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收藏资讯

最牛书法家,顶级书法大师

1844年,吴昌硕出生于浙江省孝丰县彰武村的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后在邻村的私立学校就读。他从十多岁起就喜爱篆刻,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道教。不幸的是,他16岁时,因太平天国军与清军在浙西交战,全家被疏散到荒山野岭,弟弟们相继饿死。此后,他与家人失散,打零工,流亡湖北、安徽等地几年。

吴昌硕及其著名弟子名单

齐白石(1864-1957)齐白石比吴昌硕小20岁,是当代人,是两代人的人物。据齐白石的好友胡培恒介绍,齐白石一生从未见过吴昌硕。如果没有吴昌硕的亲自指导,齐白石可以说是师从吴昌硕,但也只是一个“远师”。吴昌硕曾为齐白石写过《润歌》扉页和《白石画集》(贴纸)。

齐白石与东方朔庆祝生日

王一亭(1867-1938)王一亭,浙江省吴兴人,上海商界杰出人物。 1911年,他结识了吴昌硕。两人年龄相差23岁,多年来已成为好友。吴昌硕对王逸亭的帮助主要体现在篆刻、绘画、诗歌等方面的教学和研讨,他毫不犹豫地向王逸亭传达了自己“用毛笔作画”的经验。

我佛祖王一亭

赵云和(1874-1955)在吴昌硕的众多弟子中,赵云和有些特殊。他30岁左右时,成为旅居苏州的吴昌硕的弟子,1910年移居上海。出海为吴昌硕学艺、发展铺平了道路,并一直跟随吴昌硕至今。吴昌硕的嫡系弟子中,赵云鹤最接近吴昌硕本人的艺术风格,经常为吴昌硕撰文。

赵云和氏古文

陈时政(1876-1923)陈时政,江西省伊宁市人,陈寅恪之弟。他在日本留学并学习博物学。 1910年,35岁的陈士政回国拜吴昌硕为弟子,其绘画、书法、篆刻技艺均传于傅翁。潘天举说:``(陈士正)天赋高,人品优秀,学识渊博,国学功底深厚,金石、石刻、书法、绘画无所不能,可惜了,不然的话他的艺术成就肯定比吴昌硕还要高。”

陈半丁(1876-1970)陈半丁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幼年父母双亡,生活坎坷。 1894年,19岁的陈攀鼎跟随表弟吴世谦(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到上海小长鹿荡刻印,在那里结识了吴昌硕,并成为其弟子。陈半丁勤奋好学,深受吴昌硕的喜爱。他不仅自己传授,还介绍给朋友冷伯年、蒲作英。

李九黎(1877-1929)李九黎,浙江省绍兴市人。 1916年,李恭年近40岁,拜吴昌硕为弟子。老师和学生都很认真。李恭的功法经过大师们的修改和批注。他从不依靠宗派主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老师的名字。

李古力的书法

朱岐山(1892-1996)朱岐山,江苏省太仓市六合新城人,我国著名长寿画家、画坛大师。 1918年师从吴昌硕。他经常与同学潘天举、吴福之讨论艺术。

朱启山

潘天寿(1897-1971)1923年,27岁的潘天寿在上海美术学院任教,后经好友朱文运介绍,结识了年近80岁的吴昌硕,并赢得了他的尊重。潘天寿经常拜访吴昌硕,深受其影响,绘画技艺大为提高。吴昌硕曾对弟子说:“阿寿与我最相似,飞走时离我最远,也是一位大才子。”

番天寿

王个一(1897-1988)王个一,江苏省海门市人。 16岁赴南通求学,精于诗词、金石、书法、绘画。 1925年,29岁的王格珍离开南通,来到上海为81岁的吴昌硕做徒弟,担任吴家的家庭教师,教导吴昌硕的孙子们。师生日夜共同努力,获益匪浅。

王个艺的枫叶绣球画

吴福之(1900-1977)吴福之自幼继承家业,1922年进入上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师从吴昌硕。擅长书法、诗词、花鸟画,其绘画深受吴昌硕画风影响。

吴富子的书法

沙孟海(1900-1992) 沙孟海,鄞县沙村人。沙孟海和吴昌硕的关系有点戏剧化。 1924年底,当老师的吴昌硕坐在上海诗人光惠丰家里时,发现了沙孟海刻的印章,当即写道: ” 24岁的沙孟海收到吴昌硕的这样评价,非常兴奋,立即带着新刻的印章去看望他。

沙孟海的书法

朱乐山(1902-1984)朱乐山,浙江省安吉市河西村人。 1920年赴上海拜吴昌硕弟子之前,他在诗词、书法、绘画、篆刻方面已具有相当水平的能力。朱乐三有幸经常陪伴老人,得到吴昌硕的亲自指导,能够直接观察他的原作,反复研究老人篆刻的精髓,发现其真谛,我亲眼目睹。接受了老者的封印治疗后,他终于获得了四师尊的衣钵。

集乐山书法

朱福安(1900-1989)出生于浙江省鄞县梅雪,五岁就在青蒸笼上练字,五岁时就能在一尺见方的石鼓上写字。七个.引起了吴昌硕的注意。吴亲切地称朱复官为“肖伟友”,朱则称吴为“吴老”。每当吴昌硕出席各种高雅重要的活动时,他都会以朋友的名义拉着朱福官陪同。这种组合被称为“老与少”,成为上海文化界的一大奇观。

朱辅观大篆书

(内容来源于网络,因侵犯版权已被删除)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