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现代钱币图片(现代钱币中那些对经典钱币品种的复兴与改良设计)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现代钱币图片,以及现代钱币中那些对经典钱币品种的复兴与改良设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如今,钱币总是被用来纪念各种事件。有时是人们关心的国家大事,有时是一些无聊或者莫名其妙的小事。

不过,偶尔也会有那么一两个国家铸造一些特殊的钱币,它们被专门用来纪念历史上的经典钱币。与纪念其他事件的钱币相比,这种纪念钱币的钱币少之又少,但它们却是现代钱币对自己的前辈的复现,也是当代艺术家对前辈大师的致敬。

如果说普通纪念币是大众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投资品或纪念品的话,那么这种“复兴式”钱币就是只属于我们这些熟悉世界铸币史的钱币爱好者的小浪漫。

这是因为,对我们钱币爱好者而言,历史上每一种经典钱币的出现本身就已经值得作为一件历史事件来缅怀和纪念了。

后世钱币中向这些经典钱币致敬的作品的出现,其意义不仅仅是钱币艺术与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那些传奇的经典钱币本身作为艺术名作或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的认可。

钱币可以被用来纪念《蒙娜丽莎》,自然也可以被用来纪念1839年尤娜与狮子金5磅。两者虽然重要性不相当,价值不相等,但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

一幅名画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跨界传播几百年,一枚钱币名作为什么不可以呢?

正因为这种作为钱币爱好者的小情怀作祟,猫眼每次看到那些以历史经典钱币作为纪念题材发行的现代纪念币的时候都会格外关注,也因此对这些钱币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世界各国仅仅在过去这十几年间就已经铸造发行了与之前每个百年相等数量的钱币品种。

如果你有一整套克劳斯目录的话,你就会发现,收录2000年至今铸币的那一册目录的厚度已经和之前每个百年铸币单行卷的厚度相同了。这大概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现代币并不仅仅是数量众多,品种还极为繁杂。在网络上,现代钱币的推介文章与现代币庞大的数量、品种成正比。然而让猫眼感到意外的是,目前似乎没怎么看到过以独立的观点和视角系统性收录“复兴式”现代钱币的文章。

所以,猫眼今天打算列举和收录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现代钱币复兴作品(以那些猫眼上过手确认过质感和做工的为主),希望能同时给收藏现代钱币和经典钱币的爱好者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说是“复兴式”,其实也只是猫眼自己随口想出来的一个说法,并不是什么严谨的定义。因此,如前文所言,下面所收录的“复兴式”钱币势必是以猫眼个人的观点为准的。

猫眼觉得,通过还原本国历史钱币至少一面的完整设计来重现这种钱币的观感的现代钱币就可以算是复兴式的钱币了。以此为标准,我们可以排除:

虽然近现代钱币中借用历史钱币的设计或者使用之前模具后铸的品种很多,但排除了以上这些情况之后你就会发现,剩下的真正以缅怀某种经典钱币为目的的经过深思熟虑且由本国造币厂出品的复兴式钱币事实上并不算多,而其中那些不花哨、不做作、不刻意、不卖噱头的品种则更为难得。

下面,猫眼将分组列举一些比较经典的“复兴式”现代钱币。如果你认为猫眼本文收录的不够全面,那么欢迎以晒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在许多大国都存在滥发纪念币现象的当下,英国王室造币厂算是比较保守谨慎且口碑依然良好的为数不多的老厂牌之一。该厂出产的一些质量稳定、不乏创意和时代气息的优秀现代钱币在市场上一直深受好评。

在该厂近年来诸多优秀作品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去年发售的“完全还原版”2盎司“尤娜与狮子”200英镑金币。

虽说如今被推上神坛的“尤娜与狮子”金5磅在过去已经有过许多仿制品和所谓纪念币发行(包括英国人的布列塔尼亚系列也曾经打过擦边球),但使用仅修改了年份的原模具来完整重现威廉·怀恩原作的现代纪念币这还是第一枚。

