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元,混郡王,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妃子。 他也是契丹辽国唯一的齐汉混血王子之一。 他的不幸遭遇是另一位齐汉混血太子,辽世宗之子,因勾搭宫女而受到酷刑。 与宁王相比,宗原的日子还算顺利。
01.无忧无虑的童年
大辽忠良,国功臣,伊同三司、司徒司徒、侍中,判留守上京、临黄印氏、上诸国,与郡王耶律宗元(1009-1072)混,字号德贡,契丹人,字后姑,字玉里本,辽圣宗隆绪的妃子,生母耿淑仪。
《辽史·太子表》记载,宗元是圣宗第六子,而《宗元墓志铭》则说他是圣宗仲子。 事实上,描述并不准确。 先简单罗列一下圣宗弟子:
①佛宝女(989-?),早逝,其母应为萧贵妃。
②太子(1000/1001-?),幼年夭折,母亲为萧菩萨,齐天皇后。
③燕王吴哥(?-?),字弘殷,汉名宗训,其母为开氏。
④别古特(?-?),柳城郡王,字萨兰,汉名宗鉴? 母亲不详。
⑤香港亲王后谷(1009年—1072年),字礼本,汉名宗元,母亲耿淑仪。
⑥狗儿(?-?),字屠鲁坤,汉名宗伟? 母仆凯氏。
⑦兴宗亦步瑾(1016年—1055年),字智固,汉名宗贞,其母元顺圣妃萧玉瑾所生。
⑧奚思(1017-?),早逝,其母为萧菩萨,齐天皇后。
⑨皇弟薄季之(1021年—1063年),字薄,汉名宗元、重元,母亲为盛圣元妃萧玉瑾。
从上面的名单可以看出,宗原在所有兄弟中至少排名第五。 除去幼年夭折的兄弟,他也排在第三位。 由此可见,这里墓志铭中所说的“仲子”仅指中位兄弟。 孩子并不代表宗原是老二。
宗元生于同和二十七年(1009年)。 他出生的时候,后裔的两位王子就已经去世了,非后裔的王子就只剩下贝古特和吴哥两位了。 当他出生于开泰二年(1013年正月)时,宗原的生母耿被封为二品淑仪,宗原是齐汉混血。 ,成为后宫地位最高的皇子。
其母系上古耿氏与于田韩氏有密切的联姻关系。 其堂弟耿彦仪亦是其姑姑齐天皇后、萧菩萨的姑姑及表弟。 耿家和韩家是承天和齐天的原生家庭。 一个失去一切的社区。
因此,在辽兴宗出生之前,萧宗元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 他被齐天皇后视为养子,受到萧家、韩家、耿家的保护,圣宗皇帝也将他视为年幼聪明的孩子。 非常偏颇。
02. 家族继承人
事情是不可预测的。 宗元8岁时,开泰五年(1016年)二月,后族贵妇萧玉瑾生下太子宗贞。 四十六岁的圣宗再次获得了后裔宗族的传承。 太子大喜,将宗珍送给齐天皇后收养。
宗元这个曾经被捧在手心的齐汉杂种太子,在出身高贵的弟弟面前突然变得一文不值。 这种差距,在宗原这个年纪就能感受到。
庆幸的是,宗原有自己的母亲耿淑仪,性格沉稳冷静。 在母亲教诲的熏陶下,宗元成长为一个“远胜齐纨,强如弘大”的好脾气的皇子。
开泰六年(1017年)九月,已经35岁的齐天皇后居然生下了叔嗣小皇子。 47岁的圣宗大喜,特赦了嫡子,但小皇子不久就去世了。 齐天皇后没能从竹篮里打水,白高兴了。 和宗原一样差点被抛弃的宗震,又重新成为宠儿。
圣宗见无法再生育嫡子,于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册封诸侯侄为太子侄。 宗桢有后裔血统,被视为嫡子,被封为梁王,其他妃子被封为侯爵,官职,宗鉴(疑为太子生子)为将军。右卫将军,宗纬(疑为勾儿太子)为右卫将军。
这次分封,10岁的宗元还被封为左校尉将军、总督学、开国侯爵,安置六千户。
