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胜树(1909-1989),字五子,河南邓州人。 他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和词典编纂家。 他以博学古今着称,在训诂、音韵、语法、方言、词典编纂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主持编撰《现代汉语词典》,编着《古今汉字及语音手册》,校对《新华字典》,合着《现代汉语语法演讲》、《汉语音韵讲义》。
丁胜树先生
1939年秋,我去昆明就读西南联大时,听到了丁胜书的名字。 那时,距离丁先生的名著《赋》、《补》否定词的解释出版已经五年了,距离《诗经》《诗》出版也已经三年了。 语言学院成立于1950年夏天,我是那年秋天进入语言学院的,直到那时我才第一次见到了丁先生。 丁先生个子很高,总是在1.78米以上,额头(额头)也很高。
丁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曾参加过四省的汉语方言调查:1935年10月湖南、1936年4月湖北、1940年3月云南、1941年10月四川。语言研究所成立后,丁先生于1952年至1953年主持语法组工作,《语法讲座》在《中国语言》连载。 1961年出版单行本,题为《当代汉语语法演讲》。 后来,丁先生的工作逐渐转向方言。 1956年起,教育部与语言研究所联合举办普通话发音研究班,每六个月举办一次。 前三个阶段的重点是培训方言调查员。 丁老师带领整个方言团队住在研究班。 1958年夏,丁先生带领方言组到张家口地区进行方言调查。 1959年春,丁先生带领方言组到昌黎县考察方言。 《昌黎方言志》第一版于1960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新版于1984年7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59年起,丁先生的工作逐渐转向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试印于1960年,其中三分之一是丁先生看完油印手稿后出版的。 1961年,丁先生正式调入辞书处主持工作; 1979年10月9日入院,一直患病,直至1989年3月1日去世。1961年,我也被临时调到字典室帮忙修改《现代汉语词典》,直到1963年冬。语法组到方言组再到词典室,我一直在和丁老师一起工作。 我们把词典修订工作称为“通读”,“通读”就是把试版从头到尾读一遍,能修改的修改,不能修改的“保持一致”。 我总是先走一步,把“把关”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了丁老师。
丁先生曾经填写过一份干部简历,在“专业知识”一栏他填写了“对汉语拼音训诂的粗略了解,以及一些方言调查的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丁先生在这三个方面的贡献。
丁先生的音韵学专着有1957年的《汉语音韵讲义》和1958年的《古今文字与语音手册》。 “手册”是“讲义”的基础,“讲义”是“手册”的升华。 《汉语拼音讲义》内容简洁,条理清晰。 事实都是众所周知的,而主张都是新的。 通过阅读《讲义》和《方言调查字表》,可以初步掌握“切韵”体系与北京语音的关系。 《手册》有大量的考证和修订。 修订后的文字版本以古今语音变化规律为基础,丰富了古今语音变化规律。 此外,手册的前言也是一篇无可挑剔的文字。
现在是关于音系学的论文。 音系学的核心内容是声音的结构、对应和演变。 1952年《浅谈语音结构与语音演变的规律》,这篇文章用最简单的文字解释了最基本的道理。 1943年《关于“白”字读音的问答》和1962年《论“匼”字读音》。 这两篇文章贯穿古今,解决了音韵学的实际问题——哪个字用哪个音发音。 《“碚”读音问答》最后写道:
北碚并不是四川省地名被他人误读的唯一案例。 綦江的“气”原音是“气”,犍为的“钱”原音是乾坤的“干”。 每次听到外地人称“齐”为“季”,“前”为“建”,而本省人称“齐”为“建”。 没有错。 口口相传固守旧读固然容易,但视文如声往往会导致腐败,汉语的通则亦是如此。
举一反三,是丁先生的写作方法。
在训诂方面,丁先生从分析文本意义开始,最后落入词网——编纂词典。 分析文本意义最困难的就是相似词。 相互缠绕的树根是利器。 这是作者的作品。 这是四篇论文。 每篇文章后面都会引用元文本的要点。