这枚2019年的200英镑金币除了女王肖像和年份与当年维多利亚时期的名作不同之外,据说是完完全全的原模原工艺,就连精制币表面的质感都特意模仿了19世纪中叶那种看起来比较柔和的对比度,尽最大努力向原作致敬。

在经典设计、血统纯正、原模具重现、低铸造量等等因素的加成之下,这枚做工精良的2盎司金币在发售日瞬间售罄,当天在二级市场上身价就已经翻倍。不过好在这次除了金币还出了3000枚2盎司银币供藏家购买,因此对于那些无力购买金币或者错过了时机的藏家来说,银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去年这款目测短期内无论热度还是重要性都很难被超越的“尤娜与狮子”之外,英国王室造币厂最近几十年来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复兴式”钱币,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当属1989年“索维林”系列纪念币。

名为“索维林”的英国金币单位最早于1489年由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授权铸造,用来与同时代卡斯蒂利亚的大型金币比肩。1989年英国发行的这组索维林精制币正是用来纪念这个传奇的货币单位铸行500周年的。

尽管我们如今提到索维林时首先想到的是从19世纪初使用至今的皮斯特鲁齐所雕刻的那个乔治屠龙的经典设计,但名为索维林的金币最初并不是这种形态的。

早期的索维林——正如你在上图看到的那样——正面为国王坐在宝座上的肖像,背面为都铎玫瑰包裹的纹章,虽然在历任英王的治下逐渐减重并随着艺术风潮而在造型方面略有变动,但整体始终维持着固定的设计模式

1989年这组索维林金币所采用的正是最初的设计,但在具体雕刻风格上却是现代的。虽然没有用类似“尤娜与狮子”的方式完全仿制当年的经典作品,但其思路本身符合都铎王朝时期索维林金币随着历代君主艺术偏好而调整设计的传统。

换言之,如果英国将索维林这个币制从当年一直不间断地使用到今天并保持它的设计思路的话,它就应该是变成这个样子的。以“复兴”的立场来看,1989年索维林金币是忠实于它最初的设计理念的。

相比于英国王室造币厂,法国巴黎造币厂这个历史上的欧洲顶级厂名如今的存在感则相当薄弱。和其他国家的同行一样,巴黎造币厂也做了很多不错的纪念币,只是在现代纪念币同质化的海洋里很快就被遗忘了。

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反反复复地利用大革命时代及后续共和时期钱币伟大设计的现代纪念币更让人印象深刻。只是,如前文所说,这些经典设计被法国人来来回回、没完没了地利用了这么多遍,我们已经说不清它们还存不存在“复兴”的问题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1992年那枚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1法郎纪念币就显得非常高雅。

和那些我们已经在无数种钱币上看过千万遍的“大力神”、“天使”、“播种妇女”、“芒冠自由女神”相比,1992年的这枚大革命纪念币使用了奥古斯丁·杜普雷不那么为人们所熟知的头戴弗里吉亚帽的女神头像。

这个设计最早被用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铜辅币之上。它虽然与同时代主币上的“大力神”和“天使”相比似乎显得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作为共和、自由、革命的象征符号在历史上对其他共和制国家铸币的影响却反而远比其他同时代法国钱币要深远。

那些共和制国家的钱币借鉴了杜普雷的设计,正如他们的资产阶级革命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启发一样。杜普雷的这版女神胸像从侧面展现了了法国对世界的影响。因此,1992年的法国大革命200周年1法郎上使用杜普雷的这版女神胸像可以说是集缅怀、品味和暗示性于一体的明智选择。

2000年的时候,法国发行了一组“法兰西铸币2000年”的纪念金银币。

这组纪念币正面采用了法国历史上重要君主(或时期)所铸造的著名钱币,最早的一枚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高卢人“巴黎西”部族(法国首都“巴黎”名字的出处)的金币。每一枚钱币表面的浮雕和底板的质感还原度都还不错,算是现代各国复兴历史钱币的作品中比较严肃认真的一个系列。

这组钱币铸造于欧元开始流通前两年,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法国人在弃用法郎之前对这两千年来法国曾经使用过的各种重要币值的一次系统性回顾。

