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收藏资讯

黄媛介《意中缘》戏曲批评戏曲接受中图分类号

黄元杰评《一中原》传奇

■ 王新曼

摘要:李渔《殷中原》传说写成后,女读者黄元杰作序并评论。 他的评述集中在“情感散文、精妙”四个字,他从艺术角度的理解集中在歌剧构图语言的生动、情节的有趣之处、人物的精彩刻画,尤其是指出剧中人物的命运。 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的规则是重中之重; 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解读,结合自己的心理体验和阅读时的切身经历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欣赏自己,代表了女性读者在歌剧接受和歌剧批评方面的独特视角和视角。 标准。 这些短小精悍的评论,与作者李渔、人物林天素、杨云友、读者黄远一脉相承。 它们将戏剧作品、批评和接受融为一体,成为明清戏曲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黄元杰、《一中原》、戏曲批评、戏曲接受

CLC 编号:J 80 文档代码:A 文章编号:0257-943X (2016) 03-0059-08

顺治十年(1653年),戏剧家李渔的《一中院》传奇问世。 该剧创作于明万历年间,钱塘穷书生杨向夏有一个女儿杨云友,才貌双全,靠模仿董其昌的画作为生。 闽浦妓女林天素,美丽又有才华,她打算模仿陈继儒的画作。 董和陈寅因为人太多,要了画和诗,想找个捕刀人来代他们处理。 通过采访,陈吉如爱上了天苏并与其订婚。 石空让流氓黄天健冒充董其昌,以骗云幽嫁给他。 进京途中,云幽识破了骗局,并在妙香和黄天健的帮助下,将天扔进水里。 回到钱塘后,董其昌向云幽求婚,云幽拒绝。 天素女扮男装,与云幽结婚。 婚后,她送云友到北京与董结婚。

为该书作序并评论的女作家黄元洁,充分领略了这部关于青楼才女联姻的趣事的故事的味道。 《一中院》共有30部剧目,其中有17部有黄元杰的点评。 综上所述,“情散”四个字[1](P.382)是重点,从艺术角度的理解则侧重于戏曲的构图、构图和白话的生动语言、有趣的部分。剧情的精彩,人物的刻画也很精彩。 ,特别指出剧中人物的命运取决于其性格的创造规则; 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解读,结合自己的心理体验和阅读时的个人经历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欣赏自己,代表了女性读者。 歌剧接受和歌剧批评的独特视角和标准。 这些短小精悍的评论,与作者李渔、人物林天素、杨云友、读者黄远一脉相承。 它们将戏剧作品、批评和接受融为一体,成为明清戏曲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艺术角度评《尹中原》

黄元杰,明末清初浙江修水(今嘉兴)人,字节令,别号丽隐、河中女仕,在诗画方面享有很高声誉。 着有《丽音歌》、《湖边草》等作品。 就戏曲而言,从《一中原》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元杰读过很多戏。 熟悉了,他对戏曲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肤浅。 元杰对戏曲的看法集中在《一中院》的评论中,很有代表性。 批评的语言很简洁,字数不多。 既有随意的掌声,也有专业的评价。

1. 音乐与歌词

元杰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它的能力和节奏,歌词的美在于它的恰当。 这是她对歌剧领域的看法的呈现。 第十六首《无烈》称赞叶律的美妙歌曲:“这么美妙的歌曲,自从《琵琶记》之后,我只看过一次,印象太深刻了!” 让我们用这句格言来说吧,这是一种很棒的天赋。” 本书展现了杨向霞从女儿出嫁的喜悦到发现女儿被骗后的悲伤的巨大情感变化。 共八首,与《琵琶记》二十一卷《糟粕与自厌》所用相同,注重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 比如,杨向霞(最后饰演)兴奋地去加入了“假女婿董其昌”,并演唱了歌曲《杨山坡》:

》(包装背面)最满意的匆匆婚姻,冷漠冷漠的玉牙,嚣张跋扈的阿姨,不堪忍受的穷寡妇,因为五丈只做了这块琉璃瓦,我觉得羞于送给他!我虽是芦苇,如今却开着桉花,难道他是黑的,就没有可怜的瓜吗?

