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竹根雕图片 消逝于晚清时期的非遗技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竹根雕图片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消逝于晚清时期的非遗技艺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朱利勇(东家ID:利勇竹艺),竹雕师

2、竹,坚贞、刚毅、有节,“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大有文人墨士因竹的风骨和灵魂,对其大大赞颂。

3、诗人苏东波就曾对竹的清新、高雅曾说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诗人郑板桥在对其赞美道“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4、那不屈不挠的气节,直挺腰杆的担当,宁可断裂而不弯曲的精神,正是给予我们对生活的鼓舞和启迪,超然独立,顶天立地。

5、?而我们这里说的,是竹的源头:竹根雕。

6、竹根雕,简而言之,就是以竹根为原料雕刻加工而成的手工艺术品,具有独特自然的制作工艺,质朴而又高雅的审美特征,深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常被作为高级礼品馈赠,供人赏玩。

7、根据史料记载,竹根雕最早开始于南齐,兴盛于明清,在清朝中期达到高峰,派别有“嘉定”和“金陵”派别之分,其“嘉定派”代表创始人朱鹤,作品《西园雅集图笔筒》被乾隆帝收入内宫,并御题“高枝必应托高士,传形莫若善传神”。

8、另外“金陵派”代表人物濮澄,在张岱《陶庵梦忆》中称颂道“以不事刀斧为奇,经其手略刮摩之而遂得重价”,可惜,如此高超雅致的艺术,在清中晚期后,逐渐衰落。

9、之后虽有浙江、福建等地区偶有操刀者,却已是形神存亡、奄奄一息,直至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几近消失。直至到了近70年代,又奇迹般的在浙东沿海的象山这片土地上重新崛起。

10、?朱利勇1965年出生于浙江象山,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宁波市技能大师领头人,省“百千万”第二层次拔尖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竹根雕非遗传承人,港城工匠,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外聘讲师,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宁波市行业协会理事,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台湾竹山镇文化馆艺术顾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常委,象山竹根雕行业“领军人”之一。

11、说起来,其实就是这么开始的

12、1981年,高中,他辍学了,没办法,家里六口人,早点出去打工,早点给家里省下一份口粮,他读书不好,可是喜欢画画,大多用的都是灶头口留下的木炭画的临摹,因为有着这份画画底子,迫于生计,他去当了木雕学徒。

13、在那个年代,做木雕都是为有钱人家雕刻床板,床头,所以是个吃香的手艺行业,而学这份手艺里的也分了雕刻水平和层次,揽活和加工的标准自然也就大不相同。

14、开启雕刻人生路

15、1983年,两年学徒生涯结束,正式出师,开始用自己的手艺挣钱,因为手艺精湛,在当地的小镇上开始逐渐展露头角,成了当地有名的雕刻师傅。

16、1989年,不甘于平庸,借着亲戚的几万块钱,创办象山西湖港雕刻厂,自己又当老板,又当员工,1994年,因经营不善,关闭了厂房。

17、停滞半年后,在1995年,重操旧业,加入了德和根艺美术馆。

18、1998年,因为小孩被烫伤长期住院,出于方便照顾家庭,辞了工作,自己重新去注册了工作室,开始带了徒弟员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更多静的时间,他开始了重新思考关注竹根雕的定义,是打算守旧如故,还是另辟蹊径,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他决定,改变。

19、改变,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20、每个新的事物的开端总是比较辛苦的,既然开始打算做了,那就开始真正的改变了。

21、由于当时的竹根雕雕刻手法大多都是由木雕雕刻手法转化而来,所以在很多雕刻竹根雕时候,留有过多的手法是将整个竹根雕刻,缺少了诸多韵味,同时因为偏向于木雕雕刻的条条框框,无法在神态以及造型雕刻上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2、所以,定义于这条理念——借势于自然而传神,简单来讲,在雕刻每一件作品开始,会根据自然造型开始构思,这个造型合适做什么,同时根据竹根的大小,材料对应形状,设计属于自己的雕刻手法。

23、比如:保留竹根背面根须,自然造型以做老人的蓑衣;保留竹根开脸部位根须,所为胡须等等各种巧妙的保留理念,一来借势于自然,二来同时让二者浑然一体恰到好处。

24、一个任务完成了,当然还得有另外一个了,人物雕刻的传神,这个东西说到底其实就是评判一件作品好坏的标准了,对于根雕来说,这东西值不值钱,受不受人喜欢,应该都在他的眼神里面了。

25、集腋成裘,见微知著

26、在经过研究了上百本人物神态绘画以后,朱利勇终于开始创作出了有别于他人的创作手法,用雕塑、工笔、大写意等造型和笔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品风格。

27、其作品风格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构造巧妙、造型生动自然,用极度夸张的表情,突出神韵意境和文化思想内涵。

28、而作品风格主要源于生活、源于人民,散发着强烈的民俗性、民间性。利用幽默、夸张的漫画式风格使人物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整体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的冲击性的艺术风格。

29、2008年开始,突破自我创作,经过构思一年,作品《变天记》打开了民国创作系列,轰动当时根雕行业,因为从来没有出现过此类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民间性的创作。

30、他的作品荣获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而在那几年他也是真正的开始厚积薄发,诸多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的金奖银奖。不少作品发表于《中国竹雕竹刻艺术》、《中国根雕艺术》等书籍,并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凤凰台专题报道,中国邮政邮票收藏。他还对根艺理论进行研究,其中《浅析抄袭风气对根艺发展负面影响》、《试论竹根雕艺术创作中的和谐美》等论文在《浙江省工艺美术论文集》、《中国教育理论实践》等刊物发表。

31、2014年象山利勇竹艺坊变更为象山利勇竹木根雕有限公司,跟着我们一起做的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手艺人。

32、至此一直到了2017年,整个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很多同行都改了行,朱利勇也55岁了。

33、网络时代的改变,还是让这个手艺人有所猝不及防,上门客越来越少,没办法,还是得努力改变,那一年也是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在空闲之余也开始帮着自己的父亲网上做一点宣传,同时也开始学习雕刻手艺。

34、有一天,他忽然说道“人吧!还是得服老,这要是早二三十年前,一天做个十个小时睡一觉马上就好了,现在不行了,一天做十个小时了,身体哪儿哪儿都疼了”。

35、休息了一会儿,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桌子上做着的毛胚,又重新拿起了刻刀,旁边又响起的敲打声。

竹根雕图片和消逝于晚清时期的非遗技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