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中国书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开发流程是怎样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书法自觉时代的形成,我相信只有阐明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书法。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九个较小的问题:
1、以魏晋为节点
中国书法大致分为第二个时代,以魏晋为转折点,分为魏晋以前的书法和魏晋以后的书法。
之所以以魏晋时期为界,是因为在魏晋时期,书法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魏晋以前,书法是无意识书法的时代,而魏晋以后,书法就成了有意识书法的时代。
中国书法真正出现是在书法自觉的时候。
2. 意识艺术
所谓自觉艺术,就是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写作,有意识地开始下功夫写作,有意识地开始进行一些比较。比如评论谁写得好、谁写得差。
坦白说,它被视为艺术。
魏晋时期书法意识的形成,不仅是因为魏晋玄学、佛教等思想的传播,更是因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觉醒和独立。不过,这也与魏晋时期所崇尚的评人奇俗有关。
3、品格评价文化
这不是村里的阿姨、奶奶的评价,而是对一个人的才华、行为、相貌、态度等的客观评价。这不是深入探讨个人的私生活,而是有礼貌的人之间的聊天。
大家都知道,魏晋时期有一本特别有趣的书,叫《世说新语》,基本上都是以人物批评为主。这本书从不同的类别把人分成了几类。从各个方面对人进行批评。才华、学习、教养等方面逐渐形成文学艺术史上的重要现象,——批评。
4、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出现
这种批评不是老师指导学生的批评,而是传达文学人物、精彩地点、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的深思熟虑和趣味,这就是批评。
这种行为也适用于某人的艺术,例如评价这个人的书法。
因此,目前每个人的书法艺术水平都是有比较的,客观上有助于中国书法的认识和成熟。
5.无意识艺术的萌芽期
魏晋以前的书法被称为无意识的艺术。之所以被称为无意识的艺术,是因为当时人们还没有追求书法的美。我并没有刻意去追求书法功底。
那时所有的书法艺术品都是功利性的。比如李斯创作的篆书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世人了解秦始皇的政绩,而这才是李斯石刻的主要使命,而不是为了让人们欣赏李斯的小篆书.
虽然李斯小篆的艺术成就在今天看来是非常高的。但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它的艺术性并没有被考虑到。
这适用于以下许多书写方式:起初不是为了艺术,但现在我们发现它美得无法形容,因为我们今天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这个词有一定的意义,有美在里面。
6.非刻意塑造的自然效果。
例如,书法、篆书的字体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实用的,但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它们无非是一种艺术形式。 Si笔画风格很有艺术气息,但写这些字体的人并没有真正试图达到这种效果。
魏晋以后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艺术,开始有意识地写出技法高超或者能够展现自己独特书法技艺的作品。
书法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艺术的另一个重要证据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撰写书法理论,然后开始讨论书法技法。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只有真正把书法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才有可能构建和研究书法理论。否则,写作只是写作,与艺术或技术无关。
7. 两个高峰期
魏晋以后,中国书法经历了两个鼎盛时期和逐渐衰落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
魏晋唐宋时期处于鼎盛时期,元明清时期的书法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小高峰,随后的书法成就逐渐衰落。
魏晋唐宋应该算是中国书法的两个高峰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的创立时代,许多法律的制定、规范的确定、风格的形成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最高的地位。王羲之作为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无疑是一位书法天才。
八、唐宋之兴,元明清之衰
唐宋时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较长的和平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及文学人物和政府官员地位的提高,书法逐渐开始追求法制和统一。这一时期,文学艺术蓬勃发展,中国书法客观上更加文人化,文人气息日益浓厚,产生了包括苏轼在内的许多著名文人书法家。
明清以后,中国书法逐渐成为个人爱好。再加上官阁体书法的流行,人们的艺术创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光嘎台虽然成为官方标准字体,但具有自身个性的个人书法艺术创作却受到严重压制。因此,明清两代书法家的书法创作逐渐成为个人爱好。不再像唐代李世民那样,举国推崇羲之书法。
乾隆皇帝无论多么喜欢王羲之,却从来不与臣民分享他的书法风格,像唐朝这样慷慨的朝代是很少见的。那些在清朝皇帝脚下当牛做马的“奴才”只能为自己的书法成就而自夸。
9、抄写后少数人的爱好
因此,这些书法家的作品中都出现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这一时期书法文学化的趋势更加强烈,文征明、徐渭、王铎、郑板桥等人的书法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它有帮助,那么我很高兴。
图片来源:赵孟俯书《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