【山坡羊】属于商调,低沉悲伤,很抒情。 此时,杨向夏因为等不及“女婿”来接自己,感到孤独无助,只好前去避难。 他的情绪夹杂着兴奋、怨恨、自卑和无奈,十分复杂。 旋律的情感色彩与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与下面的【孝歌】【玉抱肚】相呼应,极具感染力。 元杰将其与《琵琶记》相比较,“精彩”的部分没有直接指出,但已经是专家的点评了。 对于耶律,作曲家黄周行云说:“音乐有三难:一是耶律,二是和声,三是自然。” [2](P.119)袁杰盛赞《歌挂》既自然又耶鲁,认同戏曲界的观点,兼顾戏曲的案头和场域,准确把握戏曲规律创作和传播。

对于剧中的用词,元杰认为要灵活、得体。 第二十八首《骗婚》【王无相】中有两首歌,前一首【王无相】是:

”(小丹巾衣,领子灯笼,彩椒鼓乐)飞中稳健,灯鼓乐随。行弓,请试一试阳技,若不觉得羞耻,回家去,谁不然还能做女婿吗?(合)男独留,与姑娘归来,定然浪漫相会。”

【王屋乡】之后,歌曲将“稳”改为“果”,将“请”改为“一”,将“否”改为“已”,将“羞”改为“现在”,将“她”改为“斯”,“谁“为“才”。 有歌评道:“我其实用的是上一首,只换了两三个字,词意贴切,妙极了,你也是老手了。” 相亲成功接云幽上轿的自信和满足感,描写得淋漓尽致,充满乐趣。

从全剧来看,元杰对曲词的点评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得体的语言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元杰认为合适的语言是有个性的,必须符合人物形象。 该剧作者李渔论述个性化语言:“无论出身衣冠楚楚,一旦成为淑女或妻子,说话就应该优雅从容;与荆仇一样。 ” [3](P.22)他的作品也遵循此。 比如,董其昌一直盼望能有一个代笔人,来对付很多为他求诗、买画的人。 如果他娶了云幽,他可以“从此以后,如果你个人不关心,就送给一个女主角”; 含蓄,假装担心“手受伤,担心嘲笑”; 作为长辈,杨向夏因没有结婚就被女婿照顾而“羞于女婿,羞于兰娇”。 ,愿意“当康成婢女也是福气”。 显然,元杰看到的也是一样的。 《陆丑》第十四期评论:“才女口中无言无片玉”。 《慧珍》第三十期的评论说:“每个人的语气都很棒,真是令人信服。”费玉燮的才女语言符合“每个人的语气”的要求,这是一致的用李渔所倡导的语言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此外,元杰认为,适当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塑造角色,使角色更有活力、更有立体感。 比如,在第三部《毒饵》中,云游构思画作时,“眼睛经常皱眉”,元杰敏锐地捕捉到了剧中人物刻画中的语言亮点,评论道:“五个人物画出了一幅仕女图。 ”

当然,渊介既是批评家,又是读者,他会随心所欲地阅读和欣赏。 比如《名部》第二期评论:“从颜色入手,怪句就来了。李翁的一生真是难见啊!” “没有一个词是令人惊奇的。” 简直就是疯狂喊叫、拍案叫绝!”《自媒体》第七期评论:“精彩的一句话!彩笔写字,向北儿。” 第三十期《慧珍》评论:“‘锦心绣口’四个字,不过李翁就够了。” 戏曲的娱乐功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些口语化的赞美并没有掩饰接受者的喜悦,评论和戏剧内容也相得益彰。

2.剧情方面

元杰抓住《一中院》剧情“新”、“有趣”的特点进行点评。 《武烈》第十六期评价:“剧情好,好养眼,从来没有这么刺激的剧,最好听的歌。” 强调情节。 据学者朱万树考证,“关木”一词晚于朱友惇使用,并在明代中叶以后大量出现。 细节和其他方面都发挥着作用。 [4](P.115)元杰倾向于认同关木“新”、“有趣”的特点及其突出和细节的作用。 比如第二十六部《拒绝妃子》中,云幽被人欺骗,心存芥蒂,现在又看到媒婆说同样的话,真假难辨,干脆拒绝了。 。 在此评论:“我不得不怀疑,闭上眼睛很有趣。” 第二十八部《假结婚》中,天粟女扮男装,云幽嫁给了假新郎。 关木新颖,歌声洁白美妙,这样的传说着实引人注目。 太棒了!“不能一家人一家人背诵。” “太奇怪了,太睿智了,太有趣了,太优雅了!从来没有过如此精彩的戏剧。任何写传奇的人都能看到这些地方,都可以不屑一顾。”