太平元年(1021年)11月13日,51岁的圣宗册立6岁的梁王宗桢为太子。 这意味着宗桢母系萧何家族的全面崛起。 毕竟契丹辽国的制度是皇帝的生母是皇帝,自然是政治正确的。
不过,圣宗对于聪明的齐汉混血儿子宗元,仍然抱有一颗父爱之心。 如果没有后裔血统的太子宗元真的诞生了,得到韩氏、耿氏、承天氏三家支持的宗元或许真的有登上皇位的希望。 是的,但是宗震的出生,却断了宗原的未来。
仁慈的圣宗非常了解太子生母萧玉瑾的性格。 他必须考虑如何留住这个他寄予厚望的儿子。
只有让他远离政治核心,才能避免未来的迫害。 大概是在太平天国后期,圣宗皇帝将年幼的儿子收养给六院顾直郎君、访官耶律乌林。
辽王室根据血缘亲疏分为“四王室”和“二王室”。 所谓四账,是指恒章孟、仲、季、太祖阿保机三父。 玄祖云德氏、德祖萨拉济的后裔。
所谓二院,是指五院部和六院部。 恰神,苏祖努力斯的长子,为医院第五科; 三子葛拉、四子恰力与二子伊祖沙拉德的次子铁拉、小儿子焦古志及四支为六院师。
宗元收养给吴立宁的房子,属于第六书院司,属于夷祖最小的儿子焦古之的分支。 在圣宗时代,他几乎是最疏远的皇室成员。
按理说,即使是皇子继位,也会被附近的王室继承。 例如,庆春帝继位雍容帝,改名庆仁帝的儿子允熙; 即使是远祖继承皇位,至少也要有世袭爵位。 在皇室中,比如清献帝继承弟弟云禄的名号是清文帝的孙子博果朵。
与辽圣宗将儿子送给最遥远的连爵位都没有的皇室不同,这对宗元来说无非是另一种流放。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曾经被寄望成为继承人的宗元来说,这次继承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保护,让他远离政治漩涡。 就算新国王即位,他也不必再去找他了。 可以说,圣宗为了自己的心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03. 大辽贤王
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初三,圣宗驾崩,兴宗即位。 太子的生母原妃萧玉瑾开始了她的坎坷人生,向承天宗磨刀霍霍。
血雨腥风中,23岁的宗元因为是远祖收养而置身事外。 他悲痛地哀悼他的父皇,以尽孝道。 他聪明的生母耿淑仪也要求自己守护大兴圣圣宗的陵墓。 远离政治中心的母子俩明智地在崇熙早年的动乱中保住了自己。
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兴宗终于取得了母子之战的初步胜利。 崇熙三年(1034年)五月即任。 兴宗为了表示兄弟般的尊重,愿意为剑雄的军队效力。 待国家观察处理使节等,有按察、尉官的虚衔。
没错,都是假标题。 辽国的节度使郡没有剑雄军,辽国也没有晋、西、慈三郡。 因此,这些封号都是假的尧廉爵位。 可见兴宗此时对宗元的兄弟情颇具可塑性。 毕竟宗原墓志铭上有“登楼听乐,唐代民歌;煮豆成诗,笑魏朝故事”的典故。
其后,兴宗召宗元探视,并命游宣徽、泰宁军节度使、兖、邑、密等州使者观察处理。 泰宁军还是泰宁军,又是遥领,而燕、邑、密三州也都是宋朝的,所以这些职位还是遥领的空衔。
疑似有实际职务的右宣会使,在辽史中并没有找到。 据《辽史·百官》记载,太宗设宣会南北朝廷。 南书院宣会副使和同治南北书院宣会副使,担任过各种职务,但不称为右宣会使。
也许辽人把南北院称为右院和左院? 在这种情况下,宗元就是北院的北惠使。
有实际的帖文,说明兴宗认可了哥哥的愿望。 也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不小的兴宗开始重用自己的妾弟了。 毕竟,有繁盛的法天家族支持,王室实力稍显薄弱,兴宗想要集中权力,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东西。
