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收藏资讯

昔日外资百货龙头、曾在西安开出第一家外资购物中心

昔日外资百货龙头、曾在西安开设首家外资购物中心的百盛近日公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虽然部分财务指标有所改善,但亏损仍在继续。

百盛去年亏损1.76亿元 同店销售额增长4.7%

百盛集团上周发布的2021年业绩公告称,2021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76亿元。

这一亏损较上年收窄29.64%。 2020年,百盛归属于全体业主的亏损一度达到2.5亿元。

除了亏损减少外,百盛的其他一些财务指标也有所改善。 2021年,百盛营业总收入47.39亿元,同比增长7%。 商品销售总额(不含增值税)增至96.12亿元。 同店销售额增长 4.7%。

不过,财报提到,受疫情影响,经营环境依然动荡。

2021年,百盛营业利润为3.24亿元,较2020年下降7.3%。而且,由于加大促销刺激销售,百盛2021年商品销售毛利率将下降1.1个百分点。

就连亏损的局面也没有扭转。 2017年以来,百盛连续出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4年亏损额超1亿元。

翻看百盛集团历年财报可以看出,自香港市场上市以来,百盛在2015年首次出现1.86亿元的亏损。加上出售资产带来的处置收入,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47亿元。 不过,短期复苏并没有改变大势。 近五年来,百盛再次陷入亏损。

中国商报记者获悉,去年百盛同店销售额增长4.7%。 “同店销售的增长是一个好的信号,也可能表明线上销售对公司门店销售的影响趋于减弱,具体情况还需要继续观察。” 有商界人士分析。

一位经营者表示,百盛连败其实并不奇怪,“至少业绩变化没有大起大落”。

财税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佟铁汉表示,百货公司的持续亏损意味着,一方面,公司的销售收入和毛利没有下降。一方面是达到了预期的业绩,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成本和费用过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深层次的原因,除了外部环境影响外,还可能是企业选址、物业租金、经营环境、商业模式、产品定位、陈列摆放、产品价格、营销策略、管理团队、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缺陷或问题造成的。 , ETC。

十年风雨从“陆续关店”到“多重转型”

1994年,马来西亚商业巨头百盛进入中国,在北京复兴门开设了第一家店。

此后,百盛在国内市场一路扩张,一时间红极一时。 2000年,它在中国拥有近20家门店。 2004年,这一数字增至30多家。2005年,百盛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1年可谓百盛业绩的巅峰之年。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百盛净利润达到11.23亿元。

到2014年,玛莎百货、伊藤洋华堂等外资百货店相继减少。 当时,在中国拥有60家门店、触角遍及全国36个城市的百盛稳坐外资百货第一把交椅。

然而,风光背后却是百货业务难以安定的焦虑。 2011年后,百盛净利润开始逐年下滑,关店成为止损选择。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百盛宣布关闭在中国许多城市的门店。

截至2019年,百盛仅拥有38家门店,1家金狮广场、2家百盛优康广场,超市、服装、餐饮店遍布全国。 与2014年60家门店总数相比,明显萎缩。

“风云变幻”的零售市场和疫情的再次出现,让百盛的转型逐渐紧迫。 2021年10月,百盛签订北京复兴门百盛店北楼办公室租赁合同。 百盛预计,这座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写字楼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给承租人,并相信它将带来稳定的经常性租金收入。

中国首店“业务改写”的背后,是百盛多元化转型的真实写照。 近两年来,百盛已从单一百货店向“时尚生活零售商”转型,其新开店大多以综合体、美妆、城市奥特莱斯等形式。

曾经是西安的潮流坐标,现在只剩下一家店还在营业

华商报记者综合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百盛集团在全国拥有43家门店,1家金狮广场、2家百盛优客城市广场、超市、服装餐饮店。 与两年前相比,门店总数“触底反弹”。

