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站洋1911价格600万的一些知识点,和价格浅谈与历史角色分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站洋,站人,拄棍,英国贸易银元,
1895年~1935年由英属印度造币局在孟买、加尔各答或英都伦敦铸造。(大多数世面能见品种。)
币面为不列颠海神站像,右手直握三叉戟,左手扶“米”字盾、海面一扬帆航船,上缘英文“ONEDOLLAR”,下缘纪年,郭边为回形纹;背面为四如意头纹,如意头内上下为“壹圆”,左右为马来文。重量26.95克,成色90%。
从1895年开始发行至1935年停铸历时41年,除部分年号如1905、1906、1914—1920、1922-1924、1926—1928、1931—1933年未发行站洋外,实际发行了23个年号。
版本较多,以年份区分大家记住常见的年份好了,若是有其他的均为稀品或者当心有假
常见年份1897、1898、1899、1901、1902、1907、1908、1909、1910、1911、1912数量较多较为常见价格与普通大头相当。
稀少年份1921、1934、1935等年号极少见,其次就是1904、1913、1925、1929、1930等年号也属稀少的
既然价格与普通大头相当,版本又多,我们普通藏家就看看彩
最后关于外国银元历史评价,外国银元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到底是如何耗着中国财富?对中国如何产生影响?我想也有必要了解些。[奋斗]
外国银元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因其计枚核值、便于检验的优势,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使其价格高于本身的价值。因此,外国银元在同制钱、银锭进行兑换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升水”。道光以后,更多外国银元流入中国,除了为购买中国土产(结算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为中国的高价所吸引。外国银元作为“套利资金”在中国市场上获取利益,暗耗中国财富。
大多数国家的通货都是由政府发行,而当时中国的赋税和大规模交易所需的货币却由商人提供。自五口通商以后,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外国银元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货币,进而成为大宗贸易结算的通货,政府发行的制钱却只能用于小规模的零售贸易。这不仅对中国的货币体系形成强有力冲击,促使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也使清廷中央与地方产生利益抵牾与纠葛,造成政治上的裂痕,对清末民初的政局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文字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副研究员熊昌锟。)
银元有固定的成分、形制和重量,不存在折色问题。银元流通使农民减少了损失,地方官也不得不认可。再有就是银元铸造精美,又与纹银一样以金属银铸成,银元的固定单位质量比秤量的纹银使用起来方便得多,这样,银元广为流通,反客为主成为纹银和制钱的价值尺度。(有点像什么?当今社会的某些外来入侵?)[打脸]
银元输入中国用来购买农产品是早期的事情。外国商人很快就发现了纹银的价值。纹银含银量高且纯,很适合做铸币材料,比开采银矿容易得多。于是,大量输入外国银元换取中国的纹银,在外国的造币厂铸成银元,又流回中国。(直接赤裸)[鄙视]
鸦片战争前出现的所谓“银贵钱贱”的现象,乃指银元对纹银的比价,每银元可换纹银一两,银元贵过纹银,而银元又来自外国造币厂,这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威胁不难察觉。道光和咸丰帝都曾下令禁止白银出口。道光帝的御旨说:“嗣后内地人民赴粤贸易,只准以货易货,或以洋钱易货,不准以纹银易货。外洋夷人在粤贸易亦只准以货易货,或以纹银易货,不准以洋钱易货。钱塞其来源,其用不禁而自绌,纹银断其去路,其价不减而自乎。”但是,封建统治者不明白货币流通的经济规律,加之官场腐败,因此这样的旨令如同一纸空文,无法禁止白银的流出和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
如此,再好看再稀少,一二把玩足矣。
这么看来国内银元收藏者还是有骨气的,目前除了站洋价格与大头相当,其他鹰洋,坐洋,日本银元皆价低且收藏者少[大笑][来看我]
OK,关于站洋1911价格600万和价格浅谈与历史角色分析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