与英法不同,这一组以色列和希腊的复兴式钱币都不是单纯的对钱币艺术的复兴,而是以重现文明古国的风采为目的的。然而,鉴于这些复兴式钱币并没有明显的纪念其他事件的意图,确实只是对历史上重要钱币的重现,因此我们仍然将其收录在此。

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之初就立即着手流通币的设计工作,这项重要而极具历史意义的工程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被交给艺术家和政客,而是审慎地交给了以色列钱币学会的两名历史钱币研究专家——利奥·卡德曼和哈南·帕维尔——负责组织设计工作。

以色列钱币学会的专家们在犹太哈斯摩尼王朝钱币和两次罗马-犹太战争时期的短暂铸币上挑选了最重要的几种设计提交财政部,很快获得了批准。从此以后,以色列现代钱币就定下了以重现古代钱币的图案、符号为宗旨的基调。

公元1世纪犹太战争时期普鲁塔铜币正面的藤叶是上图钱币正面的原型

犹太人大概是想要借由恢复古代的钱币来告慰自己的祖先——历时千年的复国运动终于成功了吧。毕竟,对于犹太人来说,故国已经面目全非,唯一遗留下来证明自己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历史遗迹就是当年的钱币了。

公元67年犹太战争时期谢克尔银币背面的石榴是上图钱币正面的原型

因此,犹太人对自己民族的古代钱币有着特殊的执着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从一个钱币爱好者的视角来看,以色列人对历史钱币的看重,以及他们对在现代钱币上重现历史钱币面貌的执着都是很能引起共情的。

借由钱币来重温历史,这种心情我们都懂。这也是猫眼格外看重这个系列原因。

与以色列人相比,希腊人的钱币复兴虽然也是以重现古国风采为目的,但却是在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文化复兴的大潮下的一次文化运动。因此,希腊的复兴式钱币少了一些仪式感,却多了一些艺术活力

在希腊的复兴式钱币中,以1910年代初国王乔治一世的银币最具代表性。这组伟大的作品由雅典美术学院的总监、著名画家乔治·奥斯雅各布德亲自设计并签名,足见其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雅各布德在慕尼黑从事创作和教育多年,他的创作风格始终以较为折衷的德国学院派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但这枚钱币从其对古典时期钱币进行再创作的题材到其浮雕展现出的最大程度淡化“线”而追求“色彩”渲染的手法都透露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

这些东西在奥斯雅各布德的绘画作品中是不常见的。因此,1910年代的这个银币系列并不仅仅具有“复兴”的意义,还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

相比于1910年代奥斯雅各布德的浪漫主义作品,1920年代共和国时期的流通币则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这组钱币小面值辅币的设计选用了瑞士考古学家和插画家(绘图员?)埃米尔·吉里洪的提案,复兴了古代希腊钱币上的雅典娜头像。

而设计这组钱币中的10和20德拉克马(1930年)两个最大面值的不是别人,正是英国1935年“木马剑”克朗的设计者珀西·梅特卡夫。这两枚钱币重现的分别是麦塔蓬特和马其顿的古代钱币。

这套1920-30年代的钱币在题材方面虽然仍然是对古典钱币的复兴,但在艺术手法上使用的却是将古典主义的线条感抽取和简化,再搭配以中世纪式的平面化透视而创造出的一种刻意的古拙和呆板的效果。

1930年代之后在,这种风格在币章艺术领域非常盛行,但1920年代的时候还算比较前卫。因此,这组钱币——即便不以“复兴式钱币”的视角来看——依然是钱币艺术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20世纪的希腊钱币中还有许多对古代钱币的整体或部分图案进行复兴或重现的经典案例,猫眼之前收录在一篇名为《喜欢古希腊钱币却买不起?可以考虑这些替代品》的文章中(虽然旧公众号被投诉封禁,但在猫眼其他平台的账号下依然可以找到),这里就不再继续列举了。猫眼会逐步把旧文章搬运回来。

对于两百年前世界各国的造币厂来说,用于国际贸易的金银币是非常重要的钱币类产品,其重要性有时候甚至不亚于主权货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个国家出产的贸易金银币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他们就相当于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际商品的定价权。

