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是中国人发现的。 数百年来,滇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将翡翠传入内陆和沿海地区,最终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将翡翠推向了世界,使翡翠艺术品熠熠生辉。 世界范围内,自从参与世界贵重珠宝贸易以来,价格大幅上涨。 在所有宝石中,只有翡翠的价格没有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超级翡翠的价格已暴涨近3000倍,且至今仍看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翡翠的认识不断加深,特种翡翠的数量越来越少。 然而,随着翡翠地位和价格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工加工翡翠被作为高档翡翠出售,以获取高额利润。 这时就需要掌握一些如何鉴别翡翠的方法,以免在购买时盲目无知,上当受骗。
常见的仿制品有软玉中的碧玉、类蛇纹石铀岩、类石英岩东陵石、澳大利亚玉、马来玉、类长石独山玉等。 碧玉也是一种绿色翡翠,属于软玉的一种。 碧玉的颜色为深绿色,澳洲玉又称澳大利亚玉,是绿玉髓和隐晶质石英。 水晶颗粒肉眼完全看不见,颜色非常鲜嫩,但缺乏翡翠的美感。 密度为2.64g/cm3,远低于翡翠,没有翡翠品质。 马来玉是染色石英岩,模仿翡翠中的帝王49绿,但颜色分布很均匀,颜色很假; 它没有祖母绿的性质,密度比翡翠低。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 它的绿色通常带有蓝绿色调。 在滤光镜下,绿色变成红色,说明独山玉的绿色不是铬离子造成的。 独山玉的密度也低于硬玉。 翡翠与其他翡翠的主要区别在于,翡翠的硬度和密度均高于普通翡翠。 专家表示,翡翠有钢铁味,拿在手上很重。 翡翠的翡翠性质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翡翠的重要特征。 但由于非常好的翡翠晶体颗粒很小,所以看不出翡翠的本质。 这一点也应该引起注意。
假货分为B货、C货、B+C货、D货。 先说B货。
B货是指经过酸洗漂白成树脂的假水翡翠。 肉眼可以辨别以下规则:
1、颜色正常吗? 漂白翡翠的颜色较亮,不太自然,有淡黄色的感觉。 如果一块翡翠上既有绿色部分,也有白色部分,就会让人感觉绿色和白色的界限非常分明,绿色部分不自然地膨胀,这是由于地面太干净造成的。
2.光泽度——主要取决于反射的强弱。 相同质地的A货翡翠反光较强,B货反光较弱; B品通常具有蜡状或树脂光泽,而A品则具有玻璃光泽。
3、透明度是否正常。 这要看你对翡翠品种的熟悉程度,是什么品种,透明度是多少? 待鉴定的翡翠透明度是否与品种一致。
4. 使用放大镜选择观察点。 看翡翠表面是否有酸洗形成的酸蚀网和不规则裂纹——树脂渗透形成的裂纹和凹坑(沙眼)。A货表面是翡翠,B货表面有裂纹,酸-蚀坑、酸蚀网+裂纹
5、在透射光下,用放大镜观察内部铁锈现象。 深色翡翠常有铁染,即翡翠的天然裂纹中存在黄色铁染,证明翡翠没有经过漂白,否则不会有铁染。但有时可能会造成黄色的假象,但是漂白的翡翠比较干净
6、晶体结构是否被破坏。 对于粒状结构(质地粗糙)的翡翠,主要观察颗粒是否明显。 天然翡翠结构边界明显,但注入酸蚀和胶水的翡翠边界不明显。 对于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翡翠成品(细粒和高档翡翠),一般比较容易观察。颗粒细长,晶体排列遭到破坏,纤维状晶体失去方向,显得杂乱无章。
C货是指人工染色的假彩翡翠,肉眼鉴别规则如下:
1.颜色深浅——自然色或蓝绿色或红紫色,这两种颜色都不是自然色。
2. 寻找裂缝——如果有裂缝,寻找裂缝中的染料
裂缝中的污渍
3、颜色分布是否合理,品种、颜色是否一致?
