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故宫》,于慧、冯明珠、徐琳、王建华、丁猛、马树平、博吉天娟丨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版。
中国玉石发展史
说到玉石,大家可能会想到商场里看到的翠绿色的玉石,但人们一直习惯称其为“玉”。然而,玉和翡翠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矿物。
玉和翡翠都是美丽的石头,但在矿物学概念中,硬玉主要是硬玉或硬玉与其他钠辉石和钠钙辉石(绿辉石、钠铬铁矿)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集合体,是一种矿物集合体。极具工艺价值。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铝钠,常含有少量铬、镍等杂质。玉石的莫氏硬度为6.5 至7,相对密度为3.25g/cm3 至3.40g/cm3。玉石,比如我前面介绍的最高品级和田玉,是透闪石和阳起石的集合体,主要成分是透闪石,莫氏硬度为66.5度,相对密度为2.9克。 /cm3~3.1g/cm3。
1863年,法国地质学家达穆尔首次对17世纪以来从中国进入欧洲的玉石制品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分析(有人说玉石极其坚硬)。研究结果发现,和田玉是由纤维状角闪石形成的“角闪石”,硬玉是由碱性绿辉石形成的“辉石玉”,分别称为“软玉”和“玉”。命名。翡翠和河滩玉的区别。
后来日本学者根据莫氏硬度的细微差别,将软玉和硬玉翻译为“软玉”和“翡翠”。 1908年,中国学者张洪肇赴日本学习地质学,回国后,在其1918年出版的《石雅》一书中,写下了日本人翻译的“软玉”和“翡翠”的名称,介绍到了中国。因此,“软球”和“硬球”并不是中国古代就有的术语,而是从日语借来的外来词。其实,所谓的“软玉”并不软,“玉”似乎也不是特别硬,而且这两个名称虽然不科学,但早已被中国地质界所采用。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但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主角一直是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角闪石,而不是玉石。为什么有些优质翡翠在产品定价上甚至超越了中国传统玉文化中的翡翠?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玉石的发展历史。
“玉”字本为鸟名,《说文》云:“红羽鸟飞出绿林,不喧哗,因其羽毛故红绿颜色十分鲜艳。” ,特别是绿色翠鸟经常被用来装饰。这样的装饰称为点绿。直到清代,翠鸟羽毛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许多玉饰出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清宫廷戏剧中。
然而,用于指代类似颜色的石头的“玉”一词,在清代以前的考古发现中尚未出现,仅在少数文献中有记载。例如,汉代班固《两京赋》、张衡《西京赋》均提到“翡翠火”,宋代欧阳修《归田录》中说:“我家有玉罂粟。”这已得到记载和认可。宋代真宗老臣说,禁珍之中有“玉灯”,后汉永元九年也有《后汉书》的记载(1997)。时,云南永昌与外夷、掸王王勇“送重译丰国宝物”。然而,这些记录并不能证实所提到的玉石就是当前意义上的产自缅甸的玉石。东汉时期东北孟公、孟美公掸国的贡品中是否有玉也无法证实。缅甸。
翡翠产地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缅甸、日本、俄罗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及中美洲的危地马拉,但迄今为止缅甸仍然是世界上最高品质翡翠的产地。缅甸翡翠产地主要集中在缅北乌鲁河流域、金东河支流以及西部克钦邦和扎因邦交界地区。缅甸历史悠久的老矿区,如帕敢县的孟贡、孟密等,在明清时期曾是“云南的栅栏”。因此,明清时期,这些地方出产的玉石大多是由以腾冲为中心的云南人开发出来的,要么加工成成品,要么作为原料运往中原。由于这个矿区距离云南很近,所以有理由相信,明代潘胜所记载的赠给徐霞客的两块“玉石”《徐霞客游记》可能是玉石。这也证明玉器真正进入中国是在明朝时期。唯一遗憾的是,在官方考古发掘中,只发现了清代墓葬出土的玉器,却没有发现明代墓葬出土的玉器。
