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窑以烧制白釉瓷器为主,也烧制黑釉、酱釉、绿釉及黑鼎、紫鼎、绿鼎、红鼎等色釉品种。这类琉璃是在白瓷胎上覆盖一层高温琉璃,烧成而成。
定窑瓷器的特点是胎体致密精密,薄而轻,颜色洁白微黄。无论是白釉还是各种彩釉都是如此。定窑施釉较薄,在釉薄处可见胎色。白鼎釉色多为白色,略带黄闪;黑定窑的黑釉就像黑漆一样,釉面特别明亮。紫定窑原本并非紫色,而是釉色呈酱黑色,施釉不均匀,常呈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书中有赤红之说,但至今未见实物,所见碎片仅在酱釉上有红点。北宋初期,由于采用正常烧制方法,所以盘、碗的边缘常施釉。中期以后,碗就采用盖法烧制。为了防止釉料粘口,在全釉碗的边缘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碗沿周围会露出一圈釉。胎毛边缘的“mankou”。为了美观,一些高档盘、碗的边缘常镶有金、银或铜扣,即所谓“金定子”。这是定窑瓷器的共同技术特点。仿品通常会用坚硬的工具将轮圈打毛,然后涂上泥土,使其显得做旧,冒充“芒口”;或没有“芒口”的盘、碗的边缘也包有口沿。只要仔细观察就很容易区分。
鉴别宋代定窑白釉瓷器,从胎釉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鉴别:
1、必须具有玉石的质感。宋代瓷器追求玉的效果,具有玉质感的被认为是上品。尤其是宫廷烧制的瓷器,更需要有玉质感。因此,在拿到一件定窑瓷器(无论是白定窑还是彩釉定窑)时,首先要看它是否具有玉质感。真品应有釉色,晶莹剔透,富有灵动,犹如白玉一般。仿品由于珐琅材质和烧成温度的原因,很难掌握,因此很难产生玉石质感。通常韵味暗淡,釉色苍白,根本没有玉质感。单一的可以给人一种玉石的质感,但颜色往往是新的,有火辣的感觉。
2、釉色洁白如象牙。五朝以后,定窑器施釉前不再施妆土。白釉的釉水呈白色,带有黄色闪光,故釉色为所谓“象牙白”。少量劣质釉色呈白色,略带微闪灰黄色。白鼎釉呈半透明状。由于釉面较薄,薄处可隐约看到胎色。器物弯曲处可见釉,呈浅黄绿色。釉中气泡稀疏透明,大小不一。这也是鉴别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点。由于仿品无法掌握定窑具体的烧成气氛,因此很难产生“象牙白”的釉色。釉色常呈白色或黄色,器物弯曲处很少见浅黄绿色。
3、看“竹笔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当轮胎半干时,用竹刷转动轮胎,因此胎面上会留下一些“竹刷痕”。由于定窑施釉较薄,烧成后,透过薄釉中的釉面依稀可见竹丝修胎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鉴别时需要特别注意。这样的“竹笔痕”在仿品中往往是看不到的。有的做了,但生硬粗制,不够自然。你可以根据这个来区分。
4、釉面常可见“蜡泪”。这种“泪痕”是由于施釉不均匀,烧成时釉水滴落而造成的。挂釉下部呈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仅出现在碗的外侧。 “泪痕”的有无也成为识别北鼎的必备特征。当然,并不是每件定窑瓷器都有“泪痕”,但承认有“泪痕”比没有“泪痕”更容易。普通仿制品很难产生这样的“泪痕”。
从定窑到金代,釉色和工艺都有一些变化。胎质虽仍洁白细腻,但釉色多呈乳白色。虽然在技术上继承了“过烧法”,但技术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在许多碗的中心刮去一层釉,露出胎骨,然后叠放烧制。这个暴露的区域通常被称为“涩环”。
宋代定窑已有仿烧。仿烧窑口,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窑口的产品,都与定窑相似,但又有细微差别。北方定窑家族的窑炉虽然复制了定窑的制瓷特点,但一般不采用过烧技术。尤其是宋朝南迁后,部分定窑工匠也南迁。因此,在景德镇等窑口,出现了许多仿烧定窑瓷器,如“南定”、“资助”、“土鼎”等多种仿烧类型。但这些仿烧由于地域和烧成条件的差异,仍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如景德镇仿鼎,釉色如粉红,故称“凤鼎”; “土鼎”土质较厚,胎骨较厚,釉色偏黄,釉上有片状; “南定”的烧成温度稍高,所以釉面的玻璃质感更强,釉色也闪青中白。所有仿定瓷制品几乎都没有北定的“象牙白”釉、“蜡泪痕”和“竹丝刷痕”这三种基本釉色特征。根据上述一些特征,可以区分真判定和仿判定。
定窑器除黑釉器外,大多饰有花纹。北宋初期至北宋晚期,装饰方法较多,有划划、雕刻、印刷等。早期是用竹签在瓷胎上雕刻花卉。所画的线条比较细,坡度很小,图案自然大胆。雕刻法出现得晚于绘画法。雕花是用刀刻在胎骨上,采用“一侧坡”刀法。雕刻线条宽,坡度大,图案刚劲有力。
