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松下问童子,二字才能得此诗之妙

今天给各位分享松下问童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字才能得此诗之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这首稚子皆会吟诵的小诗,看似通俗易懂,其实依然留给我们谜一般的感悟空间。

3、诗题《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

4、此诗从诗题到诗句简单易懂:诗人寻访隐士,行至其家,遇到立于松树下的小家童,便问:主人在否?家童答,主人不在,采药去了。(此第一问答)

5、问:去哪儿采药了?答:就在此间山上。(此第二问答)

6、问:能不能找到他?答:云雾飘渺,不知哪里去找。(此第三问答)

7、历来评诗者以为,此诗最高妙之处就在于短短二十字中,竟然包含一来一往多次问答。

8、一句问,下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

9、李云: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婉,婉中直。

10、《唐诗鉴赏辞典》则进一步分析:

11、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沈熙乾点评)

12、认为此诗最佳之处在于化繁为简,由小童的回答,令读者反推出寻访者的提问。不但一扫冗长的弊端,更在凝练中提升了诗境,由逐级追问,表达了访客心境由期待到失望,继而又萌生出一线希望,直至彻底失落的过程。

13、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见《唐诗鉴赏辞典》沈熙乾评)

14、其实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不止反映了寻访者的心境,更将隐者的身份巧妙地勾勒出来。隐者,即隐逸之高士,他一抛头露面即销蚀了这个“隐”字,故以一童子代为“出面”,代为作答。出门也好,入山也好,采药也好,终归如玄豹神龙,销声匿迹,不见首尾。

15、设为童子之言,以答寻问之意,不必实有此事。不露题字,而意已见。

16、这样一来,在一问三答之间,既包含了寻访者心境起伏的写照,更蕴含了对隐者身份的描摹,及至嘉许之情;有主观亦有客观,有前景亦有背景,有实写亦有虚写,可谓绝佳。

17、此诗一问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18、诚然,前人对此诗在问答句上的隽永涵义论述得已是十分精到,然而笔者还是想问:此诗是否还有着以往评诗者未得之妙?

19、读《寻隐者不遇》尤其不应忘记一点,此诗作者是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

20、苏轼有诗歌评价贾岛:“从今岛可是诗奴”,是说贾岛和诗僧无可,二人皆苦求诗句字字皆工,为诗歌呕心沥血,如诗之奴仆。故在后世,贾岛便有“诗奴”之称。

21、关于贾岛作诗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推敲”这个成语的来历。

22、贾岛有次想到一句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犹豫将“敲”字改做“推”字,继而又觉得还是“敲”字好。最后在大诗人韩愈的帮助下,终于选了“敲”字。

23、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为“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久之。(《唐诗纪事》)

24、贾岛在其《题诗后》一诗中,直接分剖了自己创作时的心境:

25、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6、其中“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几乎成了贾岛的身份标签,今人习惯称他作诗的状态为“苦吟”,并以此二句概括。然而,其实我们不该忽略了他后面两句的内心独白:“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即,“在我如此苦吟之下,倘若还没有知音者共鸣,我也只得独卧丘山自赏秋景了。”

27、那么,读者究竟怎样才能有幸成为诗人贾岛的知音呢?这就要求我们也应如他那样,对字句细细推敲,探究其中最深刻、最合理的意境。

28、现在,就让我们把“推敲”的精神用在探求这首《寻隐者不遇》的隐秘含义上吧。

29、《寻隐者不遇》文虽短少精炼,信息量却非常之大,仿佛一个谜面简短的谜语,能让人浮想联翩,费尽猜疑之力。

30、《唐诗正声》:自是妙音,所谓不用意而得者。

31、首先,可知隐者虽然难得相见,却是有作为有身份之人,至少可以确定:他是一位采药者!

32、由此,读者便会生出一个疑问:他采药做什么?

33、是以此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呢,还是自己用来养性延年,抑或兼而有之?

