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民国铜壶收藏价格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民国铜壶收藏价格以及红色收藏馆之复兴中华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在1912年5月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1914年11月中华民国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植树节一度废止。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
【民国植树铭文铜壶藏拙居藏品】
民国铜壶刻“植树”汨罗人植树别太拼
2016-03-1515:53:39来源:中国汨罗网作者:喻莎编辑:胥扬
汨罗时刻报道(记者喻莎)阳春三月,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汨罗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场、热心市民迅速掀起了造林绿化热潮。截至3月14日,通道植树6.12万株,大面造林330万株,30公里S201南线、30公里十古公路、2.2万亩黄土地披上了“绿衣裳”。短短2个多月,完成了今年95.6%的造林任务,可见汨罗人的植树速度和造林热情。
汨罗人对植树造林的热情,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那时就有百姓把“植树”二字刻在家中的生活用具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汨罗举全市之力消灭荒山,于1989年获得的“湖南省消灭荒山第一市”的称号。现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时代需要,汨罗植树造林重点转向“绿色通道建设和森林进城”。
民国时期有汨罗人刻“植树”于铜壶底部
红色收藏家彭彪在智峰一带买到一个铜水壶,水壶是在向家洞水库附近的一户山里人家收的。这家人说,水壶是民国时期的物件,祖传至今。烧水的铜壶在当年就是家庭的普通生活用具,特别之处在于壶底上刻着的字:向三植树。
“水壶的主人名叫向三,很可能是专门从事植树的人。”彭彪说,原来的人很珍惜家里的物品,怕丢或怕被人借用后混淆不清,生活用具买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刻上自己的名字。壶底有4个铸造款,印章上写着“胡兴发”,意思是这是胡兴发制作的铜壶。向三买回铜壶后,除了刻上了自己的姓名,很可能还刻上了自己的职业。
作出这样推测,是基于中国植树节的由来。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他在1912年(民国元年)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孙中山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由此看来,这个民国时期的铜水壶恰好印证了这段倡导全民植树造林的历史。
汨罗人植树造林热情最高的时期要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汨罗市志》记载,1984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三年绿化宜林荒山”的决定。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县委顾问的原县委书记彭亮根,主动请缨抓林业。
全县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投入工日360余万个,经过3年艰苦努力,至1987年3月,造林30.92万亩。经省林业厅全面检查验收,率先在湖南绿化宜林荒山,1989年植树节,省绿化委员会授予汨罗“湖南省消灭荒山第一市”称号,并树碑表彰(碑立于建设路劳动广场即今归义广场处)。当时的碑文《汨罗三年消灭荒山记》中形容当年的汨罗:山山绿树迎风,岭岭浓荫覆地,生态平衡,物阜民康。
当年立下的那块碑已不知所踪,但当年植树造林的故事却还有人记得。当年栽树大多栽国外松,这种树根系不发达,对土壤的穿透力较弱,为了保证国外松的存活率,当年彭亮根书记要求栽树的洞要挖大一点,大到能放进一个箩筐。洞挖好了,硬是有人提着箩筐一个一个捅进洞检查,能放进箩筐的洞才可以种树。
汨罗当前造林重心转为通道绿化等
汨罗过去植被稀少,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消灭了荒山。近年来,汨罗的造林重心由“荒山造林、深山造林”向“通道绿化、森林进城”转变。
所谓绿色通道建设,就是对通过我市辖区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县乡主干道两旁一律栽植行道树大苗,对道路沿线红线外荒山荒地全面绿化。市林业局制定的2014—2016三年绿化规划中,将全市1017.7公里的绿化通道建设分三年实施。该规划已实施2年,辖区内高速、国、省、县道基本绿化。今年将完成全市384个村,498.9公里乡村道绿化美化建设任务和红线外两侧905亩荒山荒地造林绿化任务。今年,汨罗营造林生产计划为2.5万亩,计划在3月底全面完成任务。截至3月14日,全市完成造林2.2万亩。
“树木三分靠种,七分靠管。”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将着重在经营健康森林、打造绿色通道和保护森林资源上下功夫。
未经许可禁止私自将照片用于任何用途!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