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古玩市场

解放区邮票比较珍贵的,这枚解放区邮票能拍出天价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解放区邮票比较珍贵的,以及这枚解放区邮票能拍出天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他是享誉世界的集邮家,是进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的第一位中国人,是进入世界集邮大奖俱乐部的第一位中国人,它是稀世罕见,历经战火洗礼的神奇邮票,是仅存于世的一枚孤品。伴随着2005年10月,这枚的邮票拍卖所得200万元巨款的消息传来,一枚历经战火洗礼的小小邮票引起发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他到底是谁?它的背后会有着怎么样的故事?这位老人为何在病重时,毅然将珍藏60多年的华邮珍品拿出拍卖?

2、解放区邮票中的珍品“稿”字四方连

3、出生名门,幼时与邮票结缘

4、1922年沈家二少爷沈曾华在淮安豪门巨宅沈公馆出生,沈家在当地有着较高声誉,不仅先祖几代在清朝为官,沈曾华的父母均为思想开明的进步人士,对沈曾华更是教导有方,不仅文化课成绩好,在体育、绘画方面也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九-一八’事变后,伴随着各项爱国运动的兴起,沈曾华和同学们踊跃捐款,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了忘国耻,抗日救国的种子。全面抗战后,沈曾华的父亲时常邀请一些进步人士聚会,共商国内外时政,以为抗战出力。

5、一次偶然的机会,沈曾华父亲的一位朋友带着一本厚厚的邮册来到沈家做客。听着那位朋友给父亲讲述邮册中的一些故事,沈曾华不禁入了迷。“制作精美的邮票,里面还记录着人文故事,每一张小小邮票的背后都记载着不一样的故事,”至从那次以后沈曾华迷恋上了集邮,而在他早期收集的邮票中既有父亲朋友和家中亲戚赠予的,也有利用零花钱购置的。

6、战争年代沈曾华夫妇摄于山东解放区

7、在考入由英国伦敦教会办的上海麦伦中学后,受老师的影响沈曾华对地理、社会学。哲学等社科类学科有了更为系统的学习,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邮票发展的历史从一定层面上而言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它记录着沧桑巨变、记录着时代变迁。沈曾华通过在学校创办集邮协会,开设集邮展等形式,通过一枚枚邮票传递爱国思想,让他意识到小小的邮票也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因为其优异的表现,1940年18岁的他在麦伦中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8、参加新四军,战火中与邮票续缘

9、1941年12月,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占领租界,搜捕爱国进步人士和学生,上海形势进一步恶化。党组织因工作需要,决定争取沈曾华留在上海读大学,如不行就到新四军去。因上海的形势和父母的反对,沈曾华无法在上海上大学,就在1942年5月中的一天,秘密从家出走,奔赴新四军。参军后,沈曾华发现和学生生涯时期通过邮票宣传动员不同,战场则更为残酷。“我曾先后使用过5个名字,扮演过账房先生、跑单帮的、贩鸡蛋的、难民,挨过鬼子兵的耳光,也曾被伪军绑在树上,但无论环境多么艰险、困苦,从不曾动摇过。”为了更好地开展上级交给的开辟淮北交通线的工作任务,沈曾华多次历经磨难,而这是这样的磨难锻炼了他顽强的革命意志力和毫不动摇的革命信仰,为在战火中通过集邮方式铭记历史奠定了基础。

10、1942年冬,在结束淮北交通线生活后,沈曾华根据上级安排调到淮南盱嘉(今淮安市盱眙县)县委工作,担任县委秘书,负责承办当地生产快报。1943年春天,盱嘉县闹慌年,作为生产快报的负责人,从宣传角度鼓励引导人民群众度慌成为了当务之急,恰在此时,盱眙籍干部周世民被安排到盱嘉县委工作,当沈曾华得知周世民读过私塾,就动员他为快报写文章。在沈曾华的鼓励下,周世民写了十几篇有关拥军、优属、参军、生产等通讯。从此,周世民成了淮南抗日根据地多家报社的通讯员,也因此接触到“稿”字专用邮票。在当时的淮南向报社投稿时,需贴用一种“稿”字的专用邮票,这种邮票专门供记者、报社通讯员向报社投稿时使用。

11、“稿”字邮票诞生在盱眙,邮票图案由刻版淮南抗币的张文欣同志设计雕琢,《新路东》报社印刷厂印制。邮票首印“HUAINAN”字样,中间印成红色五角星,加盖黑色“稿”字,采用木刻印制。当时,敌人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经济封锁,物资供应非常困难,为了节省纸张,在旧的电码纸背面印制成“稿”字邮票,无齿孔,无背胶,无面值,图案简单,纸张粗糙。

