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清明上河图邮票防伪(清明上河图)

很多朋友对于清明上河图邮票防伪和清明上河图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Longlongago安安开了一个<手把手教装B>系列,今天开始续摊儿,重新营业!

有关于《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幅国宝级文物画作,但想去博物馆看看真迹,又会晕菜。

北京和台北两地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将近20幅,国外还有多幅存世。

哪幅是张择端的真迹?其它的既然不是真迹,为啥还要小心翼翼被收藏到博物馆里?赝品啥时候能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

事实上,真正值得列入思考范围的画作,只有四个版本,分别收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石渠宝笈三编本”和“冯忠莲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仇英本”和“清院本”。

其中“冯忠莲摹本”和“仇英本”很明显了。

具备小学语文水平的朋友,一看就知道这两个版本分别是冯忠莲和仇英临摹的。

邮票版镇个楼,高清局部图稍后奉上

But,冯忠莲的版本,还没到领盒饭的时候,后面还会出镜,稍候片刻,马上cue它。

目前来说,业内公认“石渠宝笈三编本”是张择端真迹,真正从北宋年间流传至今的、一级文物本物。

仅此一幅,如有雷同,实属抄袭!

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院本”,是乾隆皇帝组织宫廷画师临摹的。

因为真迹被乾隆手下的贪官隐匿私藏了。

这个附庸风雅的盖章狂魔,收不到真迹,就派人按照前朝的摹本,弄了一锅大杂烩。

可以说非常符合乾隆花里胡哨的风格了。

那么问题来了,“石渠宝笈三编本”凭什么被判定为真品?

都是从清朝皇宫流出的画作,唯一可以证明画作真伪的宋徽宗双龙小印已经破损不见了。

难道不可能是乾隆派人临摹了两幅吗?

首先从两幅作品在清朝现世的时间来看:

清史记载,“清院本”被绘制出来,根源在于乾隆遍寻不到真迹,于是宫廷画师奉命抄袭。

而“石渠宝笈三编本”现世,是乾隆的儿子嘉庆抄官员家的时候,意外发现的。

根据清代之前的文献记载,真迹上有宋徽宗盖上的双龙小印,清廷判定这幅就是隐世多年的真迹。

现在史学界称其为“石渠宝笈三编本”,是因为清廷将其查获收藏后,被辑录在清朝宫廷出版的《石渠宝笈》一书的第三编中,这个不重要啦,顺便提一下而已。

我们可以确定,这两个版本在出生前是素未谋面的。

“清院本”的参照物是历代《清明上河图》的摹本,以假摹假,不存在照着真猫画老虎的可能。

这两幅画的创作不存在互相影响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的从两幅画作的内容上,来分析哪幅是宋朝版本了。

不管历代的摹本在画作细节上有啥区别,整体构图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画中卞河上都架着一座斗拱桥。

不同的是,“三编本”上是一座木拱桥,“清院本”是一座石拱桥。

桥的材质,决定了哪幅画源自北宋!

宋代的斗拱桥,是非常有特色的,用木头搭建,靠卡榫结构固定。

建筑过程有点像玩乐高,非常适合有强迫症的工匠。

三编本《清明上河图》上的拱桥,就是木质的,叫做虹桥。

仔细看,能看到纵横交错的木条相互卡紧,材料和工艺都符合宋代特色。

而“清院本”上的桥,横看竖看上看下看,都是一座石桥,具有清朝风格的石桥。

会有人疑惑,难道宋代就没有石拱桥了么?或者清朝就没有木拱桥了么?

很简单,作为一幅世俗画作,出现在画面上的物品,大都反映了绘画人所处时代的特点。

宋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大都是木质卡榫的,这是宋代桥梁建筑的普遍性。

张择端是个写实画家,没道理在全画最中心的位置,放上一座当时开封并不多见的石拱桥。

打个比方,一部反映2019年白领生活的小说里,描写的北上广白领,都开着无人驾驶汽车上下班,肯定会被吐槽瞎胡扯。

人们每天都无人驾驶上下班了?滚犊子吧!