34、诗中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又隐隐透出了答案。

35、隐者,多是指抛却尘世间的功名利禄,超然物外、追求仙佛境界的高人。故此,在古典诗文中,但凡将“采药”与“隐者”相联系,并不是指采摘凡间治病之药,而是指采取长寿成仙之药。

36、在古诗文中出现“采药”一词,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而是一个典故,讲的是东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的故事。

37、庞德公不肯接受刘表做官的邀请,甘愿与妻儿隐居乡间,后来,他与妻儿一同入山采药,从此消失不见。事见晋人皇甫谧《高士传》:

38、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39、这段典故叫做“采药庞公”,或者“偕隐鹿门”,以庞德公采得仙药,与妻儿一起在鹿门山成仙事泛指隐士成仙。可见,《寻隐者不遇》谈及隐者采药,不是泛指而是特指;诗中的隐者,正如庞德公一样,是坚决不肯入仕求官的高士,他“入山采药”即是求仙之举。

40、众所周知,诗无达诂,即便解释得条分缕析,诗词依然有它其若隐若现,似有若无的一面。特别是这首专写隐者之诗,尤其不可事事分明,否则隐逸之氛围也就荡然无存了。

41、故此,此诗还有一层欲说还休的境界:“或许隐者,隐而未隐;或许访者,不遇而遇……”

42、既然隐者所采之药为仙药,而仙药之作用,无外乎让人长生不死,永葆青春,乃至返老还童。在此诗中,恰恰包含着这样一类“长寿、驻颜”的意象。

43、松,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是长寿、不老的象征,这毋庸多言。《论语》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4、此外,松还是隐士的象征。古代传说有一仙人名为“赤松子”,是神农时代行云布雨的仙人,他有时隐匿于仙境,有时又现身于人间。

45、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搜神记》)

46、汉初名相张良,在辅佐刘邦取得天下之后,不愿为官,甘心隐居,他称自己要效仿古时候的赤松子,不乐人间荣华,只为求仙得道。

47、留侯(张良)乃称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

48、由此可见,全诗首字以“松”字入,其与隐者主题的联系真是妙不可言。

49、夫寻隐者不遇,则不遇而已矣,却把一童子来作波折,妙极!

50、说直白点就是,你没见着人就回去吧,偏偏跟个小童子有问有答,真是别有情致。全诗以小童子撑起局面,表面上看是一个家童代为应答,平添诗中生趣,仅此而已。可深思之下,似乎又有着隐者已然成仙得道,此刻返老还童的意趣暗示。

51、在古代典故中,仙人化为小童的故事很多,例如“八公化小童”的故事。

52、相传淮南王刘安好仙术,曾有八位老者求见,刘安的门客说:我家王爷所好是长生驻颜之术,你们这些糟老头子还是请回吧。话刚说完,八位老者竟然全变成十四五岁的小童子。过了一会儿,他们又都变回老者模样。门人大惊,赶紧进去通报。

53、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水经注》)

54、八公皆变为童子,年可十四五。……八童子乃复为老人。(《神仙传》)

55、另一则故事更加广为人知,是《水浒传》开篇所讲洪太尉寻访张天师之事。

56、洪太尉奉天子之命去龙虎山请张天师入朝祈禳,屡遭凶险波折后,在山凹处遇到一个骑牛吹笛的小道童,便问可知张天师在何处。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洪太尉到达山顶道观,说起来时经历,道士告诉他:“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

57、整个故事读来委婉有致,一个小童子形象把张天师的神异完全渲染出来。

58、在那些奇幻的神仙故事中,仙人可能即是小童,小童可能就是仙人。一个稚气未脱的总角小童,反倒更映衬出神奇的仙家气象。

59、如此看来,《寻隐者不遇》中的小童说不定正是隐者本人呢,寻访者不是没有遇见隐者,而是当面错过了……

60、现在再来回顾全诗,当又有新的一重境界。

61、首句“松下问童子”:或许隐者已现,只是仙家之趣,凡人不识,这一问,便是通篇之疑问;

62、二句“言师采药去”:初见隐者本色,远离红尘,不问世事,采长生之药于山林;

63、三句“只在此山中”:大凡隐逸者,必如汉末庞德公之仙隐鹿门山;

64、末句“云深不知处”:云腾雾绕,虚无缥缈……以此做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65、参考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唐诗正声》《史记》《神仙传》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