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一生的艺术发展不断演变,他的作品可概括为三个关键阶段:
中法时期的具象风格(1935-1954)
赵无极对西方艺术的认识始于杭州艺术学院。 虽然他接受的是典型的中国艺术教育,包括油画和传统的明清绘画技法,但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曾在比利时和法国学习,因此课程也涵盖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学校,包括印象派。 此外,他从叔叔从巴黎带回来的明信片和在中国流通的美国杂志中发现了塞尚、马蒂斯和毕加索的作品,这给他很大的启发,促使他于1948年开始留学。他与第一任妻子一起去了巴黎谢景兰并踏上了改变他人生和命运的旅程。
为了避免自己的作品被斥为“中国货”,他早年刻意回避中国传统题材和技法。 同时,赵无极特别欣赏瑞士裔德国前卫画家保罗·克利的画作。 克利致力于探索色彩的表达潜力及其与音乐、灵性和民间艺术的关系。 他还对北非语言中神秘的象形文字符号着迷,认为它们是最纯粹的表达形式。 赵无极的“克利时期”,画布成为艺术冥想的空间,以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原色描绘出半抽象的人物、风景、建筑和静物,呈现出他内心世界千变万化的面貌。 。
具象与抽象之间(1954-1957)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赵无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他后来回忆说:“我这个时期的画已经不复存在了,静物和花卉的形式也不复存在了。我渴望发展一种富有想象力和难以理解的艺术语言。” 1954年的作品《风》被认为是赵无极的第一幅抽象画。 这幅画结合了他不懈的努力,通过绘画捕捉“风吹过平静的水面”的状态,从而追寻“心中打开的窗户”。
赵无极的甲骨文系列探索了一种受其自身文化根源启发的新艺术语言。 他受到古代象形文字的灵性启发,象形文字记录了商代的占卜传统,形成了汉字发展的基础。 (赵无极小时候,父母就用这些象形文字教他写字。)赵无极认为,这些“神秘符号”表达了宇宙中“看不见的自然现象”。 此后,他更加大胆地将甲骨文和中国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常常用书法代替随意蜿蜒的绘画笔触。
抒情抽象是汉斯·哈同和乔治·马蒂厄倡导的一种抽象表现风格,强调和谐与绘画性。 这一思路为赵无极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自我表达途径。 他的作品的出现显示出对色彩和光线的日益自由的运用。 他的作品表达了一个来自艺术家内心的新宇宙,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方抽象美学相结合。
无极抽象艺术(始于1958年)
1957年的一次纽约之行给了他很大的震撼,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绘画阶段已经到了终点。 他说:“我渴望画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生命的气息、风、运动、形式的生命、色彩的诞生和融合。” 为了表明自己与具象绘画的分离,1958年他决定不再画画。 仅按完成日期命名、识别。 他紧紧抓住“强烈的创作欲望”,日夜作画。
野草时期(1959-1972)
赵无极发展“狂草期”的机会,与第二任妻子身体不好有关。 此后十年,直至1972年陈美琴去世,享年41岁,赵无极陷入“真正的噩梦”。
“狂草时期”的作品反映了赵无极生活的动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堪比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狂草的激昂线条正在爆发,在巨大的画布上抓住了气氛,不断地与原始混沌的王国作斗争。
“功夫草时期”标志着赵无极转向更为宏大的抽象风格的顶峰。 在这些作品中,中国文人艺术的表现形式、节奏、光线、空间与西方艺术的力量和色彩融为一体。
回归水墨(197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个人生活的诸多逆境,赵无极放下油画,专注于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法创作小尺寸作品。 陈美琴的死,让赵无极无法释怀。 他回到上海探望家人,这是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
赵无极曾批评水墨画自成一体的传统主义,但他发现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并受到启发,创造了一种将中国传统书法和山水画与当代抽象表达相结合的单色水墨技法。 结合有神论的创作风格。 墨水让赵无极可以自由活动,他的书写速度比厚厚的油画要快得多。 因此,轻盈灵动的笔触与空间平面的画法和深思熟虑的留白形成鲜明对比。 深色的笔触与柔和的渲染在勾勒的风景中相得益彰,展现出赵无极精神创造力的本真与内在。
达到顶峰(20世纪70年代后)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赵无极的作品明显从早期抽象的青春活力走向对存在意义的追求,并开始探索更深层次、更微妙的内在意象,这与中国历代文人的观念不谋而合。 赵无极的大幅抽象山水画不再注重线条和气势,而是注重对光和空间的追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赵无极解释道:“这个时期,也许我已经成熟了。我画我的生活,但我也想画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空间,一个梦想的空间。” 赵无极注重留白,他将颜料层淡化,层次分明,呈现出清晰而有节奏的滴落,从而将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独特地融合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从雄伟的风景转向崇高广阔的诗意空间,充满纯净无暇的色彩。 赵无极在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不断充实自己。 现阶段他辉煌的艺术人生充分体现了他的名字的含义——吴奇,一位“无极限”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