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的学者联合发表题为《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教育?》的论文。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6月28日,由同济大学文学院主办的首期“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教育与文学阅读”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文根据上海大学文理学院讲师段思英的讲座进行补充和修改。
1
秋天的落叶向树木挥手告别
我想知道关于你的一切
一起度过三个赛季还是忍受分手?
最后致谢并致歉
被大雨淋湿的眼睛在城市中奔跑
2
回忆如风/吹散所有梦想
我无法判断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泪水盈眶/我们在路边分手
没有言语可以说再见/只有失落的心在歌唱
这些是两首歌曲的歌词片段,一首是作者在音乐平台的心情频道上随机选择的“悲伤”类别,另一首是作者使用人工智能音乐输入的东西。从生成平台suno获得的一首歌曲“悲伤歌”提示词。如果你没有听过相关歌曲,只看到这两首歌词的片段,哪一首会给你留下印象,或者你认为哪一首更接近人类创作?在阅读工作坊中,参与的老师和朋友们毫不费力地识别出第一首歌曲是由人类创作的。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大学本科拓展班(《大学阅读与写作》),学生牛晨(化名,尚未联系上)为她的毕业论文报告选择了两首音乐,学生们表示很容易区分出来。对他们来说,作品所蕴含的人类情感是由于其雄伟的风格和表达丰富的人类情感的能力。
段士英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作为一次面向全校的公开课,《大学阅读与写作》的学生群体是我校各院系的新生,并不是笔者作为老师所期望的“文学青年”。本课程的写作部分教学生如何撰写报告,从选择主题到最终写作。找到你感兴趣的问题,使用适合该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索,最终逐步得到满意的答案。你。本课程的最终作业是根据您自己选择的主题,在几个有限的方向之一上写一篇论文。配合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我从“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文化发展与传播”方向的论文中挑选了与人工智能创作相关的同学与老师、朋友们进行交流。选择了一些主题。
经过学期初的主题头脑风暴,牛晨选择了创造人工智能中的情感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当时的反应是,题材的选择很有新意,但一开始就很难决定是否有情感。 “我们如何定义情感?”这个问题仍然需要在哲学层面上考虑。人工智能有情感吗?在什么意义上你可以说存在?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回答,但我们可以通过稍微改变问题来继续我们的研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关注点从人工智能的情感本体转移到人工智能的创造是否能让我们成为我们作品的读者(或观众、听众)。我感觉情绪有问题。在文献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牛晨自己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知道人工智能作品是否是人工智能作品会影响该作品的情感接受吗?”我担心受访者可能对AI创作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我想向牛晨建议,作品是否由AI创作,在不告知受访者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回答是否或者他们感受不到情感的表达。尽管知道该作品是用人工智能创作的,但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它“动人”,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AI孙燕姿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的走红,以及评论区网友自发的“懒”、“坏”、“太情绪化”等评论,也可以视为证据。除了音乐领域,牛晨还在绘画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意外,而且比音乐领域在情感上更容易被接受。事实上,媒体艺术家Marian Mazzone 和Ahmed Elgamal 在2016 年使用CAN(创意对抗网络)创作AI 绘画,创作了相关的视觉效果。图灵测试调查人们是否能够区分CAN 生成的作品和人类艺术家的作品。为了保证公正性,我们使用了当代艺术界著名展览巴塞尔艺术展的作品,因此误认为CAN的画作是人类创作的观众也达到了75%。参与者总数。
但是,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放到文学领域,结果就完全不同了。班上另一位同学齐俊辉选择的题目是《人工智能文学创作模式》,正好回答了这个文学领域的问题。戚俊辉在研究中进行了两个实验。其中之一是使用科大讯飞的“火花模型”写作助手,使用提示词“上海大学,大学生,生存,小说”生成一本小说。虽然我使用了完整的一步一步的方法,创建大纲,扩展它,修改文本,调整细节,但我对结果仍然不满意。 “没问题。故事也是围绕关键词展开的。但是以这种方式生成的文章的可读性非常过时。研究表明,许多人更喜欢发布整个故事或其中的一部分,我认为你不理解这篇文章。”或写的故事。”它很古老了。非常相似。 “这个结果并不奇怪,因为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现有的人类书写语料库进行处理、建模和生成。它们直接产生文学作品。因为事物无法被受到信任,戚俊辉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写作。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齐俊辉曾在课后请一位作家分享他的散文作品。他一向不喜欢文科,自言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感受到文学的感染力,但他的散文对情感的捕捉和表达却十分敏感和生动。术语可能是错误的,但它非常具有表现力。不幸的是,当他将自己的散文导入一个更大的模型并让模型润色时,这些生动的表达被抹去了。例如,原文说:“现在是凌晨3点27分,我不困,连路灯都这么想。我仍然睁着眼睛,凝视着远方。”虽然“普”字在文中并不常用,但却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眼前的场景和他挑战的热情。 AI把后半句改得更惯用了:“就连路灯似乎也不想闭上眼睛,它们亮起了小眼睛,向天空伸展。”这种用法使句子变得幼稚,失去了原文开头的即读感。更大的问题在于理解原文的整体情感。文章中,作者说,他在离开家乡报考大学之前,遇到了一位多次考研失败、精神抑郁的年轻人。我的自尊心被摧毁了,我很迷茫,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准备考试。这次遭遇让作者深感无奈,他后来对教育选拔制度进行了反思。 在《炼化AI》中,他用“轻松随意”来形容作者与年轻人的对话,并将原文修改为“ .'' .它描绘了年轻人“站着不动”的“厚重而弯曲”的身影。为了避免主观判断,戚俊辉将原文和精炼版发布到网上,供网友评价。结果,网友一致认为这篇经过打磨的文章改善了语法错误和写作逻辑,但表示“缺乏烟火”。 “看起来很严格”,“对原文情感的理解有很多错误。”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还无法识别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也无法统一独立生成的内容的情感表达,更无法代表读者给予或书写。作家。
