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报国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千年古寺的古朴典雅,而是寺内藏品最多的一座。一个繁忙的市场。国家钱币收藏集散中心。过去,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聚集在寺庙的数千个摊位上,浏览摊位,购买珍品,有时还会上演“吸睛”和“泄密”的悲剧和喜剧。
报国寺三门直到前年,才传出报国寺收藏市场将清空商人的消息。这座有着1000年历史的寺庙又恢复了宁静,有人欢喜,有人忧伤。从去年开始我就多次想去报国寺,但一直未能成行。距离乘坐地铁只有几天了,所以我换乘火车,走出了广安门站。映入眼帘的是寺前的牌楼,上方写着“报国寺”三个大字。下面的“报国寺收藏市场”已改为“报国寺文化花园”。 ” 马苏。
寺庙内外曾是修行摊位的宝贵场所。
保国寺正门外的一块奇石保国寺正门西南新建一座紧凑型、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街道公园—— 光宁公园矗立在公园的小广场上奇石更符合艺术气息古代寺庙的概念。细看《延禧开山记》可知,公园从一开始就与报国寺融为一体,以体现“爱国主义”的传承。不过,在公园建成之前,这里也是收藏公司练习摆摊的宝库。
走到寺庙门口,扫码测体温就可以进去,入口对面就是收藏卡博览会的牌子。招牌的东侧是报国寺露天区域的地图,这张地图以前被称为“报国寺收藏市场地图”,但除了店名外,几乎没有变化。再往神社里面走,院内的庭院现在主要用作汽车停车场,以前紧紧排列在一起的各种摊位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大厅两侧的房屋里,仍然有一些摊贩在兜售收藏品。
报国寺收藏市场和潘家园旧货市场曾是京城两大著名的收藏市场。与潘家园旧货市场相比,报国寺规模较小。不过报国寺的文化特色远不止于此,主要物品是钱币、书籍、邮票,但也有其他各类文化物品。自1997年首届全国钱币博览会在这里举办以来,至今已有25年历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万名古钱币爱好者。
1997年以来,报国寺收藏市场的影响力急剧扩大。早期的收藏市场基本都是路边摊,无论是庭院还是室外都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最高峰时,有近2000个小吃摊,堵塞了周围街道的交通。
关于收藏品,文化财产也被称为古董或古玩,是指自古以来遗留下来的或散落在人们中间的物品,但也包括新出土的物品。古董一般包括陶瓷(或瓷器残片)、字画、玉器或玉器工艺品、杂货(包括漆器、青铜器、佛像、部分竹器、象牙等装饰品),还有一些被列为现代收藏品。邮票、硬币、书籍、红木物品等这个行业的收藏者很多,有专门从事收藏和销售的,也有纯粹的文物爱好者,利用空闲时间或者节假日购买旧东西。 “捡漏”、“抓人”的现象不乏遇到的机会,但有没有能力辨别藏品的真伪,取决于你的历史文化积累。知识和收集经验。
我的邻居老张先生有20多年的二手物品收藏和销售经验,是报国集收藏市场摊位的常客。摊位林立,二手货琳琅满目,假货真品成堆,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成交了。老张调研了市场,发货了,还储备了一些可以增值的物品。由于视力不好,他花20元买了一个高倍放大镜,随身携带,仔细辨认物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专门收藏放大镜的收藏家发现了这款产品,决定试用一下,并以100元的价格购买。放大镜是买来自用的,价值不高,所以老张表示不会卖掉。收藏家却持相反的想法,认为这是一件“很酷的物品”,并继续提高购买价格。当最终要价达到300元时,老张突然灵机一动,把它卖给了一位收藏家。老张先生高兴极了,当他拿起电话时,他兴奋地对妻子说: “我今晚不做饭了,我们去餐厅吧!”
从收藏市场到文化公园
钱币店报国寺收藏市场自开业以来,一直热闹非凡。那时候,想去收藏市场,不用问路,一进广乃街就能看到人流,熙熙攘攘之后,报国寺映入眼帘。
我还记得寺庙内的广场上曾经有很多摊位像网格一样排列。寺内外的楼梯两侧、寺外的广场、寺外的通道都排列着摊位,每个摊位都拥挤在一起,人行通道十分狭窄。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在寺庙内经营的摊主们都坚守在红色长方形雨伞下的摊位上,精神抖擞、热情高涨,像“寻宝者”一样主动翻看寺庙里的物品,并展开交谈。摊位。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文化产品,包括钱币、报纸、陶器、门票、书籍等。那时,很多摊主的年收入可达几十万元,从市场的繁荣就可见一斑。
寺庙外有自发的、不受控制的管理。他们采用“游击式”管理方法。地上铺一块小布,上面放一些“文物”。将其介绍给您的客户,并发誓期待见到您的“灵魂伴侣”。商贩们相处融洽,除了交谈交流外,还下棋、打扑克,地上铺着纸,气氛轻松平静。
这个收藏市场得到了二手书店收藏家的支持,他们出售各种物品,包括新旧硬币和二手书籍,无论它们是新的、旧的、真品还是赝品。随着收藏市场的繁荣,附近的餐饮业也蓬勃发展。
自2015年1月1日起,报国集收藏市场已休市两个月,进行整修工作。改造后的收藏市场取消了摊位,将市场改造为展厅形式,出售的商品以钱币和纸制品为主。然后,根据个人藏书的分类,将图书集中传输并在分馆展示。改造后,报国寺前花园、庭院、后花园四个殿堂设置商务设施,其中前花园设有中国钱币厅、外国钱币厅、售票厅、漫画馆、书馆。报馆;庭院专门展示民俗和手工艺品;后院摆满了玉器和杂货;从此,混乱无序的报国寺收藏市场彻底改变了。没有了众多的商贩,寺庙显得更加秩序井然。
2019年,原合同到期后,报国寺收藏市场进行了管理变更。新管理者接管了现在的报国寺文化园,强调了已有20多年历史的报国寺的收藏文化,努力“再创元南文化区的辉煌”。 “邹先生自1997年起就在寺内经营雷街道,收藏家们继承了他对这个商圈的热爱和依恋,他至今仍在报国寺经营自己的店铺并与之互动。”他说。
文物管理部门也按照寺庙建筑每五年修缮一次的规定,精心维护和管理着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寺庙。古建公司计划于2022年4月开始对大雄宝殿进行保护修复,7月完成工作,此后继续修复其他殿堂。
如今,这座千年古寺又恢复了宁静的氛围,通过展览、讲座、拍卖、场外销售等方式继续传承和弘扬宣南文化。邮票、书籍和硬币体现了报国寺收藏文化的历史。此外,报国寺文化公园也在建设现代文化公园,以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和文化艺术展览体验为特色,兼顾市民的休闲放松。
(原标题:收藏市场的变化)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黄永顺
本版所有照片均由黄永春摄影拍摄
流程编辑:u005
版权声明:文字版权归新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