有时划痕和雕刻图案经常出现在同一物体上。早期的雕刻图案有莲瓣纹、缠菊纹、蕉叶纹、背纹等。后来又出现了花果、莲鸭、鱼水、云龙等图案,并常在画面的一侧剪细线。以突出画面的立体感。印刷装饰是利用模具在轮胎上压印而成。它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后期。定窑印制的图案,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而不乱。题材以花卉为主,以牡丹、荷花居多,其次为菊花。有纠结的树枝,也有折断的树枝。图片注重对称。此外,还有许多鱼水图案、龙凤图案和各种鸟类图案。花卉图案常与动物图案相结合。当然,仿品也可以临摹、刻上上述图案,但往往进阶犹豫不决,线条生硬,图案呆板。印刷出来的图像模糊不清,规则混乱。真品雕刻工整连贯,画面有一种流动的美感。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看穿它们。
定窑器中,有极少数带有款号的,如“尚世居”、“五王府”等,也有带有“官”、“新官”字样的型号。这些是在窑中烧制之前的产品。胎底上刻的字一般都是楷书。文笔虽不正式、优美,但自然有力。还有一些与皇宫修建有关的铭文,是宫中玉工送进皇宫后所刻的,如“风华”、“风华”、“赐福”、“聚秀”等。
定窑仿制品自宋代至明清、民国及近代不断仿制。宋仿的特点自然就是宋代的。明清仿制品具有一些那个时代的特征。近年来,一些按照当年图纸仿制的赝品,在釉色和工艺上都难以做到正确。无论是胎质、釉色、重量、工艺,都无法与正品瓷器相比。一旦了解了定窑的釉色、工艺、装饰特点,并与真品反复比较,剔除假货就不难了。
用户评论
我一直都对定窑瓷器很感兴趣,这三部鉴定技巧简直太棒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陶瓷真的需要一些门道的,现在终于找到了学**的地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这么实用的知识,真贴心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要想判断真伪还是要多去看多了解才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三种技巧我以后一定要记住,看看能不能自己鉴别一下家里的瓷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了这些技巧,我觉得去古董市场逛起来更有趣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识别定窑瓷器真伪确实不容易,这篇文章帮了我不少忙。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些鉴定技巧,现在看来很有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品鉴别知识真是太重要了,这篇帖子很 enlightening。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详细,我懂了好多有关定窑瓷器的新的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还能看到更多關於陶瓷的鑑定技巧分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了这篇文章,对定窑瓷器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鉴定真伪确实是一门艺术,需要仔细观察和掌握经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家们应该好好学**这些技巧,避免上当受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分享这么有用的知识,让我对定窑瓷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更多人能关注陶瓷文化,学**这些鉴定技巧,保护文物传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非常实用,我一定会把这些技巧记录下来好好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陶瓷鉴赏家,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经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图片清晰易懂,很好理解各个鉴别技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