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知识和深入实践是古钱币鉴定的必要条件
钱币鉴定内容更加广泛,也对鉴定人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估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钱币学和货币史知识,还需要具备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多随机场合,在鉴定钱币时不具备核对数据的条件。 要求鉴定者在短时间内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钱币的要点形成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学习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非常重要。 钱币鉴定的过程实际上是鉴定者所掌握的知识与钱币本身所承载的信息进行交互验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评估者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过去我们收藏的钱币大多是历代发行的私人流通钱币。 然而,近年来北方新发行的钱币中,出现了多种历代官员流传下来的秘制钱币。 例如:与流通币一模一样的铅币、比流通币更规整、更厚的精密币、边缘和地面有阴刻图案的大钱等。这些钱币涵盖了唐五朝以来的各个朝代。 数量虽少,但种类繁多。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系列钱币,绝不是“现代仿品”一词所能容纳的。 它们显然是由一个持续运行的系统工程形成的。 这些硬币是什么? 如果能从历史记载中找到线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宋史·食货志》记载:“大观元年,京复丞相,故将钱式、锡母送至造钱道,铸造钱院鼓”。 ”如果该地方出产铜,则同时铸造小平钱。” 其中,“落干事、洗穆”是指朝廷颁发的“干事”、“洗穆”。 顾名思义,“钱式”是指主动铸钱之初的钱币样式。 至于实物证据,我认为那些厚重、精铸的钱币是“钱式”的。 其特点是与官方使用的流通币有明显差异,或大小、厚度不同,或文字不同,或加有特殊的背面图案,显然是在钱币设计和论证中产生的未完成的钱币。阶段。 。 与工业上使用的货币一模一样的铅币,就是古书中多次提到的“锡母”。 由于铅在古代又被称为“黑锡”,因此铅具有成本低、比重大、熔点低、易于修复、易于反复冶炼和使用等优点。 用它作为铸造钱的母钱比其他金属要好。 以上只是在钱币鉴定中基于史实相互印证的基础上给出了这两个例子。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细讨论“钱式”与“辛母”的认定。
西夏钱玉宝钱钱样式,直径约35毫米。钱背面常铸有这种月牙标记,在纸币上是看不到的。
辽代寿昌八年钱币类型,直径约46毫米。 寿昌年间实际上只有七年,可见钱文的形成是很早之前的事情。 此款钱文也与辽代所用钱文风格不一致,说明钱文风格只决定了基本形制,然后请专人正式书写钱文。
宋代九折篆书宋皇通宝折五形铅母钱且同版同型号。
辽代天赞通宝折叠三式铅母钱及同版同型号钱币
金代篆书太和重宝折叠三式铅母钱及同版同型号钱币
铸造风格和时代特征是鉴定古钱币的重要依据
战国时期,各国铸币风格不同,刀币、布币、蚁鼻币差异很大。 秦汉以来,半两、五铢钱也有很大不同。 唐朝统一天下,铸造的“开元通宝”钱币可谓统一货币。 但即使在同一政权内,早、中、晚期的铸币风格也存在差异。 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政权、分裂势力、起义政权等的钱币也各有特点。 经过五朝十国时期的互动和碰撞,年号钱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沿用了一千多年。 这一时期的宋、元、明、清各朝的钱币也有不同的风格。 辽金两朝虽然相连,但铸币风格却截然不同。 这是因为女真人从奴隶变成了主人,金国推翻了旧制度,采取了新的做法。 同时,缴获的宋代铸币机构和工匠也对金代的铸币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货币都不如我国的货币如此丰富多彩。 我国的历史货币完全可以开辟一门新的学科——比较钱币学。 通过比较钱币铸造风格、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可以确定钱币的铸造时间、地点、铸造者,进而研究钱币相关问题。 这也是钱币鉴定的另一重要内容。
面对历代铸造的大量钱币,很多泉友没有能力根据铸币风格和时代特征来断代。 尤其是在处理年号钱时,人们往往采取根据历史年代简单匹配数字的方法,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 例如,近年来,北方出现了一系列小平年号的钱币,从东汉的永寿、建安到明代的天顺。 其间,南北朝的天赐、保定,隋代的开皇,唐代的武德、天寿、千福、天佑,五朝的千华、镇明,明德、开云、建龙、千德、端恭、宋代的天溪、嘉佑、德佑,元末的韩林儿龙凤等都显着列出,一些失传的年号也在其中。 这些年号币有隶书和楷书两种样式。 其中不少是通宝、元宝成对的,有的还带有重宝钱币。 钱币上的书法普遍粗俗,铸币者较差。 虽然跨越了几个朝代,但钱币的风格和特点却与数百枚钱币相同。 从锈迹来看,这些钱币绝对不是现代赝品。 因此,有的人得到它就感觉如获至宝,认为填补了当年名钱的空白。 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了上述各朝代的铸币风格特征,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些钱币收入另一册。 单就书法而言,汉代隶书刚刚成熟,钱文仍以篆书居多,不可能有楷书钱币。 唐代的钱书法多为楷隶书,不存在楷书钱币的可能。
如果该钱币不是当朝铸造的,并且可以确认不是假钱,那么它属于什么钱币呢? 我国古代,历代都有祭祀皇帝的习俗。 笔者认为,这些钱币是后世为祭祀历代君主而铸造的钱币。 如上所述,钱币在证明历史方面的作用就是避免此类钱币被误认。 例如,金代魏绍王完颜永吉临终时受其兄金章宗完颜靖之托,保护两位皇妃的遗腹子长大后继承皇位。 他一定是想篡位,但又怕暴露自己的行踪。 因此,元代改“大安”时,确实有可能根本就没有铸造过钱币。 上述钱币中,有“大安通宝”和“大安元宝”两种篆书小平币。 如果确定为当朝铸造,大安时期不铸钱币的历史将被改写。 同理,如果确定楷书“永寿通宝”、“永寿元宝”、“建安通宝”均为东汉铸造,我国铸造年号钱的历史也就随之而来。先进到汉代,楷书也将在汉代出现。 笔落了下来。 这种误认难道不会造成混乱吗?当然,历代皇帝专用的钱币也有其本身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