于是,宗元被封为芬陵军节度使、关内观察处置使,以及山陵都部署使,成为负责怀陵一切事务的陵官。
因为宗宗希望“开陵,只为对孙子尽孝;对祖先尽孝;对祖先表示敬意”。 因此受到兴宗的嘉奖,于崇熙十七年(1048年)11月23日觐见。 当时,被封为左宣会使(疑为宣会南苑使),封陈留郡王(耿叔夷墓志记为饶乐郡王),加安置五百户,并封为陈留郡王。东都的称号。
总之,在崇熙后期,由于政治斗争激烈,为了对抗皇弟崇元和背后的法天家族,兴宗对于自己能够拉拢的宗室成员非常宽厚和宽容。 他的儿子道宗弘吉也延续了他的思路。
而宗元则是一位聪明能干的皇子。 虽然继承了遥远的王族,但他毕竟是圣宗的人,还是要受到皇帝的区别对待的。 因此,在兴宗末年,以德行着称的宗元还担任了南元王,在宋人眼中,宗元就像是辽廷四大贵族之一。
04.辽廷四贵
崇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兴宗驾崩,太子弘吉即位,是为道宗。 新国王即位,“尊父之爱,分家人之礼”。 十一月,封叔父南元王、陈留郡王宗元,驻仲景,判大定殷事、上诸国,食三千户。
同年,南朝欧阳修派使者出使契丹,以宗原为首,与提尹、汉王宗孙(圣宗母兄龙佑之子)、宰相萧知祖等人一起出使契丹。北宫、汉王萧知祖(道宗、宗天皇太后的叔父)。 尚父、中书令、晋王萧孝友(兴宗的叔父、法天太后的弟弟)主持招待宴会,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护送使者耶律元宁还专门向欧阳修解释,正是因为欧同志名闻天下,契丹辽国这次的接待标准才如此之高。
因为有了道宗的依赖,宗元作为一位贤明的宗主,对国家也越来越尽心尽忠。 他的恭敬和严厉,使“贵族屏息听消息,狂妄狡诈迎风战”。 后被封为道宗。 他统筹各宫,在佟中书家下工作,也在宫中侍奉。 他给全城五百户人家添了粮食,真正成为了皇帝最信任的亲人。
清宁四年(1058年)十月初一,留守仲景的宗元被封为北校王,镇守司空(《辽史记》记载,左侯固) ——在东京的后面,是南校园的王,根据今天的墓志铭)。
后来,当年闰腊月,道宗为了稳住谋求皇位的叔父太叔耶律崇元,特意赐给他金券。 与此同时,领取金券的人正是他的舅舅,陈留郡太子宗元。
铁券,又称铁契,是封建帝王授予功臣的契约,世代享有一定的特权。 铁券上刻有金字,故又称金券。 辽代,金券的受领者并不多,多是超贵亲戚,如隆庆、崇元、宗元等。
宗原上任北平王或许时间不长,却又被任命留守北京。 在贵族之中,宗原为人谦虚自律,从不骄慢。 所以他才被任命到上京,周围都是贵族。
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不甘心的太叔崇元皇帝发动滦河革命,企图夺取皇位,但被耶律仁贤击败并自杀。 随着中原死后,宗原再次成为圣宗在世地位最高的皇子。
今年9月底,宗元的生母、自告奋勇守护圣宗陵墓、后出家为尼姑的耿元璟在宗元衙内去世,享年80岁。佛教修行,道教宗还追赠她“景山法师”。
咸永中期(1068年—1070年),宗元被迁为浑同郡王,任护法大臣。 咸永八年(1072年)七月十七日,有功、有才、谦逊、有良好声誉的耶律宗元在北京逗留期间病逝,享年64岁。
宗元恐怕是圣宗弟子中最长寿的了。 道宗闻叔去世,深表哀悼,深切哀悼。 他遣使进贡,还为叔父离朝七日,请他离开。 天成军军节度使丁文通任安葬钦差大臣,齐胜军军节度使郭善礼任祭祀钦差大臣。 当年11月28日葬于门山。
05.妻子和家人
