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95%的玉石来自缅甸,当消费者谈论玉石的产地时,实际上是在谈论玉石是否来自缅甸。目前,网络上流传着一个传说:通过密度可以判断玉石的产地。
但实际上,根据目前最新国家标准GB/T 16553-2017 《珠宝玉石 鉴定》,规定玉石相对密度范围为3.34(+0.11,-0.09)g/cm3。玉石的相对密度在3.45至3.25范围内,均属于玉石。当缅甸玉石含有长石时,密度会降低至3.25 以下。因此,目前还没有确定翡翠产地的国家标准或准确的诊断方法。
以危地马拉的玉石为例,学术界不乏对有害物质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有害物质的密度范围与缅甸物质的密度范围重叠,不能作为区分硬玉产地的依据。即使在鉴定是否是天然翡翠时,测量密度也没有什么价值,因为现在有其他更准确的鉴定方法。
在2014年12月出版的第《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期中,研究人员收集了市场上大量的“开斋节物质”(即有害物质),对其进行了例行检测,并确认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玉石鉴定数据范围。密度测试显示,危险品样品的最终产品的平均密度略高于危险品样品的原材料,但这是由于原材料中含有其他共生矿物质,并且可能与产品的密度。该产品是在除去其他共生矿物质后加工而成的。
《“永楚料”翡翠的宝石学研究》,发表于2018年3月,研究人员研究了危地马拉的三种成品“蓝水材料”和市场上收集的两种原材料,发现这些样品的相对密度在3.33到3.34之间。与国家标准规定的玉石鉴定数据范围一致。
编号《宝石和宝石学杂志》,发表于2021 年,研究人员从危地马拉莫塔瓜谷收集了40 颗危险的次生矿原石,其中包括9 颗完整的硬玉原石,作为代表性研究样本。研究人员选取了典型的蓝绿色、浅绿色、浅蓝绿色原料进行检测,发现这些危险原石样品的相对密度为3.22至3.33,这使得一些危险物质样品仍然符合翡翠国家标准。密度范围3.45 至3.25。
发现不同产地的玉石密度范围与国家标准玉石数据范围重叠,玉石的密度不能作为判定产地的依据。消费者如果对玉石的产地有疑问,应该交给专家和鉴赏家去验证,而不是凭自己的直觉做出判断,或者听信销售商的单方面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