乐坛对于关木的“新”、“趣”有着共识。 李渔《闲情偶寄》云:“古人称此书为‘传奇’,因其奇特,无人见而传之,故名。可见其非。”奇而不传。”[3](P.9)“传奇之风趣。”[3](P.20)《知曲之语》亦曰:“作乐之秘虽包含在‘雅俗共赏’四个字里,仍然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好玩’。” [2](P.120)元介的“好玩”不仅限于对剧中某个细节的理解,还表明他对剧的考虑。 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体视图。 例如:“打开这本书真是太神奇了。” ”每一个剧本结束,西塔都草草写完,那就是《西厢记》和《琵琶行》,没别的了!里翁的戏曲往往在曲子结尾优雅地演奏。而这个结束,更不用说。 ” 《殷中原》的结尾,两个恋人同场,语言幽默,充满了团圆的热闹气氛。 袁杰评价自己不“马虎”,却能“曲终人散”,是基于“乐趣”,这也是李渔所说的“没有一丝包容,却有乐趣”。团聚”[3](第63页)。 更重要的是,元杰的“趣”来自于阅读时情感的自然流露,从戏剧出发,符合戏曲接受规律,受当时艺术环境的影响,不仅表现出女性读者重视的特点欣赏戏曲时对情感的探讨,也凸显了女性知识分子的独特见解。

明清戏曲评论中,对戏曲作为情节艺术的文学性的理解,经历了从李卓吾加强叙事性到孟成顺《古今戏剧集》逐渐呈现出自觉的理论观念的过程[4]( P .108-110)。 在这个过程中,元杰的《一中原》是基于对戏曲既是舞台艺术又是文学艺术的综合考虑,从理解戏曲是情节艺术的角度对情节和眼睛进行批判。 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它代表了元杰作为戏剧读者和戏曲评论家对戏曲艺术本体的自觉认识; 丰富明清戏曲评论的贡献。

3、人物命运的安排

在剧中人物命运的设计和解读方面,元杰认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应重点理清人物自身的性格、行为与命运变化之间的关系。 《毒小说》第十八集中,释空和尚得知黄天剑被云幽发现,失去了利用价值,立即使出过河拆桥的伎俩,扒光了他的衣服,坑蒙拐骗。他写了一份卖淫文件。 黄天健终于看清了释空的真面目:“只知道他心有佛手,助人上天堂;谁知他心狠毒辣,将人推入深渊。” 自死,是这个传说的初衷。 要了解人们的视角,就应该关注这些地方。”《传说》的初衷是:按照剧情安排,如果空了,就必须死。什么样的安排才合理?——《自--》 “死”:自作自受,命运自定。且看:他为了钱而出售假字画,是一个投机奸商;他以为杨向夏父女急需的十两银子被当做诱饵,被骗了。他娶了云幽,是个心怀不轨的和尚,逐渐在剧中塑造了他的形象:骗买妙香,用假手欺骗黄天健,其阴险奸诈的本性愈发明显。此刻,石空走到路的尽头,被蒋击沉,这是命运的必然发展。

能够结合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来理解人物的命运和发展,可以说是渊介对戏曲人物塑造的审美观,这与艺术界的理解是一致的。 别林斯基说:“人是一出戏剧的英雄,在这出戏剧中,事件并不支配人,而是人支配事件,根据他们的自由意志,给事件这样或那样的结局,这样或那样的结局。” [5](P.437)《一重缘》塑造了成功的“子空”形象,其性格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符合剧作家自身的创作意图。 李渔道:“说话者是内心的声音,你要为这个人说话,首先要为这个人立下心志。如果你不是在做梦、在徘徊,那又是什么呢?就算我遇见了。”立志避恶之人,当弃经随势,暂思恶事。” [3](P.47)为人物思考,就是决定意志的行为,并用它来延续人物命运的发展,表现出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事实上,虽然剧作家把他对剧中人物的心思,读者看到的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尽量避免剧作家的人为痕迹,元杰用心解释了这一点,提醒了观众,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剧接受者和歌剧评论家,这可以看作是从接受角度进行歌剧批评的一个例子。