耶律宗元的妻子萧氏,字施十里,被封为郑国夫人。 她是枢密院大臣肖胡建今的女儿。 有一个儿子,名叫耶律弘永,契丹名伟力,小号敖洛。 出生于崇熙二十三年(1054年)十二月初六日。 宗元此时已经46岁了,生儿子确实晚了。
刚出生的弘永,就被叔父兴宗封为左院封臣。 庆宁二年(1056年)冬,被表弟道宗封为左原千牛卫将军、岐水县开国元勋,并赐粮。 城内有三百户。 清宁四年(1058年),任察工部尚书、右院领卫将军。 大安二年(1086年)8月22日病逝,年33岁。
弘永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名叫塔不夜。 从洪勇兄妹的情况来看,宗原生孩子的时间比较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结婚太晚了。
弘永的妻子阿姆哈夫人是法天太后萧玉瑾的三弟萧孝成的孙女。 她的公公是太师萧志轩,婆婆是富家出身的仇歌的妻子。
阿姆哈夫人出生于清宁元年(1055年)11月22日。 她比丈夫洪永小一岁。 20岁时与弘永结婚,寿昌五年(1099年)10月8日病逝,享年45岁,育有两子一女。
弘永与阿姆哈夫人的长子是韩氏郎君,在印刷部工作; 二儿子的契丹名字至今尚未破译。 他们的女儿福德尔夫人嫁给了她的叔叔知不谢郎君。 萧小诚之孙,萧志轩最小儿子,阿姆哈夫人之弟。 是的,弘永的孙女也嫁给了她的叔叔和侄子。 然而,福德尔在与叔叔结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她只活了18岁。
06、猴哥说
《辽史》中没有耶律宗元的传记。 如果他的墓志铭没有出土,恐怕他的汉名宗元和契丹名后古仍会被视为两个人,这再次证明了《辽史》的简单不堪。 ,幸亏出土了大量的辽代石刻,不然的话,辽国的很多人物早就湮灭在历史之中了。
从宗元的生平来看,同郡王、后裔诸侯,如敬宗子、孝真帝的弟弟隆庆、齐隆有王、兴宗子太叔弘本、秦越王弘时,甚至隆庆的嫡子韦与王宗政、幽王宗德、郑王宗允、陇右嫡子周王宗野、韦王宗仪等相比,实在是一般。
这些差异再次证明,在契丹辽国,妃嫔之间、非后裔与后裔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妃子连封太子都困难,更别说是国王了,两个有了国王的称号,郡王就已经是顶峰了。
但尽管如此,在皇子妃嫔之中,宗原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像隆庆的大妃耶律智娇(契丹名:驴粪)一样,他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开低走高,最终夺得了皇帝的称号。 “三个王朝的相遇,史无前例”(当然这有点夸张)。
与同为齐汉混血的宁王相比,同为混血郡王的宗元过得并不安逸。 不过,他的生活相对于曾经无忧无虑的叔叔来说要顺利一些。
宁王之所以倒霉,只是因为遇到了残暴的穆宗,而宗元的成功,则是因为遇到了不那么残暴的兴宗。 更重要的是,现在两位齐汉混血皇子所处的境遇也不同,所以遭遇也不同。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请不要乱放图片。
参考资料:《景山法师墓志铭》、《耶律宗元墓志铭》、盖志庸《契丹小字》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发表个人观点,拒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 喜欢辽夏金元、祠堂迁址、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