百盛北京复兴门店北边的古建筑_北京百盛_百盛北京ceo

但更多的门店可能意味着费用和成本的考验。 因此,百盛在年度业绩公告中提到,除了开设新的有竞争优势的百货店外,还考虑关闭业绩不佳的百货店。

尽管百盛表示正在“积极拓展零售业务版图”,但在一些区域市场,它已经放弃了零售舞台的中心位置。

在西安零售市场,百盛曾经是标杆存在的。 1998年,百盛东大街在西安与消费者见面。 这是西安第一家外资百货店,一开业就吸引了无数粉丝。

21世纪前十年,百盛先后在西安小寨、西街、金华南路开设了3家百货店,与开元、民生、世纪金华等当地商业巨头竞争。

后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西安购物中心的不断崛起,以及商圈的分流,传统百货商店的压力急剧增加。

2016年6月,百盛东街店关闭。 2018年底、2019年底,西大街店、小寨店相继关门。

至此,百盛在西安市场仅剩金华南路一家门店。 华商报记者上周三在现场注意到,作为西安东二环知名地标商圈,商场内顾客众多。 但布局、设施甚至品牌资源都趋向于传统百货商店的形式。 某珠宝专柜的销售人员向顾客介绍时强调:“我们的品牌在西安已有16年了。”

在很多人心目中,百盛曾经是西安的时尚坐标。 一些导航上,仍标有“百盛小寨停车场出入口”的位置,尽管老“小寨百盛”早已以新项目吸引外资。

西安碑林特色街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夏强表示,西安商业市场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营门槛明显提高。 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来说,传统百货商店的品牌业态、装修风格甚至促销方式已经变得不再那么有吸引力。 “老品牌购物中心在市场竞争中变得越来越困难。”

多家上市百货零售商去年业绩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限额以上零售单位超市、便利店、百货店、专卖店、专卖店零售额分别增长6%、16.9%、11.7%、12.8%和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2%。

从数据来看,传统零售行业的增速似乎尚可。 但论及零售企业的业绩,它们依然举步维艰。 家家悦、华联超市、永旺百货等前期亏损数亿,永辉超市预计2021年亏损近40亿元。可以说,在社区团购的冲击下,前端仓登陆资本市场,会员店、折扣店泛滥,上市超市企业形成了亏损的“重灾区”。

相对而言,百货商店公布的业绩预告好于传统超市。

王府井预计2021年预计净利润12.39亿元至13.99亿元,同比增长266%至313%; 广百预计净利润2.4亿元至3亿元,较重组后同比增长3.4%至29.24%; 南京新百预计净利润10.11亿元-12.49亿元,同比增长34.49%-66.13%; 茂业商业预计净利润约4.3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101.9%-134.7%。

当然,百货店业绩回升的原因各有不同。

例如,茂业商业表示,业绩预期增长主要是由于经营层面的门店调整升级、优化门店结构、加速线上业务拓展以及通过优化内控管理降低成本。

南京新百表示,随着全球疫情趋缓,受疫情影响的业务板块收入将逐步恢复。 公司将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控制费用,拓展养老金等业务领域。

王府井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业务复苏和门店转型。

线上获客成本显着增加。 传统零售业迎来“回归”?

近十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百货行业业绩低迷,门店萎缩。

但近两年,随着电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线上获客成本大幅上升,实体零售的重要性被重新审视。 近两年,新零售行业出现了咖啡、餐饮、美妆、服装等品类的爆发。 新品牌迫切需要实体场景来触达用户。

换句话说,百货商店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夏强更看好“未来几年传统百货行业将会反弹”。 他表示,随着消费市场的分类,注重品类广度和精准度的百货业态在大中城市将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百货”城市综合体也要求百货业态的回归。 因为与餐饮、娱乐等相比,百货业态能够带来全时段的消费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更加真实、精准。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雷洪震也对商业综合体百货的回归持乐观态度。 但同时他认为,这个过程或许并不容易,也考验着公司的灵活性和配置资本资源的能力。 比如,商场的主题、陈列、环境、设施能否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否能让年轻人产生新鲜感、满意的购物体验等。“影响商场竞争力的关键除了品牌之外,卖场就是对消费趋势的把握。” 。

可以预见,市场给予所有零售业态平等的机会,颠覆是商业世界永恒的主题,也是自我创新的动力。 像百盛这样的老牌百货店能否焕发“第二春”,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选择,而选择是否正确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华商报记者 查晶晶 文/图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