二、从生活的角度评《尹中原》

袁杰对《一中原》的艺术评论具有相当的批评价值。 结合她的生活经历和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她评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从生活的角度评论,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寄托期望。 元洁有过两次戏剧性的经历:一是因为未婚夫家穷,家里有后悔婚的打算,有人想重金封小妾,但她不改初衷,选择了生活艰苦、贫困; 另一个是在战争期间。 ,被关押在大队里,好长时间才回到家。 在相关的文字记录和评论中,元杰的心胸十分开阔,坎坷的经历也让她向往隐居。 但《一中原》的评论去掉了这些表面光环,暴露了元姐内心深处的压抑,并在她的戏曲批评中烙下了时代和历史的印记。

1、霜林落叶的人生经历

元杰被誉为才女,但她的命运并不好。 除了贫穷和灾难,她的同伴还有不如意的配偶和舆论,这些都成为她生活和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经济的窘迫和性格的坚韧造就了一代诗人和画家。 元杰:“衣裳菜粮,不苟言笑。吴中闺阁,力争为师,……顾氏日日劳作,却日日穷困。” 他详细描述了元杰的情况:“我游湖时,侨居秦楼,见其新诗,骨已老,音节挫。云山一角,字迹清晰。”和远方。他们都认为自己过去有所进步,而他们的贫困却越来越严重。……衣服被撕破,孩子们在哭泣。雪把门挡住了,厨房里的烟很冷,古人学者不相见,女子亦有,故我悲哀!” [7](P.满怀爱意。乙酉(1645年)之乱,使贫家雪上加霜,滞留云阳。其记多为伤感之言,但温和敦厚,怨而不怒。”[8]( P.73)这样的经历,锻炼了她“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情怀,进而诗画境界也“多见往昔”,她的坚韧渗透在她的诗画散文中不落入闺阁的刻板印象。9](P.1480),更“近僧”[10](P.967)隐士情怀。圆姐对花的无拘无束的热爱和素颜的文笔。使她在贫穷和不幸中傲立于世。

其次,婚姻的平淡和内心浅薄的无奈,增加了元杰的情感矛盾。 元杰的婚姻,一言以蔽之就是:“小杨家,杨穷,以做小贩为生,父母欲冷盟,元杰做不到,所以死了,还回了杨。” ” 强者施展才华,便将其夺走。 杰说:“吃穷就是我的命。” [9](P.1480)屈服于命运的想法和夫妻的期望让她拒绝了温饱的想法。 机会。 偶尔,丈夫也会进入人们的视线:“过玉山,传内言令玉宇(钱谦益)”[10](P.967),但那个沉默的身影总是微不足道的。 元杰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如镜中花般虚幻。 张如载站在别人的角度评价道:“你看《丽音诗序》,固然是一个自离之人,不无巧合之感。” ’这个词微妙而明显。 因此,阮挺诗中有一句“风流不许娶文阳”,而袁子才也称“长阳志?” )。

第三,逃离战争的侥幸和舆论的破坏,成为元杰无法摆脱的包袱。 面对舆论和她的余生,她只能用悲伤来充实自己内心的温柔和诚实。 元杰父亲的好友余友基评论道:“已故好友黄定平,有二妹。元贞品德兼备,元杰品格凌,才华横溢,名气大盛,在民间盛传。”世间皆是灵芝字画。常写豪门,略嫌风尘之色。” [13](P.360)对“风尘之色”的批评代表了当时的一些观点,元杰自然知道这一点。 夷酉之乱后,她颠沛流离多年,写下《李隐歌》,明确了自己的志向。 《序》云:“吾虽从书得衣食,而声影非横门出。 古有潮音、时音、羽音、巧音,给我以离索之感,成全了它们的本性。”他们将返回省母,互相聊天,唱一首长歌,名为《礼音》。 [12](P.2899),人们可能很难理解用“退休”来表现纯真的情感。