玉器在清宫廷地位的变迁
我们今天看到的众多玉器最早出现在清代。笔者整理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玉器,查阅了众多文献档案,但玉器在清宫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非常有趣的变化。
据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记录《雍正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海王大夫拿出一盘绿苗珠,还有一座翡翠石塔、背云、吉祥思念、落角等,并吩咐这些珠子的颜色要好,所以没有颜色。 做过。因为方便,所以需要制作计数珠。
这里的玉应该是缅甸玉。此后,玉石就被用作储藏的原料;如雍正七年(1729年),太监张玉柱、王长贵交出大小石子八块,命人储藏。它将移交给制造办公室储存。
但在雍正时期,翡翠常被称为云石。不过,这种云生石并不是专指玉石,而是指各种颜色美丽的石头,比如玉石、玛瑙等。由于这些石头是从云南省进贡的,所以当地人称它们为“云石”。从雍正七年(1729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几乎每年都会进行进贡和收藏,基本上都有大量的各种颜色的珠子。例如,雍正十二年10月20日,云南巡抚殷继善进贡云南石珠40颗。
然而,如果你翻看这一时期的文献,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是玉石还是云石,都还停留在“石”的层面。
到了乾隆时期,这种现象迅速改变,玉石开始上升到“玉”的层面。清代宫廷文献中,玉开始称为玉,也有永昌玉、云南玉、云玉、滇玉、翡翠等其他名称。
永昌位于今云南省保山市,毗邻腾冲市和缅甸密支那市,是清代玉石集散和生产加工中心。永昌玉、云南玉、云玉、滇玉都指的是玉,但在博物馆里,云南玉玉常常被称为贡品,意思是它是土生土长的贡品,你可能就是这么做的。例如,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年初九,首领程斌递出“永昌玉盘”。乾隆治十九年(1754年)4月15日,作为使者送给准噶尔的礼物中,就有两件云南如意玉柄。 1776年12月21日,云贵总督土师德下令驳斥下列物品为贡品:
滇玉太平包括大象瓶(瓶)、滇玉双耳瓶、滇玉灵芝花插、滇玉荷叶洗、滇玉松柏灵芝笔筒、滇玉水瓶、玫瑰花洗、笔筒、镜镶嵌。还有一个滇玉扁盒……今日我将这份短简交给内务大臣,寄给易让人领取。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双龙耳龙纹玉盘及乾隆年制印(图《看见故宫》)。
玉、玉这些词经常出现在清宫建筑局以及广东、天津、江苏等外省的贡品清单中。例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4月29日:
江苏巡抚吴唐……带来了翡翠花杯……并从西宁派人到京城,交给内政大臣英莲。我很欣赏这一点。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进贡档案记载:
3月24日,柳树宫,淮官监赠送玉质四喜瓶一件。
3月27日,福建巡抚濮林送来9个玉烟缸进贡。
6月3日,两淮盐务管理局领导董纯送来一对玉碗,祭奠家人孙喜。
7月20日,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省长林察清洗了陈本义将军赠送的部分翡翠玉器。
清朝中期,民间翡翠的价格逐渐上涨。
那么,此时的翡翠是什么样子的呢?您可以从宫殿中遗留的实物中找到它。