到了货币纸钞化甚至虚拟化的现代,贸易金银币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存空间,但用作贵金属投资的投资金银币却成为了各国造币厂争夺的对象。而在这个转战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就直接把自己历史上已经被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贸易金银币的设计直接应用在现代贵金属投资金银币上。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利用市场上对这些经典币种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信任和好感,来快速推广本国的现代投资类钱币产品。

1991年墨西哥现代1盎司投资银币,设计与1921年经典的2比索银币相同

这种从贸易金银币转向为现代贵金属投资金银币的过程,究竟应该算是“传奇的延续”还是“经典的复兴”呢?这是个问题。

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且将奥地利和荷兰的这类钱币作为此类“复兴式”钱币的两种经典案例收录于此。

在欧洲历史上,威尼斯、佛罗伦萨、匈牙利、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都先后出产了大量被广泛认可的贸易金币。这其中以威尼斯历时最长,西班牙影响最深远,但综合考虑的话可能还是荷兰最稳定。

荷兰所在的低地国家始终是贸易中心但却不是政治军事强权。为了贸易的便利,荷兰铸造的钱币多年来始终以仿造英法等周边强权或其他欧洲贸易国家的金币为主。

从16世纪开始,荷兰的杜卡特逐渐发展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西欧贸易金币。虽然它的长相最初很可疑,让人怀疑又是荷兰人抄了谁的设计(比如匈牙利?)……

但随着匈牙利、佛罗伦萨、热那亚最后甚至是威尼斯的贸易地位逐渐被取代,他们贸易铸币的竞争力也开始逐渐下降。到了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荷兰黄金时代的到来,他们的杜卡特居然就这样站稳了脚跟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贸易金币之一。

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间,荷兰人虽然经历了大起大落,但这套杜卡特贸易金币系统始终独立于本土主权货币而几乎不间断地存续到了二战之前。

1960年代,荷兰复兴了这个经典的杜卡特系列,名义上仍然称为“贸易金币”,钱币正面也依然是那个站了几百年的武士。无论荷兰现代杜卡特究竟属于经典钱币的复兴还是历史的延续,对于我们钱币爱好者来说,这个拥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的经典系列能够延续至今都始终是一件让人庆幸的事情。

除了金币之外,荷兰从1989年开始还复兴了他们经典的银杜卡特系列。如果说仅短暂中断的金杜卡特系列算是历史的延续的话,那么银杜卡特系列则是完全的复兴了。

1772年西弗里斯兰武士杜卡特银币

和金币一样,银币也使用朴素的现代工艺重现了荷兰历史上经典的武士银杜卡特,没有多余的工艺效果和花哨的附加概念,让人觉得自然、亲切而真实。

奥地利的情况与荷兰相似但却不相同。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京畿之地,奥地利曾是由全德意志、匈牙利、波希米亚和北意大利一起供养的繁荣国度。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奥地利本身始终不是最大的贸易钱币产地。

然而,奥地利出产的银币作为帝国中央铸币却因为做工精良稳定而在德意志文化圈内具有比较高的认可度。从1751年女皇玛丽亚·特蕾莎时代开始,奥地利的泰勒获得了巴伐利亚货币协议认可,成为全德语世界的通行贸易银币。

在女皇于1780年去世之后,玛丽亚·特蕾莎泰勒作为国际贸易货币的地位并没有结束,此后铸造的钱币上的年份则永久固定为1780年。1857年维也纳货币协议达成后,玛丽亚·特蕾莎泰勒正式与奥地利主权铸币分道扬镳,但仍然被继续作为贸易银元铸造。

因为造型美观成色稳定,其影响力甚至远达中东地区和东南亚,英国、英属印度、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和美国的造币厂争相仿制玛丽亚·特蕾莎泰勒。这样做的结果是,如今如果没有一本系统全面的参考书,我们根本无法区分一枚玛丽亚·特蕾莎泰勒究竟是什么时期铸造于哪里。

如果说荷兰的现代金银杜卡特是将历史上荷兰因贸易优势而创造的经典钱币进行复兴的话,那么玛丽亚·特蕾莎泰勒就是奥地利倚仗曾经的政治地位而创造出来的一张文化名片,被广泛接纳为贸易银元而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

