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钱1角回收价格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吉林老钱话收藏,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老钱1角回收价格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中国第一枚机制币究竟是哪一年、哪一家造的?
上一篇文章讲的是吴大澂创办的吉林机械局,制作了中国第一套机制银币。那么,中国首枚机制币究竟是哪一年、哪一家造的呢?
一、关于中国首枚机制币的不同说法。
关于中国第一枚机制币制造的时间和地点,钱币界一直存有争议。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居然发现了四种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同治六年(1867年)上海租界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制作光绪元宝(上海机制银圆),是最早的机制银币。
说法二:光绪十年(1884年),中国第一套机制银币在吉林机器官局铸造厂诞生。
说法三:我国最早的机制币是光绪十五年(1889)出自于广东省造币厂,这是我国钱币史上称为“机制币”的开始。
说法四:天津北洋造币厂在光绪23年(1897年)制造的光绪元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机制币。从此,中国开始了机制币的时代!
上述四种说法,究竟哪一个说的对呀!好像都有道理,似乎又都不准确。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我觉得,要想掰扯明白中国第一枚机制币究竟是哪一年、在啥地方造的?首先应该搞明白什么是机制币和首枚机制币的判定标准,并依据不同的判定标准,来理清中国钱币界首枚机制币之争。
二、什么是机制币?
所谓“机制币”,顾名思义,就是用近现代发明的机器模具压制而非手工制作的各种金属钱币,钱币界俗称之谓“硬币”。
机制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以及镍币、铝币、镁币以及各种合金硬币。
中国原来的造币方法是浇铸,直到清晚期光绪年间,才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制方式造币。
初期制造的机制币多为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引进的机器设备及模具,大多是先从机制银币开始做起的。
后来,各造币厂又陆续制作了机制铜元。
通常,关于首枚机制币出处的不同说法,指的都是最早期的机制银币。
三、首枚机制币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朋友们会问,既然上述四种说法指的都是同一个币种——“机制银币”,按照时间顺序排一下不就一目了然嘛!那怎么还有争议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判定标准问题。结合上述四种不同说法,按照前后时间分别解释如下:
1、关于第一种说法。
早在清道光年间,全国各地纷纷仿造银元。据《清代货币金融史稿》所言,道光十三年(1883年),黄爵滋上奏朝廷:“盖自洋银(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市民喜其计枚核值,便于应用。??????遂有奸民射利,摹仿洋板,销化纹银,仿造洋钱。”此后,广东、福建、江苏以及上海、湖南等地银号,都曾经试图用手工土法制造银币,均未成功。
当年,在中国广泛流通着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等外国银元。
为了取代这些外来银币,清同治六年(1867年),上海租界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委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造币厂代为设计制造了一种机制银币——“上海一两”。
该银币正面中心部分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蟠龙图案,中文“上海壹两”四个字分列于龙图的外围。
银币背面中心方框部分为英国国徽,内接圆环部分是法文,写的是一句古老格言"Honisoitquimalypense",意为“心怀邪念者可耻”,以此来警示世人。
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英国国徽上怎么还写着法文呢?原来,英国历史上曾被讲法语的诺曼人统治,也就是有名的“诺曼征服”。当时,英国贵族上流社会中,法语仍然在广泛地使用,所以,就把这句法语格言设计在英国国徽上了。
在银币背面外围部分,上方铸有英国王冠;下方则有1867年号以及“HONGKONG”(香港)字样;右侧为“SHANGHAI”(上海)字样;左侧为“ONETAEL”(一两)字样。
此外,在1967年号上面左侧还注明了数字“982”,代表着该银币含银之成色98.2%;右侧标注了“G566”,代表着英国衡制重量格令数。
按照英制单位1盎司=437.5格令=28.350克换算,该银币重量约为36.68克。
据说,这种机制银币,目前仅见到面值为“壹两”和“贰钱”两种实物。
因为该银币背面图案中有英国的国徽及皇冠,在呈报清政府审核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而作罢。所以,此种机制银元只能算作试铸样币。
我个人认为,尽管该银币设计繁复,制作精良,但是,其制造者为当时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造币厂,并非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本质上属于“外国币”。况且,银币上压铸的是英国国徽,连软弱无能的清政府都不认可,若再将其列为中国首枚机制币,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2、关于第二种说法。
光绪十年(1884年),由吴大澂创办的吉林机械制造局制作了中国最早的机制币——“吉林厂平”银币,这是钱币收藏界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前文《吴大澂与吉林机械制造局》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说到这,还有一个至今尚未定论的问题,那就是“光绪八年”造与“光绪十年”造两种意见之争。
3、关于第三种说法。
此说法讲的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广东造币厂制作的机制银币——“光绪元宝”,是我国钱币史上称为“机制币”的开始。
当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外来银元,以挽利权,曾力主购置机器设备,在广东设厂造币,并上奏朝廷,请求试铸银币未果。
据《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十三年(1887)三月,上谕户部奏,遵议张之洞奏广东购买机器试铸制钱银元一节。事属创始,尚须详慎筹划,未便率尔兴办,着听候谕旨施行。”
由此可见,张之洞当时请奏制造的不单单是银元,还有铜币。
最终等来的回复是:“仅准设厂使用机器铸造铜钱。”理由是:“果以铸造银币,将招致银两涸绌,及有私铸、私毁和不易流通,铸造成本亏折等弊,认为窒碍难行。”
显然,广东造币厂最先采用新购进造币机器制作出来的并不是银币,而是一种据说是中心有孔的“光绪通宝”机制铜元,这可能也是先从铜币造起的一个特例。
我国由此开始从铸造方孔铜钱走向机制铜元,并开创了中国近代机制铜元之先河。
4、关于第四种说法。
至于光绪23年(1897年)天津北洋造币厂造光绪元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机制币,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天津北洋造币厂的前身是“天津机器制造局”,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最初的名字叫“军火机器总局”。同治九年(1870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改名为“天津机器制造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改称"总理北洋机器局",简称"北洋机器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圆,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令北洋机器局开始试铸银圆。并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二十四日,奏表朝廷“北洋系通商口岸,现值此钱省银贱之际,市面颇行拮据,若能鼓铸大小银圆,流通行驶,便宜民生,实非浅鲜。”
同年,正式开始铸造银圆。据记载:铸币总值为7600元(壹圆3000枚、五角2500枚、贰角12500枚、一角5000枚、半角7000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北洋机器局造光绪22年大清银币壹圆”。
北洋机器局造光绪22年大清银币壹圆
虽然,北洋机器局造机制银币要晚于吉林厂平,但是,其珍贵之处在于它是我国第一套以圆计值的流通银币,从而打破了中国历代以两钱计重的习惯,开启了我国以圆为货币单位的先河,在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发展史上还是占有着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首枚机制币的说法实在是太笼统了。本人认为:应该再细分一下表述方式,可能说得更明白、更准确一点。
第一种说法应为“中国首次出现的机制银币(香港造币厂造)”。
第二种方法应为“中国首枚机制银币(吉林机械局造)”。
第三种说法应为“中国首枚机制铜元(广东造币厂造)”。
第四种说法应为“中国首枚机制计值(壹圓)银元”。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诚表谢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