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砚台石 飞来石和神笔石

大家好,关于砚台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飞来石和神笔石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砚台石、飞来石和神笔石

作者|周志峰

砚台石、飞来石和神笔石雄踞于笔架山的支脉子儿梁上。

笔架山在洋县南山的草庙和二龙境内,距县城十来公里,东西走向,海拔800余米,是汉江河江坝段以南最高的山。

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江坝文昌宫(今江坝中学)门前,面南而立,层层叠叠的山峦绵延起伏,山色由翠而墨再到黛青。那抹青黛中,一座连山绵延东西,蜿蜒在天际,中间那段两低一高的三座山峰夹着两个凹的,就是笔架山。笔架山的形状像个“山”字,更像中国传统文房中置于案头用来搁笔的笔架。

自磨草路翻越笔架山,最高的山垭西侧对面,从笔架山生出一支支脉来,当地人叫子儿梁。它从笔架山左侧的低山峰生根,由南向北延伸,徐降缓下,倏忽落入山沟,止于笔架沟口,犹如被困在笔架沟和长沟之间的小兽。子儿梁山根杂木丛生,半山栎松混交,山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青松林。因为山脊耸立着一群硕大无朋的神奇的石头,不知何朝何代当地百姓就相传那是神仙在梁脊“抓子儿”玩耍,遗留下来的,就叫子儿梁,口耳相承,流传至今。

向导春花秋月小时候常常来笔架沟走亲戚,听老人们说过子儿梁有块神笔石,高可参天,但从来没有上去看过。老人们讲,玉帝看到汉江以南的笔架山栩栩如生,就是没有与之般配的毛笔,就把案头的御笔扔了下来,正好落在笔架沟西侧的山梁上,然后派文昌帝君下界布局,要让南山一带利文昌,兴文脉。后来,江坝一带龙脉落下的地方果然文脉赓续,出了许多进士。人们就在汉江南岸的磨子桥水田村选择风水宝地,建宫立庙,供奉文昌帝君,是为文昌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江坝小学就设在文昌宫,当时庙前的大柏树和文昌庙还保存完好。

我们沿磨草路攀上最高的山垭,想一睹笔架山雄姿,畅想在其山脊走上一段,那简直就美到了极致。到了豁口,才深深感觉这只是个梦想。这个山垭就在笔架山东侧主脉上,磨草路由长沟开始慢爬急上,到了这里开始盘旋下山。豁口往东山脊舒缓,沿山脊尚有若隐若现的毛路。豁口以西通往笔架山主峰荆灌丛生,无路可走。面前是当年修路时炸开的断面,高一丈有余,南北均为悬崖绝壁。树影绰绰,也找不到最佳观赏点,加之置身笔架山之中,本就“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只好驱车掉头,怅然离开。

下山途中,向导让驻车路边,隔着笔架沟观望子儿梁的神笔石。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最佳观赏点。透过眼前杂乱的树丛,从笔架沟上空望过去,子儿梁自南而北从笔架山主峰落下来,山脊葱翠的松树汹涌着墨绿的波涛,似一条奔腾的苍龙,留下起起伏伏优美舒缓的曲线。离笔架沟口约一公里的山脊突然变得窄逼,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松影下有三块黑黢黢的巨石岿然耸立,如寿桃,如石柱,如屏障。我们兴奋起来,拍照,指点,欣赏,赞叹,急寻通往山下的路口。

到了笔架沟,找到神笔石对应的东侧山坡,仰头望上去,山脊那些石头看得更加分明。那仿佛不是三块石头,是三堆石头。这些石头耸立梁顶,立的立,卧的卧,有的平铺,有的斜插,参差嵯峨,危如累卵,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滚落下来。我们窃喜。正对着的山下沟底竟然住着一家人。我们前往问路,老乡直摆手。他告诉我们,从这里到山顶虽然直线距离不到300米,但全是绝壁,羊都爬不上去。路在沟口。主脊山脚下有户人家,从他家房山花沿着主脊攀爬,只有唯一的一条毛路能通上山梁。

告别庄户人家,我们重返沟口,按照老乡指点的路径,在人家房山花开始爬山。我们于密密的山林里寻到一条毛路,沿着一面立陡上下的山坡直直上去,是一个小山岗。也许是很久无人问津,湿软的腐殖土上落满了一层枯黄的槲叶,厚厚的,脚踩上去滑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跌倒,溜下来。我们手脚并用,拉着路边的树枝,抱着两边的青?树艰难地一步一步往上爬。爬上十来米就抱着槲叶树歇上一阵,擦擦汗,喘着气,又上。就这样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不到200米的山岗走了足足半个小时。我们在小上岗山小憩,喝了水,吃了干粮,补充了能量,继续出发。山岗往上,山脊的走势非常明显,缓坡居多,松树也越来越多。我们一边爬坡,一边欣赏四面八方如聚的峰峦,欣赏山沟沟一片片白墙红瓦的民居。

踩着厚厚的松针和槲叶继续前行,攀上两个平台,山脊明显收缩起来,逐渐变得像鲫鱼的背。路边零零星星散落着一块块黑色的石头。山脊愈来愈窄,东西两侧忽然变得陡峭起来。巴着树往下看,两边全是悬崖峭壁,腿不由自主哆嗦起来,吓得人心惊胆寒。我们小心翼翼盯着脚下的路,踩实一步,才敢换另一只脚。