1934年《否定词“符”、“不”的解释——“符”字似是一个含有“代词宾语”的否定词,大致相当于“不至”字;“ “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否定词。
1938年《论《卷二配菜》诗中的“菜菜”——【诗】《蔡录》中的“菜菜”本身是外在动词,而卷二配菜中的“菜菜”本身是形容词。两者不能根据语法结构,这句话是:“I will pick green in the end, and I won't fill a篮子。”“I will pick blue in the end, and I won't fill a篮子。”有两个谓语,分为两句,还有“清耳不满篓”,无非一句一句。
1942年《论《诗经》中的“和”、“胡”、“胡”——[1]《诗经》中“和”字有以下用法,在这两个字中是很少见或没有的:曷”、“胡”:①表示“什么”、“什么”,现在是“什么”。 [例如] 礼物是什么? |你还想要什么? |② 添加到名词(不限于事物)。 也有“什么”的意思。 【举例】碧荷人? |什么草不黄? |③ 与“such”、“how”、“such as”连用,表示方法、程度、地位等。今天用词是“how”、“how”。 [例如] Vaco怎么样? |薪资分析怎么样? |晚上怎么样? |我该怎么办! |④本来是“哪里”的意思,现在是“哪里”、“哪里”的意思。 [例如] 云将走向何方? |如何实现? |【2】《诗经》中“曷”最常见的用法是“当”的意思,专指未来的时间。 今天的习语包括“何时”和“何日”。 【比如】何之哉? |如何退货? |“和”、“胡”等词中没有这种用法。 [3] 《诗经》中的“胡”几乎都是“为什么”的意思。 现在说“为什么”。 【比如】胡不归? |你能治愈我吗? |《诗经》中很少这样使用“和”、“曷”这两个词。
1948年《早晚和何处》——【早晚和当都是问时间的词。 】 涵盖了“when”用在将来时(when in the future)的情况,“sooner and later”可以用在将来时,也可以用在过去时(when in the past),使用范围更广。
这些论文可以作为讨论写作的范本。
笔者在起草这篇文章时,读了石瀚的《元古生传》,无意中发现了一对“否定词‘福’、‘不’的解释很好的例句:
桀、周人归唐武《史记》121《元古生传》
桀、周人归唐、吴为使。 《汉书》88《元古生传》
据《史记》记载,《汉书·袁谷生传》在《史记》中称“不为之”,汉书为“夫为之”,证实了丁先生的“夫”字与“不至”字略有不同。 相当声明。
现在来看看字典。 虽然读完《现代汉语词典》花了三年的时间,但从1961年到1963年,实际上只有两年半的时间。 上半年是在修订《新华字典》上,一边校对一边修改。 用丁先生的话说,“先练兵”。 《现代汉语词典》用白话解释白话,突破了前人文言白话解释的框架。 意义分析周到贴切,虚拟人物的用法总结让人大呼过瘾。 可以说是训诂学上的一大成就。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是在很多人的手中写成的。 得失、是非、功过,都不能记在丁先生的名下。 丁先生是最后的把关人,责任最大。 这里仅以“微志”和轻声“了”[·lə]两个词为例。 对于这两点,丁先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先轻轻地说一个“了”字,这篇文章已经改了两次了。 第一次是修订《新华字典》。 最精彩的是意义项②第一篇的例句:
②助词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变化或新的情况。 1.表示某种情况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下雨~|晚餐~|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是星期日~。
定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轮廓,而例句则为读者提供了全貌。 有了适当的例句,整个笔记就会变得生动起来。 第二遍是通读试印,试印中轻声的“了”更是详细。 文字记录如下:
【了】·le助词。 ①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a) 对于实际发生的行动或变化:他们的小组〜赞美|水位低〜2米。 b) 用于预期或假设的动作:你先走,我下班后去|他知道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 ②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变化或新的情况。 a) 表示某种情况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下雨~|春天~桃花盛开~|他吃了晚饭~|天黑了~,今天去不了~。 b) 意思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某种情况:下雨我就不出去~|早一天来就可以见到他~。 c) 表示知识、思想、想法、行动等发生了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本来他不想去,但他还是去了~。 d) 表示催促或劝说:走~,走~,不能再等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
很难押注“不可避免”。 请对比一下试用版与试用版“不可避免、不可避免、不可避免”这三个注释的异同:
试印[不可避免]是不容易避免的:开始新工作时,困难是~。
试用书是[不可避免的]不容易避免的:没有经验,你就会犯错误。
试用版是不可避免的:他想到了自己的缺点,感到有些羞愧。
试用版【无法避免】:这段路太窄,车辆有时会堵塞。
试用版不可避免地是:你说太多了。
试用版【不可避免】我真的不得不说……(表示不以为然):你说太多了| 他这样对待客人是不礼貌的。
两个试用版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避免”沿用了试用版的定义,并更改了例句。 本文对“不可避免”一词进行了修改,以指出“不可避免”与“不可避免”之间的区别。 1978年第一版《现代汉语词典》还有一个改动:
第一个版本【难免】①我真的不得不说……(表示不以为然):你的顾虑太多了 | 他这样对待客人是不礼貌的。 ②这是不可避免的。
主要是恢复试用版的定义为意义项②,因为“未免”和“不可避免”有共同点。 比如《世说新语·话》中“若有情,谁能送走”。 不过,“伟方”的语气比“无可避免”更委婉,就像“他没说,他不同意”的语气比“他没说”,他不同意“委婉”。 “不能免俗”的语气也比“不能免俗”更加委婉。1989年4月8日下午5点左右,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的专题片《大侦探》中,业主对杜先生说晚上进他家强行取回宝物:“你这样做太不公平了。” 这句话可以作为“美语”的意义项①的例子。
丁先生编词典、用词造句,十分死板。 丁先生也有不拘礼节的时候。 我曾经指出,“国家”等许多术语的定义都有明确的依据,但它们不是普通语言。 丁先生的回答很简单:“吃肉不吃马肝,不是因为不知道味道。” ”如果。司马迁又指出:“言论学者吴彦汤吴受命,他并不愚蠢。”丁先生想说的是,不必拘泥于困境的入口,可以'别认真了,汉景帝的金言肯定为《现代汉语词典》减少了很多麻烦。但是有什么用呢?无论你谨慎还是鲁莽,不管你把字典编得好还是好,不好,你一定会受到批评,你就注定了。
丁先生在辞书室的十九年,不是《庄子·养生大师》里的十九年:
这位大臣的剑已有十九年了,斩过万牛,刀刃如新。 接缝处有缝隙,但刀刃并不厚。 厚度不足意味着存在间隙,这样就有了操纵刀片的空间。 所以,十九年的刀刃,在坑里似乎是新的。
丁先生在词典室的十九年,就是《左传·习公二十八年》中的十九年:
晋侯不在,已经十九年了。 ......危险和障碍是困难的,所以要做好准备。 人民的感情是虚假的,我们都知道。
丁先生对方言研究做出了三点贡献:一是培养干部。 整个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他带领整个方言组住在音研班,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每周回家一天。 三十年来,研修班的学生做了大量的方言工作,有的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是编撰了1956年《方言调查词汇手册》和1958年《方言调查词汇词汇表》。 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前者已被证明是可以合理预见的。 三是写方言调查报告。 1938年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和1960年的《昌黎方言年谱》都是集体撰写的。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由赵元任先生主持。 其中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和精彩的讨论,但我不知道它们是谁写的。 我曾向丁老师提到,在《通解》中,调查词表所附词汇表中常用词的描述,说明了一些常用词的音韵状况,简单明了。 丁先生说是他起草的。 莲藕嫩而甜,姜老而辣。 年轻人思想新鲜,老年人视野广阔。 丁先生的作品,无论早年还是晚年,都有趣,值得咀嚼。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序言最后一段是:
湖北的报告写完了,有了模型,湖南、江西就比较好写了,我们的调查组很快就能调查河北等东部三省的方言。
序年月日为“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序作者为在昆明作序的五人。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日。 序年一定不错。 月虽不正,但已不远了。 恐怕这个日期并不是那么巧合。 我大概是故意写的。 当时我国东半部已被敌人占领,9月18事变后东部三省已沦陷。 所以据说“我们的调查组很快就能调查河北东部三省的方言”。 《昌黎方言年谱》由丁先生主持。 他确定了发音和节奏,并起草了分类表。 他已经读完了整本书。 他校对了方言图的每一行。 语法特点 他总是强调不要说得太过分。
《方言》创刊于1979年,我事先没有和丁先生商量。 当时我就打算和他一起学习一年后如何提高。 《方言》第三期于8月24日出版。 第179-181页发表了美国学者罗杰瑞的《福建的“之”字》。 9月,方言团队黄雪珍将前往福建永定考察客家话,拜访丁先生。 黄学珍提到,据说永定的语气是硬的,梅县的语气是软的。 她不知道什么是硬语气,什么是软语气,她怕自己应付不了。 丁先生听到黄雪珍说要出去调查,心里很高兴。 他说《方言》做得很好。 它不仅发表国内文章,还发表国外文章,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 他仔细读了罗杰瑞那篇讨论“治”字的文章,觉得写得不错。 外国人对汉语方言问题研究得这么深入,说明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年,没有停止过。 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就会落后。 研究方言需要实地考察,需要第一手资料。 耳听为虚(别人对方言的评价都是空的),眼见为实(自己考察的才是真实的)。 不管别人怎么说,调查事实。 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我老了,跑不动了。 希望你能多跑一点。 不要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 只要出去几次,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就可以了。
这是丁先生晚年对方言工作发表的重要意见。 丁先生说自己老了,不能再出去考察方言了,就像酒鬼说不能再喝酒一样。
十月,丁先生病倒。 当你生病时,它仍然是一棵叮当作响的树,你仍然为书籍背书,你仍然理解困难的单词。 他在病床上背着一本书,教独生女丁艳读书。 有一次,方言队的邵莹莹去医院照顾丁老师。 丁先生问他的名字,他告诉他怎么读、怎么写。 丁先生立即说,“瓛”字有“欢”、“咸”两个音。 听到这个我真的很高兴。 我以为丁先生退伍后还会继续做八级工人。 没想到,后来丁先生脑溢血躺在了病床上。
丁先生不仅善于研究语言、分析文字,而且善于运用语言、操纵文字。 这是丁先生的三首“创作”和他引用的两首诗。
丁先生乘车有两个公式:“车上人太多,车上人不多”。 难怪丁先生上班时经常早到晚下。 车里的“上”古音,车里的“上”古音,都是丁先生的文字游戏的声音。
20世纪50年代,语法研究十分活跃。 有一个傻子,真心希望丁先生能够对他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丁先生说:“你有胡言乱语的自由,我也有不予理睬的自由。”
1974年,坦克里的随机弓箭手把《现代汉语词典》吹捧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大杂烩”。 有人一边批评一边开路,一边批评试用版一边编词典,认为批评的对象总是跟着他。 丁先生说:“你总是模仿他,他为什么不总是跟着你呢!”
