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振炼我们通常认为民国书法是一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历史概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之前的所有朝代在时间顺序上都是完全连续的。也就是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包括了十几个朝代,而到了民国时期,也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纪元。
与吴昌硕跨越五千年的宏观书法相比,民国书法史只是一根链条。从年代上看,不超过50年(除公元1年起的38年外),从未达到汉、唐、宋、元的300至400年。如果从中华民国成立追溯到民国三十七年,或许可以追溯到三十八年,其中包括从1895年到1911年底的十多年。清朝。 (50多年来)这样五十年的历史怎么能与唐宋数百年的历史相比呢?也就是说,民国前后50年作为历史时代,即使考虑到各个时期,从绝对规模来看也是完全无法比拟的。相比之下,即使是“现代”世纪也仍然非常弱小,并且常常被认为不重要。
虽然是康有为的书法,但我们的“历史观”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现代书法史、民国书法史,都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可与上古五千年的浩瀚历史相媲美。五十年来书法所发生的变化,真可谓“千年未有之奇变”。我们遇到的许多历史问题和挑战是几千年古代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仅凭古代书法史上已有的经验,根本不可能解释、解释、解答近五十年来遇到的新问题。这些古代书法史无法解释的书法现象,却构成了我们今天学术研究的焦点。它构成了一系列的思想命题:一、书法文化基础的变迁:从文言到白话、从古诗词到文体、标点符号的应用。 2、书法行为的变化:从右竖写到左横写,从日常书写到技术表现。 3、书法工具和材料的变化,从毛笔到钢笔,从繁体字到简体字。 4、书法展示方式的变化:从书房的雅致到展厅的竞技,从书写的技法到视觉的形式表达。 5、书法观念意识的转变:从书法(文化技艺)到书法(艺术表现),从应用到审美。
李瑞卿的书法古代书法有简体字吗?有展览吗?你有笔吗?有标点符号吗?你们有书法班吗?对节目写作有帮助吗?如果这些在今天看来如此普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古代根本没有出现,这还不足以说明民国书法是一个空前的时代吗?而且,古代有书法协会吗?微信上有书法报刊的信息交流吗?有书法高等教育课程吗?书法投稿几万会不会有审核?如果没有这些,我们今天就无法从古人那里得到答案。但民国书法则不同,由于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文化政治环境的变化,民国(民国)书法前清(包括晚清)书法构成一个新的时代,萌芽期、接合期、萌芽期是新旧转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源头是现有的公式。古代书法的形体和图案面临着前所未有、无与伦比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这里强调了沙孟海书法和民国书法(延伸到现代书法)的价值和重要性。该领域中,民国书法家作品等视频资料居首位,人物传记、书籍、论文、文集、杂志、报纸等文献资料次之。更深入地理解,书法家包括官员、学者、长辈、商人、军人、文学家等,涵盖各行各业,丰富多彩。除印章、官函外,还有楹联、尺、中堂、横幅、册页、扇、碑文、匾额、颜、刘、王、赵、苏、黄、糜、蔡、黛等书法作品。小印、典章瑞书,甚至龟甲兽骨、西汉竹篾、敦煌碎片、魏碑等,都是民国时期独特的书法形式。如果纵向看书法史,民国之前,龟甲兽骨铭文、西汉官方文字、西域敦煌文字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出现。在书法中。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被挖掘出来。魏代碑刻摩崖造像的新风潮始于清末,包括赵之谦、张玉照、康有为、沈曾植、李瑞卿、曾熙、陶俊轩、胡小石、萧宪等人的作品。还有沙孟海。事实上,在唐、宋、元、明、清中期之前,它并不存在。民国前后,书法的四大来源是对联、碑、稿、扇。
沈曾植的书法、书法、楹联在北京、上海很受欢迎。学者、商人、官僚、长辈无不以书房里有一副名联为荣。市场需求巨大。铭牌上的书法也到期了。举办了工厂和商店的招募活动,这里成为了一条主要街道。方香市场的店铺非常漂亮,自然很受欢迎。我奇怪为什么民国时期流传了这么多不同的对联,但仔细一想,正是因为这些对联,书法才流传到了当时的千家万户。而正是这副对联让书法进入了各种市场经济和商业活动,也正是这块铭牌体现了民国时期书法的社会性和大众性。相比之下,手写书信、尺子、对联、铭牌等功利风格,才是真正的“民国风格”,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我们呼吁重新提倡自然的“日常书法”,以消除当今书法因造作、故作姿态而产生的弊端。民国时期的书法遗存较多,最典型的“日常书籍”包括书信、备忘录、尺子、记录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册页等。秦、汉、晋、唐书法,是比“日常书法”更正式、更丰满的石碑;宋元明清代书法,手卷于中堂横幅上,他对比荒诞。与“日常生活之书”。
即使到了民国书法时代,也自然出现了与“日常书法”相对应的对联、匾额。但由于后来钢笔书法取代了书法的“日常书写”,书法必须存在于横幅、对联、画卷等“日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书法是“日常书写”纯文化的终点,后来到了近代,书法经历了学科教育、展览文化等诸多变迁,被剥离、抛弃,“日常书写”被遗忘。并走向纯粹的艺术形式。因此,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努力重新推动“日常写作”。如果要再次晋级,自然就证明了昔日的衰落和灭亡。换句话说,过去唾手可得的常识,今天却变成了必须具体设定的目标。民国书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转折点和转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