两者都是因为其国际贸易铸币的性质而被历史铭记,但他们的起因和结果却又不尽相同。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欧洲历史上都曾是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国,其中西班牙更是从15世纪航海时代到19世纪初始终维持着欧洲第一殖民大国的地位,垄断着从大西洋和太平洋通往亚洲的贸易航线。这两个国家(尤其是西班牙)早年都曾出产过一些对世界贸易史影响深远的钱币,然而随着19世纪之后国力逐渐衰退,他们的钱币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现代钱币市场上,这两个老牌子殖民帝国的存在感已经非常薄弱,始终在做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的同质化现代纪念币,未能创造出新的品牌系列,也没能继承自己国家的优秀钱币文化传统。

在钱币复兴这个问题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倒是确实各自做了一个系列的现代钱币。虽然各自都做得乏善可陈,但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还是将这两个系列收录在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有趣的是,两个国家的复兴式钱币系列都称为“钱币珍宝”。相比于葡萄牙的“钱币珍宝”系列,西班牙的这个系列的范围要更广一些,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名珍,看起来倒是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然而,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西班牙这个系列的正面居然统一将原作的尺寸改小,然后加上了大大的国名和欧元面值,极大地破坏了被重现的经典钱币的完整性,给人一种非常廉价的感觉。

相比之下,葡萄牙的“钱币珍宝”系列——虽然品种少且工艺微妙——至少完整地在正反面重现了历史钱币的样貌,将现代面值和信息插在币文中。这样看起来就远比西班牙的这个系列更有代入感了。

如果你问猫眼,哪个国家的“复兴式”钱币做得最走心,那么猫眼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美国!

猫眼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曾提到过,在美国文化中,钱币文化本身就非常重要;而在美国仅有的两百多年钱币史中,20世纪初那段辉煌时代的钱币最为重要。这不仅仅因为那是美国钱币艺术性最好的时代,是大师辈出的时代,还因为那个时代钱币的风格属于一个如今被称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重要流派,它在文化上与镀金时代、西奥多·罗斯福以及美国霸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如今,当美国人重新将那个时代的钱币设计重现在现代钱币上时,我们通常就将其称为“美国文艺复兴的再复兴运动”。

猫眼对美国复兴式钱币最早的认识是来自带有“行走女神”形象的美国投资金银币(美国称为“金鹰”和“银鹰”),当时还并不知道“行走女神”来自20世纪初美国流通币的设计,也不知道金币和银币上的女神是不同的人设计的,只觉得他们好看,以为它们都同属于一个系列。

猫眼后来才知道,美国投资银币的正面源自艺术家阿道夫·亚历山大·温曼的作品,从1916年开始被应用在了美国的半美元流通币上,而美国投资金币的正面则源自艺术家圣-高登斯设计的美国20美元金币。

这两款投资金银币以现代工艺忠实地重现了两款美国20世纪初经典钱币的样貌,它们的精制币版本也都做工精良且极大地提升了原作的美感,算是如今比较难得的不花哨不搞噱头的复兴式钱币。

不过,美国造币厂真正让猫眼惊艳的是他们2006年发行的新款投资金币,也就是如今在贵金属投资币圈子里极受追捧的“美洲野牛”系列。

这个系列的原作出自雕塑师詹姆斯·厄尔·弗雷泽之手,从1913年开始被应用在5美分流通硬币上——也就是传说中的“野牛镍币”。弗雷泽以其高超的技艺展现了野牛的肌肉感与印第安人脸上的沧桑,微带弧度质感粗糙的底板更进一步烘托出了苍茫平原般的氛围。整个钱币上散发着硬核的西部风情,将西方古典艺术的表现手法与现代铸币技术、美国特色专题相结合,创造出了钱币史上前所未有的独特观感。

关于“野牛镍币”的历史文化背景,猫眼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镀金时代前后的美国——野牛五美分镍币的时代》的文章详细介绍。虽然旧公众号被投诉封禁,但在猫眼“今日头条”账号下依然可以找到这篇文章。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那里进行延伸阅读。

