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艺术品最新市场行情和促进艺术品市场良性循环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艺术品最新市场行情以及促进艺术品市场良性循环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本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聚焦城市空间、数字创新、社会美育等维度,全力打响“艺术上海”品牌。比如,打造“艺术西岸”“艺术外滩”“艺术苏河”“艺术自贸”四个艺术集聚区,建设青艺博元宇宙展厅,带来虚实共生、沉浸互动、全感超真的艺术体验,等等。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上海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让艺术可阅读,让历史可触摸,让文化浸润人心。
2、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于11月9日至13日举办。本届艺术品交易周的主题为“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承担着连接国内外文化、艺术的责任。在文化软实力被日益重视的今天,艺术品贸易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不仅如此,这更是一个中国向世界传播文化的过程。在新时代,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能够使中国以开放的视野融会贯通,同时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创造机遇。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艺术品的国际交流、贸易的过程,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性与当代性。
3、追溯历史,学界认为艺术市场是按照一种经济模型来运行的。在这种模型中,不能仅仅考虑供求关系,而是要将其视作一种混合类型的市场来预测其未来价值。艺术品的买卖价格不仅基于作品的感知文化价值,还基于其过去的货币价值以及它的预测未来价值。该市场被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生产者的工作主要不是为了销售,买家往往不知道他们购买的东西的价值。在今天,国际美术贸易的定义是艺术家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作品在各国之间的贸易。艺术品贸易与典型的国际贸易模式相矛盾,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商品。由于每件商品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消费者对它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商品不同。尽管作为一件有限的实物存在,但独特的艺术仍然被视为具有较高的价值。
4、艺术品交易有其自身的历史,已知最早的艺术品交易活动记载可以追溯到1464年,当时教皇庇护二世禁止从教皇国出口艺术品。直到1500年代中期,大量的正式艺术品才通过市场交易在国家之间转移。此前,当地的需求已经满足了艺术品的供应,但随着艺术家数量的增加,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供大于求,因此,艺术家将作品出口到国外市场。1540年至1670年间,平均每年有144幅画作在荷兰和新西班牙之间运输。在现代早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如果艺术家无法在国内出售他的艺术作品,他就会将其出售给将作品出口到国外的经销商。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艺术品都是在伦敦佳士得和苏富比的大型拍卖行进行交易,这两家拍卖行至今仍然存在。在1564年的一项皇家法令中,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命令他的总督“安全地将黄金、白银和胭脂红从美洲带回国内”,这一命令预示着欧洲经济和贸易的深刻变化。这些丰富的新奥尔布发现是通过西班牙的贸易网抵达的,到1550年代,该贸易网已超出欧洲大陆,延伸到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以及亚洲、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大洋洲。货物无论来自巴塔哥尼亚、尤卡坦半岛还是南卡罗来纳州,都经海上和半岛贸易路线抵达塞维利亚的全球港口。
5、有学者指出,艺术品市场的运作相对复杂,主要是因为艺术品贸易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之间的贸易,也就是“二级市场”贸易,而不是生产者(艺术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级市场”贸易。例如,当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家那里购买雕塑时,交换是在两个消费者之间进行的,并且被视为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因为他们都没有生产该雕塑。因此,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在数据中捕获这些交易就更加复杂了。视觉艺术品的市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熟悉且有历史的艺术作品,以及更容易受时尚和新发现影响的当代作品。这两个市场通常具有垄断特质,即卖方和买方的数量有限。市场运作的两个核心问题是: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以及与金融资产的回报相比,艺术品的回报是多少。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难以捉摸,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的出现、发展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模型,是艺术品交易中的重要一环。(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关于艺术品最新市场行情和促进艺术品市场良性循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