1966年左右,天下大乱,全校尚未集中,丁老师和我们六个人都去了托儿所牛棚。 牛也是牛鬼、蛇神。 日托就是上班去棚,下班回家。 收债童子手里没有鞭子,往往付完钱就走。 曾经有一项工作需要技巧,即使是最机械的同事也无法做好。 我只是哼了一声“蚊子咬铁牛”,丁先生立即接着说“没地方排水”。 我是浙江台州人,韩山子长期住在天台。 我读了《韩山子诗集》,作为我对乡村歌曲的看法。 丁先生是河南省邓县人,对《韩山子诗集》非常熟悉。 牛棚屋顶上的太阳是固定的,只有韩山子能让他动起来。
丁先生一生谨言慎行,经常引用薛宝钗的名言:“小心勿过分”。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首先出版了试行版。 这一次,薛宝钗上当了。 十年编不出字典,成了丁先生批斗会的保留节目。
丁老师的学习秘诀是什么? 20世纪50年代初,语言学院经常讨论培养干部的问题。 有人喊叫,学者应该交出秘密,而不是保守秘密。 丁先生当然是喊叫的对象。 丁先生的秘密就在于一双。 丁先生擅长双人比赛。 1930年代初期,北京有人提出一个命题,上面一行是“孙行者”,下一行正确的是“胡适之”,丁先生说他正确的下一行是“祖冲之”。 找到第三条第二行可能并不容易。 丁先生记得很多好对,他曾用其中的一对来劝人学习:
书山有路,勤奋是路,学海无边,努力是船。
丁先生的秘诀一直是勤学苦练。 丁先生脑子很好。 这是一种天赋,却是没有办法学习的。 丁先生刻苦学习,刻苦实践。 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
读书是丁先生的生活,写作是丁先生的工作。 阅读和写作是他平日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他别无选择的日子里,这里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 1938年,丁先生在《诗卷二分陀》中写下《菜菜论》最后一段,假定动词重叠始于汉代:
现代汉语以外的动词使用重叠字,如“摘花”、“锄地”、“读书”、“写诗”等,但在《三百字》中并没有这样的例子。选集的章节; 再者,考虑到圣书为数不多的学者,抬头望屋思考,先秦三百部经典中似乎没有明确的动词重叠的例子:这是一件非常真诚和可怕的事情。 怀疑周、秦在语言中已经使用过上述词语的人,虽然其使用范围与上述“名”、“形”、“内动”等词一样广泛,但仍没有达到外在。动词; 外部动词仅涵盖单个单词。 ,没有重复单词的习惯,所以在记载书籍中没有找到。 随着汉代的进步,语言范例逐渐发生变化,重叠词的使用范围扩大。 那些不适用于外部动词的内容现在也扩展到外部动词。 那些练习嘴唇和亲吻的人会在纲要中找到它而不自觉; 毛诗教“集”为“物已集”,朝鲜诗也说“集而无穷”,几乎都是用当时的语言解释诗而不自知其曲解; 郑玄注经,每每借用汉代经典,制定古礼,毛汉诗中“菜菜”的解释,都是以汉代例子推论古语:经的解释是透明的; 但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古今语言的变迁。 这也是汉语史上语法例演变的终点之一,值得考据者深入研究。
谦虚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得意”和自信。
1966年,当我们的国家大踏步走向灾难的深渊时,有一天,丁先生回到家,不肯放开那本书。 妻儿道:还在读书吗? 大概就是读书惹了这么大的祸,整天被人批评、打架,你该回家休息了。 丁先生的回答让妻子和女儿大吃一惊:
黑卡也挂了,街上游了,小锣也敲了,有的书不让看!
这是丁老师告诉我的。 我想巡游是在传说中的北京三大鬼屋之一端王府的院子里举行的,但一个不能说“你花园”,一个不能说“你院”。 元话一定要说“你街”。 天上无路,人间无路,不读书干什么?