猫眼本来就超喜欢西部文化(去年《荒野大镖客》通关了的小伙伴这里可以自己举一下手),因此对西部题材的钱币也都非常热衷,而“野牛镍币”就是西部题材艺术作品(注意,不仅仅是钱币领域而是所有艺术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不幸的是,猫眼不是很喜欢镍这个有点昏暗的材质,也不喜欢5美分硬币的那个不大不小的尺寸,因此多年来一直没有眼缘,没能入藏一枚“野牛镍币”。

那么,对于猫眼这样的人来说,“美洲野牛”投资金币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入藏首选。它完整且忠实地还原了弗雷泽原作的风采,但最重要的是它够大够沉手份好,拿在手中有一种满满的财富的质感。

普制“美洲野牛”金币还有一种加强版,使用“磨光”工艺增加了浮雕的光影,创造出一种类似历史上的哑光精制币的视觉效果,让人根本无法抗拒。

不过让人更加无法抗拒的是“美洲野牛”金币的精制币。美国推出了正反两款精制币(所谓反向精制币就是底板磨砂而浮雕镜面的精制币),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猫眼还是更喜欢普通精制币(底板镜面浮雕磨砂的精制币),因为它看起来更忠于原作的视觉效果,且底板凹凸不平的质感配上镜面的处理营造出了一种金箔般的特有视觉效果。

在2009年,美国推出了一款依据1907年圣-高登斯20美元金币石膏原作复现的超高浮雕纪念金币,在当年就引爆了收藏市场。

这枚金币据说完整地扫描了圣-高登斯手雕石膏模型,等比缩小后简单修改了币文。由于浮雕过高,为了确保压印质量,钱币的直径被设定为27毫米,略小于历史上20美元金币的34毫米。

虽然直径小了稍微有些影响观感,但钱币4毫米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觉冲击力。

美国发行的另外一组值得注意的复兴式钱币是2016年的“百年系列”。

1916年,美国发行了三种艺术性极高的新式流通币,分别是由温曼设计的10美分和半美元,以及由赫尔蒙·阿特金斯·麦克尼尔设计的25美分。这三款银币全都是以精巧且深具古典主义精髓的法国学院派风格雕刻,呈现在最微曲面底板上,是不输于圣-高登斯作品的佳作。

美国造币厂在2016年复兴这三个经典作品时,非常明智地没有进行任何不必要的调整,而是以相同的尺寸和准确的细节力求将一百年前的经典钱币原封不动地以金币的样式重现于世人面前。

整体来看,“美洲野牛”金币、2009年超高浮雕金币及2016年“百年系列”都是不输于去年英国“尤娜与狮子”的钱币复兴佳作,只是受到发行量较高和美国钱币在其他国家受众不多的限制而没能大红大紫。

如果单论性价比的话,猫眼认为美国的这几款现代复兴式钱币也许是本文所收录的世界各国所有品种中最高的。

所谓“复兴”是艺术史上反复出现的一种现象。当人们对同时代的风格感到厌倦的时候,复兴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风格并从中重新发掘新的方向就成了必经之路。

同样的道理,当如今世界各国的现代钱币都开始变得混乱而乏味并逐渐引起收藏群体的审美疲劳时,大概也就是到了需要在钱币上来一次“文艺复兴”的时候了。

当然,那些钱币文化比较深厚、历史上名作比较多的国家就会比较占便宜,而钱币文化较薄的国家则会比较吃亏。

无论如何,作为一名经典钱币爱好者,猫眼还是很乐于看到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厂开始复兴一些比较经典的品种,并逐渐将其发展为一个系列或一种趋势的。毕竟,钱币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当人们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回头看看过去总会有些灵感的。

当然,这一期只是通过分类列举的方式介绍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复兴式”钱币,猫眼深知,除了这些品种外,现代钱币中还有许多其它经典的“复兴式”钱币。

所以,如果你手中有什么经典的“复兴式”钱币是猫眼在本文中没有提到的,请给猫眼留言呀!

OK,关于现代钱币图片和现代钱币中那些对经典钱币品种的复兴与改良设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