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收藏的引起气功与獬豸派意见分歧巨大的著作,据说是刘公权的《蒙诏帖》。不仅谢稚柳与启功意见不同,徐邦达、曹宝林等人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蒙诏帖》 高26.8厘米,长57.4厘米。据说这是刘公权写的一封信,信中谈到自己年老体弱,虽然身居官职,却无实权。
刘公权
《蒙诏帖》 此帖又名《翰林帖》,气势磅礴,文笔纵横,刚柔相济,整篇文章充满了英雄气概。
现代学者张伯英最先提出《蒙诏帖》是假的。他认为《蒙诏帖》是三思堂误收到的假货。问题《蒙诏帖》写在“中书翰林”和“。”之间的帖子中。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工作是轻松而寒冷的。” 《去翰林》中的四个字与当时的正式名称不符,因此可能是后人为了引起注意而抄袭的。
蒙古帝国敕令
从书法风格来看,此书法的前四行和后三行差异较大,这使得张伯英教授断定此书法不是刘公权所写,而是宋代临摹的。
蒙古帝国敕令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蒙诏帖》的真伪问题才再次引起学术界的争论。谢稚柳老师认为,《蒙诏帖》不仅是真迹,更是柳公权的佳作。启功老师认为“今传墨本为他人所书,字迹已去,无遗”,认为是伪造的。
此后,曹宝林教授和徐邦达教授进行了两次激烈的讨论,但始终处于僵局,关于《蒙诏帖》真伪的争论没有新的进展或结论。
但无论如何,《蒙诏帖》多次引起关注并引起学术界的巨大争论,其学术成就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