“到了。”春花秋月兴奋地喊。我们止住脚步,抬起头,只见50米开外的山脊上耸立着一群石林,峻峭,重叠,突兀,高耸。个个巧夺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景致随之而变,移步换景,自成妙趣。

这些嶙峋巨石顺着山脊排开,或昂立,或醉卧,或斜逸;或一柱擎天,或上下相迭,或相偎相依;高的,矮的,长七短八的,圆的,扁的,奇形怪状的;为棺木,为鱼背,为簸箕,为蘑菇,为笔锋,为犬牙......乱石穿空,危岩耸峙,相迭相负,相垒相压,枕山临崖,摇摇欲坠。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最先挡住我们去路的是“簸箕石”。簸箕石是同行的文友金豆豆起的名字。这一组石头共五块,分两部分。山脊的基岩上平躺着一块厚1.5米左右,面积约60平方米的不规则花岗岩大石头,重可100余吨,石面较平整,酷似安放在子儿梁上的一尊大砚台。大砚台的北部边缘,斜躺着两块长方体巨石,相迭相依,相负相承。小的长约3米,高和宽均1米左右,通体密布黑乎乎的枯青苔,活像一口天生的石棺材。大的长约7米,薄厚宽窄与小的并无二致,像一块巨型墨锭。“墨锭”一头有5米长搁在“大砚台”上,另一头的2米伸向西边的悬崖。悬崖上生长着的几株青?,从砚台石和墨锭石的夹缝挺起腰来,树冠笼罩了半边天。巴着青?树,塌着腰,一步一挪,走向悬崖边,向下望,悬崖上斜生的树木挡住了视线,黑咕隆咚的,深不见底,令人望而却步。紧挨着棺材石和墨锭石的是两块斜搭在砚台石上的黑石头。石头大致呈三角形,高三米有余,上边厚,下边薄。两个顶角紧紧抵着,搭在一起,蓬起一条高2米左右,底部宽1米左右,长2米左右的三角形通道,三两个人在孔隙里避雨,既不嫌矮,也不嫌挤。钻出通道,回头一看,不禁令人唏嘘,直径约8米的砚台石,西南角有3米左右凸出悬崖,巍然横空。

砚台石往南十来米是飞来石。站在砚台石向南看,在一块近乎圆柱形的岩石平面上,高高耸立着一块半球状黑色巨石,高2米有余,直径3米左右,重十来吨。底面的柱形石头,高1.5米左右,地面直径2米左右。由于雨水侵蚀,石体上斑斑驳驳,黑、黄、灰色杂糅,土黄色居多,仅有的四道黑斑,竟然在石头上拓出一只巨型手掌,掌印清晰可见,惟妙惟肖。春花秋月当场为其命名“佛手托石”。我觉得它更像一朵蘑菇。你看,上面的半球形石头,黑色,是蘑菇的伞儿。下面柱状的石头,土黄色,是蘑菇的把儿。土黄的把儿举着黑色的伞,一颗巨大的蘑菇从山脊上冒了出来。蘑菇的把儿粗壮,伞儿厚实,引人注目。更让人惊叹的是从背后看这两块石头:上面的岩石与下面的平台只有三个小小的接触面,支点小到仅有两三平方厘米,石头间的缝隙非常明显,最宽处能塞下人的一只拳头。整块石头像是从天外飞来一样,所以我们叫它飞来石。从背后观赏,怎么也看不到“蘑菇”的踪影。飞来石浑圆的伞儿剥落了一块,凹陷让这块石头变成了一个戴着头盔的古代将士的侧面头颅像。它与基石的接触面并不规则,正南方有一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像是张开的一张大嘴,里面可以塞进七八个篮球。有虔诚者在里面放置两只拦腰切断的塑料瓶子,装上土,插香敬拜。石头跟前还残留着燃放过鞭炮的痕迹。其实,从背面看,下方的基石并非圆柱形,而是向后延伸着一块约两平方米的平台,正好适合一个人下跪叩头。

飞来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这块孤零零的岩石和它下面的基座都属于花岗岩。它们本来是一个整体,后来经过亿万年的风剥雨蚀,岩石风化,松散的地方出现裂缝,一部分碎石慢慢剥落,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它静静地坐在子儿梁的山脊,顽强地抗风斗霜,彰显着坚韧不屈的力量。

神笔石紧挨着飞来石,距离只有三四米远。站在飞来石下,一只神笔破土而出,真像一管粗大尖锐的毛笔矗立在我们眼前,笔尖刺向苍穹。神笔石高五六米,最粗处直径两米左右。你看它,笔锋尖锐,笔身整齐,笔头圆畅,上下略细,中间粗壮,通体健硕,圆润饱满。不愧为天赐神笔!

真是:笔架山下,石砚磨墨,如椽巨毫勾画金山银山宏伟蓝图;子儿梁上,神石飞来,生花妙笔写就魅力洋州大好河山。

专栏作家】周志峰,在报刊及网络发表有散文诗歌作品等,出版有散文集《鹮舞汉江》。陕西省作协会员,现居陕西洋县。

摘选自:读书村,版权书作者所有。

砚台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飞来石和神笔石、砚台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