艳香迷醉全文阅读艳_香醉迷艳_香艳丛书

钱谦益评价他的诗:“如霜林落叶,如午夜梵文。” [10] (P.967) 旷达而苍凉的诗意环境,正如元杰。 她贫穷却野心勃勃,温柔又坚强,命运的坎坷、性格的坚韧与淡淡的忧郁并存。 面对经济困难,她能硬着头皮露面; 面对婚姻的选择,她能够坦然面对; 面对灾难,她可以说服自己走下去……但那种孤独真的能排解吗? 她默默的求辨欲中流露出怎样的社会情感? 事实上,当元杰把目光投向《一中院》时,他用独特的方式对戏曲、生活、历史、社会、文学做出了不同的解读,而这也正是多少著名学者淑媛流下的泪水。同情或者赞美,很难看到她的寄托。

2.在剧中角色中发现自己

媛洁选择评论“尹中原”并非偶然,她在评论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理寄托。 对于元杰来说,技巧与传奇的结合就像现实与理想的联姻,读者与评论家的身份也如同经验与心境的联姻。

首先,该剧巧妙的人物设计与元杰有着惊人的重合。 李渔读了《殷中原》小说,觉得她的技艺很适合传奇创作。 所谓“佳人难得,喜得而宜;才子滞销,巧合”[1](P.418),这个佳人就是元杰说的, “三十年前,有林天素、杨云友”[1](P.318)。 云幽、天素本是西湖青楼女子,才华出众,但时运不佳,寿命短暂。 [14](P.65-66)西湖畔,佳人画,诗画香,何尝不是元劫的缩影? 钱塘女史官关云将云友、天素与元杰、卞孟玉相比较:“杨云友是苏孝同乡,旧姓荣华,却与书墨有缘?” [15](P.37)同一个地方,同样的生计,相似的命运,相似的感受,让旁观者和当局都感慨万千。

这些知识分子和思想女性的理想命运是什么? 话剧《一中原》的改编或许就是答案:身份稍作改变,云幽成为穷书生之女,田素仍是福建妓女,历经磨难,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种变化赋予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化、理想化的命运观。 然而,艺术的加工终究是虚幻的。 对于读者袁洁来说,更直接的问题是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现实。 “女子之中,有才无艺者,常在此失足。若因不幸而失足,便是如此。肉体毁灭后,精神仍在乞求三寸不合,才能开启新的人生。”翻月亮书。” ? 造物主亦有遗憾,故请文人弥补?”[1](P.318)命运无情,“遗憾”、“弥补错误”二字道出了元杰开放背后深藏的辛酸。同时,元杰的评论也增添了个性。

其次,元杰用戏曲批评来比较和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经验的回顾中与戏剧进行情感交流。 比如,在第二部《名卜》中,董其昌抱怨“名气太重要,才华太重”,元杰评论道:“这对于一代才艺来说也是如此,名人读到的时候,都声泪俱下。” 董其昌、陈继儒感叹人伦之难,但当他用尽心血说“笔只够煎药”时,他又继续评论:“来过的人都看不出来。” 你不能因此而食言。” 剧中人物因诗画交往所遭受的苦难,与元杰个人卖诗画的经历密切相关。

元杰对剧中云幽这个角色的评价,更像是对自己的评价。 第三部《毒饵》中,云游穷得家破人亡,他评价道:“如果这样的才华和技艺如此贫乏,那就是创作的过失。” 第二十一《卷帘》评:“萧阿人画隐于题材,乃云游一生之长技。李翁写此曲,神态遒劲,为有才之人,实乃幸事。”生未嫁,死后得知音,云幽归来,何其可惜! 元杰将人生的辛酸与怨恨归咎于“造化之错”,称云游生前不幸,能够完成剧中的心愿,是“幸运”。 对比之下,元杰处境相同,互相同情。 她曾在《丽音歌》中说:“为白社写诗无心,写卖青山济贫。人生若不能说话,怎能无物而活。卖文值得我们学习。”李勇,救救饥饿吧,咱们暂时说同样的话吧。” 而面对“所爱的人是一个忘记爱的人,从未见过泪水的人”[16](P.135)的冷漠丈夫,实在是很无奈,说到这里,便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脱口而出。纵观自己的人生经历,舒能理解元杰在面对重重困难时那种超乎常理的忍耐和忍辱的精神。