4、用放大镜透过光线观察——主要是看晶体与颜色的关系。 通常,水晶内部颜色较浅,染色的可能性较高; 晶体间边界颜色较淡,无染色剂。 对于紫色翡翠,看紫色与水晶的关系,如果周围有白色,就是天然紫色;如果周围有白色,则是天然紫色; 如果周围有紫色,那就是染色的。
5. 使用查尔斯滤光片观察绿色祖母绿。 那些呈红色的可能是被染色的; 那些不变色的就很好。 对于紫色翡翠,前面说过,需要配合紫外线才能看到橙色到粉色的荧光。
C货染成绿色,颜色不正,无光泽
B+C货是指假籽水+假彩翡翠,鉴别方法与B货大致相同,增加以下几点:
1.用肉眼观察时,染出的绿色往往过于鲜艳,不自然。 比B级翡翠明亮很多,也比纯染色的翡翠明亮。 这是因为“底”是腌制过的,很干净,重新上色会显得更不自然,很容易感觉到。 如果染成紫色,可以看出紫色分布均匀。 颜色与品种的关系不符合天然翡翠颜色与品种的关系,很难恢复其本来的颜色。
2、用滤色片观察,只有少数染成绿色的B+C产品呈现红色。 因此,该方法只能作为识别B+C商品的辅助方法。
3、用放大镜观察时,方法与观察B、C货时相同,寻找微裂纹,颜色分布是否集中在裂纹处。 其次,观察翡翠首饰较薄的部分是否有染色的迹象,染色剂是否填充在颗粒间隙中,颜色是否呈网状分布。 无论染绿色还是紫色,如果看到颜色分布是从颗粒边缘到中心,颜色由深到浅,即可证明是染色的证据。 需要指出的是,染紫色时,只有在白灯管下观察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
下图是B+C货,可以看出地方很干净
浸酸成树脂B货,右边两个颜色太亮,是树脂浸泡的B+C货
以上就是肉眼观察三种假货时需要注意的点。 排除以上可能性后,即可判定为A货。
那么我们在选择A货的时候,应该看哪些方面呢?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1、透明度如玻璃最好,不透明最差;
2、颜色,特别是绿色的正色、正色、浓色、均匀色;
3、纯净、无杂质、无污垢为好,否则为不好;
4、结构越密越好,越粗越差;
5、无裂纹为好,裂纹较多为坏;
6、造型、做工、题材好,则艺术性高,品味高,反之亦然。
这里只是概述一下,什么样的A级翡翠比较好,据说有收藏价值,我们稍后再说。
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识别方法以及一些必备的小设备:
设备:
1、放大镜:我个人认为10倍的放大镜和40/50倍的放大镜是立着的,对于观察酸蚀纹路、裂纹、凹坑、是否有沾污的迹象非常有用;
2、显微镜:这个不是必须的,因为显微镜的作用基本上和放大镜类似。 当我们没有办法做切片的时候,显微镜就没那么有用了,基本上40/50倍的放大镜就够了;
3.彩色滤光片:我个人不推荐彩色滤光片。 有些染色翡翠添加了荧光粉后,滤色片的效果并不大,而市场上知名的查尔斯滤色片的价格也不低,在100元左右;
4、荧光灯/验钞机:用于观察浸渍树脂的祖母绿的荧光。 但有时A型玉也有荧光,而B型玉则没有。 虽然荧光不同,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很难区分。
综上所述,鉴别各类假货的主要特征时,B货看酸蚀纹、裂纹、凹坑;B货看酸蚀纹、裂纹、凹坑; C货寻找染色痕迹,基本上用放大镜就够了。 对于初级爱好者来说,没必要买那么多东西。 拿放大镜看一下,多看一定有感觉。 店主有便宜的显微镜和50倍的放大镜,现在主要用放大镜。
以下是一些识别它们的简单方法:
1. 用眼睛留下第一印象。
1)祖母绿。 表面对光时可见翼状闪光,未抛光的较明显,抛光的不明显但也可见片状闪光;
2)特点。 翡翠表面出现橘皮状的起伏。
3)光泽,翡翠表面有玻璃光泽,品质越好越突出,较差的有蜡状光泽,染色的则比较干燥,缺乏水分。
4)颜色。 C货外观暗淡发蓝,颜色浮于表面; 涂层表面光滑,颜色过于整齐,不自然。
2、用10倍/40/50倍的放大镜观察玉石的结构是否致密或粗糙,是否有B或C的特征。
3、用小手电筒在暗处照射祖母绿较薄的部分,看透明度是否良好。 经验丰富的鉴赏家会注意水头。 在鉴定时,他们会使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翡翠材料的深度来测量其透明度。 有句俗话:3毫米深的称为1份水;3毫米深的称为1份水;3毫米深的称为1份水。 6毫米深称为2份水; 9毫米深称为三点水。 这是主要用于原料透明度鉴别的方法。 然而,当用于翡翠雕刻成品时,透明度的高低也可以直观地看出。
4、划定法。 用翡翠制品刮玻璃,能刮玻璃的就是翡翠; 或者用小刀或铁钉在翡翠肉上划一下,看是否能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硬度为6.5-7,铁刀只能划伤5度以下的石头。
5、称重方法。 将祖母绿放在手中,掂量一下,感受重量。 翡翠比普通仿品重,摸起来感觉较重,而同尺寸的仿品由于比重较小,所以比较轻,有一种漂浮的感觉。 此方法常用于识别中型雕刻品、小型吊坠和手镯。 另外,翡翠制品拿在手上有清凉的感觉,但玻璃仿制品则没有这种效果。
6、敲击法。 此方法常用于鉴别翡翠手镯或切片的A货和B货。 A产品敲击时声音清亮、响亮,B产品敲击时声音沉闷、沉闷。
高档翡翠的品种有:老坑种、金丝种、水绿种、部分花青种、浮兰种、冰种。
中档翡翠的品种有:华青种、豆绿种、芙蓉种、浮兰种、冰种、黑翡翠(绿辉石翡翠)、部分白底绿、蓝水种。
低档翡翠的品种有:白地青、铁龙生、干绿种、巴三种、雷劈种、油绿种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翡翠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经过特殊处理的玉饰品往往会起到混淆真品的效果。 总之,想要买到优质的翡翠,除了积累丰富的经验之外,随时关注翡翠市场的行情也非常重要。 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买到物超所值的翡翠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