艺术团体Obvious 的成员之一皮埃尔·福特雷尔(Pierre Fortrel) 与贝拉米家族(Bellamy family) 《埃德蒙·德·贝拉米肖像》 合影,这是一个虚构的18 世纪家族,埃德蒙(Edmund) 从未出现在历史中。
近年来,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规模语言模型和生成算法的快速发展,对文学艺术界造成了重大影响和挑战。 2018年,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品《爱德蒙·德·贝拉米(Edmond de Belamy)》在佳士得拍卖,成交价超过43万美元。 2022年,美国桌游设计师杰森·艾伦利用人工智能绘图工具Midjourney创作的人工智能绘画《太空歌剧院》(Thtre D'opra Spatial)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大赛中荣获大奖。我获奖了。人们纷纷喊道:“人类作家、艺术家要失业了!”课堂上的AI讨论中也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虽然选择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不同,但上述两个主题也都是一样的:“人工智能能否在文学艺术领域取代人类?” “创造?”这个问题成为探索的驱动力。
尔其初(化名,暂无)对《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版权问题》的研究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尔其初的研究选取了2023年的相关案例。原告李某利用开源软件Stable Diffusion,通过输入提示文字生成AI画作,并以“春风带来温柔”的名义发布在平台社交媒体上。此后不久,李意识到她的签名被从她的画中剪掉并发布到一个公共账户上,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次诉讼的焦点是原告李某是否拥有这幅人工智能画作的著作权。在本案判决中,法院判决李某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AI绘画作品,应当认定为人类利用工具创作。换句话说,人类是作品的创造者,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在尔其初论文报告后的课堂讨论中,这一决定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一些同学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创作过程。光是提示词的初步调整就花了好几个小时。再者,在更一般的层面上,人工智能不会“主动”创造艺术,最终不会有人类的生命、情感或思想,也不会真正创造人类意义上的艺术,也不可能创造。
在第一起人工智能视听著作权侵权案中,原告李某使用稳定扩散模型生成图像。
因此,讨论到这里,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艺术家的创作。几位学生论文的结论都是一样的,都说人工智能虽然在目前的水平上还不能取代人类的创作,但肯定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文艺创作任务,相信能够满足文艺创作的需要。市场。因此,迎合娱乐消费市场的低层次、大批量的文艺创作工作当然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或者至少工作量会大幅减少。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真正有创造力、有思想、勇于表达自己的艺术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虽然论文已经写完,课堂交流也暂时结束,但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讨论尚未结束。例如,《太空歌剧院》的创作者杰森·艾伦在创作时花费了大量时间调整提示文字,如前所述,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对《Midjourney》的细节进行微调,调整各种。生成图像的外观。然而,美国版权局仍然拒绝对《中途》进行注册,理由是《中途》是该图像的创作者。这次事件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不能再理所当然地将人工智能仅仅视为一种工具。确实是人发出指令,但作品的实际作者是人工智能,其创作贡献不容忽视,那么从版权归属的角度来看,具体比例是多少?创造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和平台公司有所有权吗? AI训练过程中收集的图集或数据集的作者是否也应该被考虑在内?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
未来的艺术家可能会扮演额外的角色,如创意创造者和作品的整体指挥。换句话说,在传统艺术中,人类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但在人工智能更加普及的未来时代,我们的创作方式将会改变。它将逐渐转变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共同创造。随着AI模型和计算能力的进一步完善,“情感计算”等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今后的每一天都将是人工智能的“愚蠢”日。人工智能普及的未来,各个文学艺术领域是否可以轻易创作出可被误认为是人类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交流是否也会让人类不再那么机械化?届时,人工智能是否有情感、能否用人类的感官进行创造的问题将被抛开,即便如此,它与人类的交流和创造能力也将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对人类社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他们会沉迷于现成的AI娱乐产品而放弃深度思考和实际创作吗?我们会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吗?你准备好迎接那一天的到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