我问丁先生想写什么文章、什么书,他说想写一些关于《诗经》的笔记。 请阅读丁先生《诗中“菜菜”论》后记:
民国十九年、二十年,盛舒还在北京大学读书。 当时,黄惠文先生在讲授毛诗词。 圣叔读书时,总是有疑惑、停滞; 或者一有触发,他就胡乱做笔记,一年之内就积累了30多条读诗笔记。 去年卢沟桥之变,夷人蹂躏海岛,风陵神州; 庐山一召唤,全国就陷入了灾难。 不自给自足,又想放下笔和纸,去打仗保家卫国,于是我把在西藏读了十年的书的手稿拿出来丢弃了。 循人事规矩,远离寒暑,未遂吾愿,空心报国。 ……也就是说,“菜菜”是写在以前的诗读笔记第一篇里的,我凭着记忆写了这篇文章。
丁先生当年写了30多篇笔记,撰写并发表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上面已经提到了。 我时常提醒他《汉书》81《匡衡传》中的四句:“不谈诗,从匡丁来;若谈诗,则可以了解人的欲望。” 我希望他能写出来,先看看。 大工匠不示人,丁先生不轻易作曲。 尽管丁先生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但他在写作时总是会检查原始材料。 丁先生头脑敏锐,反应敏捷,但写得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写了一遍,修改了一遍,抄写了一遍。 ”说起“高”字的读音,我亲眼看见他抄了三四遍。“广陵散”现已绝迹。
丁老师崇尚精益求精的学习,说到做到。 翻字典不怕人说“瓶口薄”,坚持一一读。
生活中,丁先生主张随遇而安,说到做到。 在长安生活并不容易。 战车枢纽之下,每一寸土地都值千金。 除了住医院、上干校、语音班教书、土改、出差、集中学习或开会之外,丁先生自1950年以来在北京至少住过四套房子:最早的在靠近南面的考古研究所大院。 墙上的两个房间我去过一两次。 In the end, I lived in the dormitory assigned to Mrs. Ding by th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我从未去过那里。 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two rooms on the second floor and one room on the third floor. Among them, Mr. Ding rented a house at least twice. The first time was around the end of 1956. Mrs. Ding took Ding Yan back to China from New York by detour to Rome. Mr. Ding rented a house in Shijia Hutong. 我去过那里一次。 In addition, Mr. Ding has rented a house at least once. I don't know where the house is or when he rented it. I only heard Mr. Ding say that the location of the kitchen is not good. Mr. Ding likes to be quiet, and he needs to be quiet when reading and writing. I know his house is crowded, so I seldom go to his dormitory. Counting it, the number of times I went to see him in the hospital was far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times I went to see him in his dormitory. Mr. Ding is self-cultivated, never complains, and has no complaints about the bad house. Only once, around 1954, Mr. Ding was in poor health and still went to work every day. Mr. Luo, Mr. Luo Changpei, the first director of the Language Institute, always advised Mr. Ding to go back to the dormitory to rest, but Mr. Ding always smiled and ignored him. Once, Mr. Ding told me that the house was too damp, and I didn't want to go back at all. This is the only complaint I know of Mr. Ding. We all know that house tides are not good for heart disease. The Ding Sheng tree does not speak of the room, and the room is also out of reach. Two years after Mr. Ding was hospitalize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ssigned the Ding family a four-bedroom apartment. Unfortunatel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there have been no medical miracles in recent years. Mr. Ding himself has been un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1983, Ding Yan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tudy. Before leaving, Mrs. Ding took her to my Suhan to say goodbye. Mrs. Ding said: "You can't always let your father's illness delay your children's schooling." Ding Yan is already past the age of college in China. Later, Mrs. Ding told me that Ding Yan worked part-time and studied part-time, and got A-level grades in all his homework. Recently, I heard that she went to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Zhou Shuren's poem goes:
Ruthless may not be a real hero, how can Lianzi not be a husband!
Mr. Ding is under the nine springs, he can smile.
Everything is impermanent. The dead are inevitable for humans. Big chunks work me to live, and kill me to die. Ding Shengshu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the work of linguistics and devoted himself to it until his death. Mr. Ding has no regrets.
李蓉
April 10, 1989
1. "Ding Shengshu Anthology"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essays by Mr. Ding Shengshu so far.
Mr. Ding Shengshu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ilation
‒ and
2. "Xinhua Dictionary" (12th Edition)
Scan the QR code to buy a two-color book
3.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ition)
Prepared under instruction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my country's first standardized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A long-standing and prestigious standard dictionary: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A professional and authoritative academic institutio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 famous publishing house with a century-old history: The Commercial Press
Recognize the QR code and purchase with one 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