这样的小说,更适合在科幻书架售卖,放在纪实文学一栏,会被当做垃圾的。

同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开封府世俗生活的画卷,不是一幅科幻画卷。

全画只有一座斗拱桥,张择端会选择当时开封府不多见石拱桥吗?

如果张择端选择了石拱桥,恐怕这幅画就不能被宋徽宗捧为至宝了。

毕竟这位艺术家皇帝对待绘画作品,是非常挑剔的。

有关于斗拱卡榫结构的建筑,还是值得近距离观看的,视觉效果非常容易引起舒适,安安几年前在太原晋祠,久久凝视过这种卡榫结构,感官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营造天书》内页关于斗拱结构的图解)

木质斗拱桥虽然在建筑和艺术的角度具备价值,但在实用性上,实在是没什么竞争力。

承重小,易损坏,所以宋朝之后,石拱桥成为了主流。

清代,是石拱桥的天下,木拱桥?洗洗睡吧。

老百姓还怕踩在木拱桥上容易坠河呢,光靠外形美是没有明天的。

所以,清代画师在绘制写实图画时,是不会画一座木拱桥的。

在他们的认知和概念里,拱桥,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就是石的。

你看,知道了宋代和清代斗拱结构的建筑区别,就很容易判别出哪幅画出自宋代,哪幅画出自清代。

为了防止杠精找茬,安安再说一个知识点。两幅画中都出现了城墙,三编本是夯土城墙。

翻翻史料,包砖城墙,是从明代开始有的。

没事可以去南京和西安转转,安安看过南京明城墙,包砖没错了,西安的明城墙安安还没见过,准备找时间安排一下。

到这里,“石渠宝笈三编本”是不是张择端真迹的问题,就没啥争议了。

毕竟清朝三编本现世的时候,是有宋徽宗双龙小印验明正身的。

而到了解放后,虽然画作有破损,双龙小印不复见了。

但根据清史记载,以及对画作内容的分析,也可以判定三编本的真实身份。

前面说了,“冯忠莲摹本”还会出现,就是现在了。

清朝灭亡后,《清明上河图》被溥仪夹带出了紫禁城。

这哥们儿当时并不明白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区别,画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他想当然的认为画是自己私有的。

在伪满政权流亡的几年间,溥仪随身携带着不少好东西。

建国后,溥仪彻底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当然了,那时候他身上也一件宝贝都不剩了。

《清明上河图》流入民间,画卷破损。

50年代,被当做残次品存放于东北博物馆,后鉴赏专家发现了画卷上的“石渠宝笈”印,名画终于再一次有了姓名。

但是纸质文物,保存起来还是比较需要技术含量的。

为了方便专家做历史研究,1958年,冯忠莲女士被委任,临摹《清明上河图》。

冯忠莲风里来雨里去的画了八年,她临摹的事情,是机密,冯忠莲的家人都不知道她每天上下班干嘛的。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冯忠莲的临摹工作被强制暂定了。

十年后,冯忠莲再次提笔,又花了四年时间,临摹完了《清明上河图》。

这幅临摹了22年的画作,1:1还原了原作,一根草都不差,长久以来,人们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幅摹本。

真迹从不轻易示人,因为保存难度高,不便于长期展出。

Emmm,卢浮宫和大都会都是怎么保存绘画文物的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

2015年,故宫办过一次特展,真迹短暂的露过面。

香港和日本也分别展出过真迹,不过都是半卷半开展示的,看过真迹全貌的人,放眼世界,有点少。

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北宋到建国初,颠沛了千年,也没有灰飞烟灭。

凭借现代文物保存技术,真的希望有一天可以展出供人观赏耶!

好吧,用三千字理顺了下《清明上河图》的版本问题,下期开始,进入有意思的宋朝居民生活大科普,看看北宋人民平时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透露下,市面上反映宋朝生活的电视剧没几个正经的,错误一抓一大把,下期开始,跟《清明上河图》一起打脸荒谬的历史剧!

关于清明上河图邮票防伪和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