如上所述,真正的明代翡翠尚无法鉴定。事实上,雍正时期的玉器没有任何雕刻,因此不能识别为具体的物体。目前,能清楚识别朝代的最古老的玉器是乾隆时期的玉器。例如,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双龙耳龙纹玉盘,为冰质,白底绿红翠色,杯上浮雕有双龙图案,杯底、盘底刻有篆书。还有一件白底黄玉玉海棠花杯,仿古兽面纹,花杯底缘刻“乾隆年制”印章。有年份标记的翡翠制品并不常见,但这两种翡翠制品却是我们见到的最早有年份标记的翡翠制品。
乾隆皇帝对玉石情有独钟,却又毫无兴趣。这一点从他写的咏玉诗就可以看出。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有关玉的诗,但没有一首是专门写玉的。一件非常罕见的刻诗玉器是故宫博物院藏的玉鱼盒,鱼腹上刻有“《咏痕都斯坦玉鱼》”诗句。仔细读了这首诗,我才意识到乾隆皇帝犯了一个错误。他将一些仿制特拉赛斯坦的玉石误认为是特拉赛斯坦玉。但当我看到这个鱼形盒子里所用的玉石时,我就知道这是可以原谅的。虽然这块玉石的质地比较细腻,但几乎是白玉,略带绿色调。乍一看,它与和田白玉非常相似,再加上红宝石和碧玉的镶嵌,非常令人印象深刻。难怪乾隆皇帝误以为是翠斯坦玉的痕迹。事实上,此玉仿多斯坦玉,很可能被乾隆皇帝误认为是宫外贡品。
玉式盒,故宫博物院藏(《看见故宫》图)。
嘉庆年间,刻有年号的玉器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各种玉壶等器物上。壶底常刻有官方文字“Kakei Nen System”。材料主要是白球。有些是彩色的,有些有绿色的闪光,有些根本不是绿色的。观察这些物品,我们可以看到,从乾隆到嘉庆、道光时期,玉器数量逐年增加,但乾隆时期玉并没有完全纳入中国传统玉文化体系。关于和田玉的标准,白玉和绿玉与和田玉相似。因此,玉料大多呈微透明、洁白、温润的状态,并不太讲究其种类和用水,而是采用不同颜色的玉石,并以皮革的技术巧妙地雕刻而成。玉色。同时造型也采用玉石制作,作品主要包括展品和实用器具。
尽管玉石在清代中期的宫廷中并不被认为特别有价值,但其在民间的价格却逐渐上涨。姬云在《阅微草堂笔记》对此现象有详细的记录。
云南玉当时还不被认为是玉。它类似于兰花的干黄色。因玉耳而闻名。它现在被认为是贵重物品,其价格比真玉高得多……相隔50年或60年,价格会有所不同。这是事实。数百年以上?
《阅微草堂笔记》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左右,想必记载了乾隆前期到后期玉石价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民间开始的,而不是由法庭推动的。然而,到了乾隆末年,纪晓然惊讶地看到玉石的价格飞涨,甚至超过了真玉的价格,并预言玉石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翠蓝色,故宫博物院藏(《看见故宫》图)。
正是因为私玉价格上涨,地方政府进贡的玉石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玉石的审美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到清代后期,几种优质翡翠和玻璃翡翠材质的开发和使用增多,翡翠逐渐走入宝石、珠宝发展路线,珠宝首饰数量增多。妃嫔们也越来越偏爱这些翡翠饰品,诸如扁方、发夹、吊坠、戒指、手镯、吊坠、手镯、戒指等饰品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上等翡翠制作。尤其是同治、光绪时期,慈禧太后喜爱玉石,因此宫中频繁向各海关、织工等文人雅士索要玉器贡品,而慈禧太后去世后,大量玉石被埋葬。和她在一起。清宫珍藏的西西画像中,她佩戴玉镯、玉环。
有人说,玉石的流行是由两位女性——西西和宋美龄推动的。事实上,在这两位女性强者的喜爱下,玉成功地成为了玉世家的一员,并借助中华几千年玉文化的深厚积淀开始飞速进步。在翡翠领域,它在价格上也异军突起,迅速超越河腾玉,并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达到了顶峰。
本文选自《看见故宫》。字幕是提取器添加的,不属于原文。本文所使用的插图均取自本书。经出版商许可出版。
原作者/于慧冯明珠徐琳王建华丁猛马淑萍
摘录/何叶
编辑/张进
简介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