿着英式制服的军官也在暗中按照流亡政府的指令阻止部下向苏联方面靠拢。此时,坦克旅因为不断的战损而装备奇缺,经过抢修遗弃的战伤坦克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有的坦克排已经1辆坦克都没有了。随后,流亡政府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下令解散坦克旅和炮兵团。鉴于部队无法补充人员和面临解散的局面,一些捷克军官要求脱离流亡政府的指挥,而转入苏军指挥序列。旅长斯塔杜克信奉的是军人不应该参与政治,因此比较犹豫。他还表示,此时自己不知道应该信任哪一方。这时,部队的基层官兵也开始出现沮丧的情绪。余尔卡军士因部队没有坦克,而申请调到炮兵团去,但被战友们劝阻。部队也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补充装备,甚至去修理德军遗弃的坦克。就在部队感到前途渺茫时,苏军及时伸出了援手。1945年1月,苏军补充给坦克旅60辆坦克,促使旅长开始转变态度。3月,流亡政府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组成联合政府。任奇拉拢尤志卡靠拢流亡政府一方,遭到其拒绝。此后,坦克旅继续参加后续的对德作战。
1945年4月,沃斯切瓦地区的德军因遭到苏军迂回,但在党卫军将军的坚持下决定固守,并在城市建筑物中和桥梁上安放炸药,准备必要时与城市同归于尽。共产党领导的抵抗组织密切监视着德军的动静。此时,苏军准备对沃斯切瓦发起攻击,捷克坦克旅奉命渡河后掩护苏军侧翼打击德军的反冲击。战斗打响后,苏军坦克旅和捷克坦克旅并肩作战,开始渡河。就在苏军坦克旅和捷克坦克旅先头部队渡河之后,德军开始进行反击,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带领坦克旅后续部队的任奇此时却下令部队停止渡河,并且后撤。尤志卡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在准备发信号让部队继续前进时中弹负伤。这样一来,已经渡过河的苏军和坦克旅先头部队就陷入了苦战。旅长斯塔杜克发现部队停止前进后赶到,正好碰上任奇要逃离战场。旅长一边率领部队前进,一边告诉任奇要送他上军事法庭。想逃走的任奇随后在河中中弹阵亡。前方的苏捷两军坦克兵在坦克被击毁后,只得使用轻武器抗击德军步坦协同的反冲击,处境极其危险。捷克坦克旅在此危急时刻及时赶到,将德军击退,但苏军的帕夫洛维奇中校却在战斗中牺牲。此时,德军下令炸毁沃斯切瓦地区的桥梁,以阻止苏军推进。抵抗组织立即展开行动,一名成员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将手榴弹放到起爆器电缆下面将其炸断。与此同时,捷克坦克旅也派出余尔卡带领的车组驾驶坦克冲过桥梁,终于保住了这座重要的大桥,最终解放了沃斯切瓦。
关于捷克斯洛伐克二战电影和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