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收藏资讯

“见日之光”透光镜反射的图像比较研究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青铜,西汉,直径7.9厘米,重66克。 1953年藏于洛阳,现藏河南博物院。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

1953年洛阳藏的西汉“建日之光”透光镜,背面中央有一圆钮,钮座置于弦纹内。 爱情之光,不忘相思”八字。镜铭带两侧有一周牙纹。

透光镜背面拓印图案

这种“看见太阳的光”的透光镜经过了简单的加工、打磨、抛光等,其明亮的镜面在阳光或聚光灯的照射下,可以反射出背面的铭文和图像。 这种铜镜被古人称为“透光镜”,被外国人称为“幻镜”。

《看见太阳》透光镜反射的影像

比较研究

透光镜的工艺精湛,充分利用和体现了光学和力学原理。 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目前透光镜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尤其是还能起到“透光”效果的透光镜更是凤毛麟角。

上海博物馆藏西汉透光铜镜“见日之光”。 这面镜子直径7.4厘米,重50克。 外圈刻有铭文:“见太阳之光,世界光明”。 每个字符由滚动云图案和字段图案分隔。 “见日光,天下光明”,是西汉中期铜镜铭文中的一句成语。 这面镜子是汉武帝以后制作的。

西汉透光铜镜_麻徵君透光古镜意思_西汉透光镜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西汉中后期透光镜,直径11.5厘米,重280克。 圆弧图案,中央还有一个圆形按钮。 外圈上有铭文:“内清质清,光如日月”,每个字之间有一个“和”字。

西汉“内洁质清”透光镜(上海博物馆藏)

江西凭祥博物馆藏西汉透光铜镜“建日之光”。 这面镜子直径6.9厘米,厚0.5厘米。 镜面微凸,鼻钮,钮座有柿蒂纹。 纹饰分为四个区域,均为浅浮雕。 装饰由细凸弦纹分隔。 外围饰有斜梳纹; 第二区为镜子铭文“见太阳之光,世界光明”,文字以卷云纹和田字纹分隔。 第三区饰有斜线梳状图案。 内区饰内八弧纹及四乳鼎。

西汉“见日光”透光铜镜(萍乡博物馆藏)

河南省遂平县文化馆藏有唐代宝香花透光镜两件。 一面是宝相花透光镜,1975年12月25日在遂平县修河堤的月儿湾工地出土。 该镜子直径16.9厘米,半球形纽扣直径1.5厘米,重500克。 镜子背面有七朵盛开的花朵,中央一朵,周围六朵。 另一面为八角形宝相花透光镜,1985年2月15日出土于遂平县朱市乡任马庄村墓葬中。 该镜直径17.9厘米,半球形旋钮,镜边凸起,厚度0.3厘米。 背面有七朵花,一朵在中央,六朵在周围。

唐代宝相花透光镜拓片(遂平县文化馆)

唐代八角宝相花透光镜(遂平县文化馆)

总之,上面介绍的透光铜镜中,有汉代的“日光镜”、“昭明镜”和唐代的宝相花镜三种。 这三种铜镜与其他铜镜有着不同的造型特点: 1、镜身周围有宽而厚的边缘; 镜体非常薄,仅0.5-0.9mm; 2、镜面微凸,镜背对应镜面弧度。 除纹饰外,整面铜镜的厚度比较均匀,纹饰排列均匀。

汉代的透光镜与唐代的透光镜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铜镜铸造技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 汉代透光镜的背面有铭文和连续的弧形图案。 装饰简单朴素。 唐代透光镜的镜背上有唐代珍品中最具贵族气息的图案。 纹饰饱满华丽,表现出一种优美、轻盈、雄浑、欣欣向荣的意境。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