12、1943年夏末,盱嘉县委迁移到盱眙龙王庙,交通站设在小王郢村,上级组织将沈曾华调到江淮大学工作。临行前,周世民为了感谢沈曾华的帮助和关怀,把笔记本里夹着的全新“稿”字四方连邮票赠送给他,作为永恒纪念。沈曾华笑着说:“小周同志,谢谢你送给我的纪念品。等我们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到城里再会。”沈曾华非常珍爱,始终把这张邮票夹在贴身的小本子里,形影不离,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半个世纪后,在世界邮坛上大放奇彩,为祖国,也为他自己争得了荣誉的“稿”字四方连邮票。

13、39年后再重逢,“稿”字邮票赋传奇

14、我们无法想象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在那样的战争年代搜集就很困难,更何况是得以保存下来。这也正是这枚“稿”字四方连邮票成为存世仅一枚的重要原因,也愈加显得弥足珍贵。据沈老后来回忆道:“1947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们突然接到轻装突围的命令,每人只准带一支枪、一个干粮袋、一个背包。我把其余的东西都减了,就是邮票说什么也没舍得扔。三个晚上跑了三百多里路,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而‘稿’字四方连邮票却完好无损。”十年浩劫中,沈曾华珍藏的解放区邮票,“稿”字四方连,由他几个女儿转移到北京收藏起来,方得以保存。如今,保存下来的区票及“稿”字四方连,成为深入研究解放区邮政史难得的珍贵资料。

15、抗战胜利后,沈曾华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张鼎承的秘书。从两淮转战到山东,又随张老渡江解放南京、上海,后又南下福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都要光顾邮局,寻邮票。1953年冬,刚随张老调上海一年多的沈曾华,响应党的召唤,不顾亲友们的劝阻,离开四季如春、有着血肉深情的上海,奔赴风雪严寒的北国长春,参加祖国第一座汽车厂的创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沈曾华一头扎进汽车生产学习中,钻研技术、努力实践成为了工作常态,而这一工作就是25年,成长成为总厂管生产的副厂长,并参加了富有声誉的“红旗”轿车生产工作,为一汽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16、1980年,周世民在第六期《集邮》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了“稿”字四方连邮票图案及《解放区集邮杂谈》文章后,以《集邮》为媒,沈曾华、周世民两位战友阔别39年得以重逢。1992年5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44期节目中,播放了两位战友重逢的场景,以此增添了“稿”字四方连邮票的传奇色彩,彰显了革命先辈难以割舍的绿色情结。

17、从战士到集邮家,200万拍卖款资助品牌创新

18、人生之路,充满了无数次机遇和挑战,充满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沈曾华从未想到幼时对集邮的喜爱,会在日后的人生中划上最为浓重的一笔。谁曾料想到出自名门望族的沈家二少爷能在追求真理中成长成为一名集邮家。

19、随着沈曾华和他的“稿”字邮票,在集邮界的亮相,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日本著名的集邮专家、先后有多部关于中国的邮集在亚洲和世界邮展中参展、连续十年在国际获得三次大金奖的水原明窗先生,专程来华拜访沈曾华。他见了沈曾华的邮票后,无奈地叹道:“我没有中国邮票!”当时他就开出2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稿”字邮票,被沈曾华婉言拒绝。沈曾华认为这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不能外流。

20、1985年沈曾华离休后,他将更多的经历和时间放在整理邮票上,为此还出版了《中国华东解放区邮票》邮集,凭借着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具有重要意义的邮票的展出,该邮集首次在国际上参展便荣获奖项。为了更好地展示华东解放区邮政和邮票产生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和独具的特点,其先后对邮集继续进行补充和优化,两次为我国争得国家大奖,并获得过大金奖两枚、金奖3枚、大镀金奖两枚,使解放区区票走出国门,在国际邮坛上占有了极高的地位。沈曾华也被邀请进入国际集邮联合会大奖俱乐部,他是这个组织唯一的中国成员。“稿”字四方连邮票被列入世界珍贵邮票目录。

21、在奔走于世界集邮界的同时,汽车自主品牌创新一直牵挂着沈曾华的心,邮票能走出国门为国争光,我们一汽生产的汽车也可以。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沈曾华时刻关注国内外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的动向,谈我们在汽车车身制造方面的问题,提出追赶世界车身制造先进水平的建议,积极为国产汽车“发声”。

22、邮票和汽车,是沈曾华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沈曾华病重时,他毅然将珍藏60多年稀世罕见的“稿”字四方连拍卖,将所得的200万元巨款,悉数捐赠一汽,资助一汽自主品牌创新。他渴望我们的国产汽车,有一天也能像“稿”字四方连邮票一样获得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在世界名车行列里占有一席之地。

23、沈曾华病逝两个月后,2006年7月14日,在一汽53周年厂庆之际,“沈曾华自主品牌创新奖励基金会”成立。

24、时光如梭,如今15年过去了,一汽自主研发生产的多款车型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走出了国门,“红旗”牌轿车以大气沉稳的造型、精湛的制造工艺成为全球热销品牌,成为国家礼宾接待专用车,沈曾华的理想正已化作现实……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解放区邮票比较珍贵的和这枚解放区邮票能拍出天价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