3. 明确声誉期望

评论中,元杰将屈辱转化为希望被理解。 首先,剧中人物与渊介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之处:云佑和元杰都精通诗画。 他们家境贫寒,靠卖字画为生。 他们被怀疑是贞洁的; 天苏和元杰都被关押了很长时间。 不同的是:云友之因才识得到赏识,与董其昌结婚; 元杰的才华非常有名,但欣赏他的人却很少,现状很难改变。 更何况:云幽空手而逃,与黄天健假扮夫妻,保全名誉博得赞誉,元杰却因要卖画而被认为有烟火; 抢劫经历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曲折,也为她赢得了大家的同情,但元杰流亡异国却成了她无可奈何的负担。 于是,媛洁创造性地接受了“一中院”,并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上面。

元杰的评论符合艺术传播的规律。 在自我发现、自我欣赏的同时,她也体会到了歌剧的人文价值。 For example, in the 21st release of "Rolling Curtain", Yuan Jie felt the same way, and felt sorry for her. Yunyou was painting behind the curtain, and the scoundrels spread rumors that someone else was doing the painting, so Yunyou had no choice but to paint in person. The comment goes: "Yu was also slandered by this when he was young. If he insisted on not moving, he would be helpless! Only this section, a little better than Yunyou, who asks for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an be forgiven." Yuan Jie recalled her youth experience, using "Slightly better than Yunyou" shows his heart. She said it like this, and she did it like this: "The concubine hears the way of women, she must cover her face when she goes out, she can't speak, she has to eat porridge for a while, and after a childish and weak marriage, I will keep the number and have no teeth." [9]( P.1480) Faced with the contempt and disrespect of the good-for-nothing, she secretly rejoiced that she was quite confident in her own talents and behavior.

Secondly, Yuanjie's read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resonance. In addition, she is self-reliant and has experienced more difficulties to face and overcome. She pours her grievances and helplessness into the comments, try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larifying her reputation". It is also natural. Yuan Jie expresses her sorrow in "Song of Li Yin", which is "several lines of tears": "If you return to show your brother, or you don't have the talent to continue the history of Cao Mei, you will almost avoid the embarrassment of Wen Ji's loss of life" [12] (P.2899) , Repeatedly emphasizing that his innocence has not been tarnished, but if he wants to "hide", how can he escape the knife and pen and the sharp edge of public opinion?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and thinking, it is impossible for Yuanjie to realize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cubine system can make a woman innocent, but it is difficult to tolerate a woman who shows her face to make a living by herself. This is due to social reality. Li Yu created a cloud friend who tried his best to preserve his reputation, which undoubtedly narrowed the distance with Yuanjie. Yuanjie's decision to refuse to be the concubine of the rich without hesitation was a different kind of affirmation of her self-worth, and her act of clarifying herself gained detachment from the deeper ideological imprisonment. She "every time I sigh at the West Lake, I can't live with a load of ladies, how can Xizi not make people" [1] (P.318), she vents her inner depression with a few opera comments, just like a bystander watching a drama When looking at herself in general, Yuanjie's unsatisfactory life has evolved into a perception and tolerance of wasted fate. Here, Yuanjie's contribution to opera art criticism is compatible with her profound and generous mind. In this sense, Yuanjie's comments on "Yizhongyuan" are full of humanistic thoughts.

There is a sentence in "Reception Aesthetics", "Discovering and revealing the meaning of a work from the reader's experience is more practical and delicate than the judgment of an omniscient critic" [17] (P.320), which is just used to describe Huang Yuanjie's Opera Criticism. Huang Yuanjie commented on "Yin Zhongy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and life with full of emotion. The commentary on art rules and self-discovery formed a perf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laywright, the playwright and the readers.

[This article is a phased research result of Jiangsu Provinci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jor Project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Jiangsu Opera" (Project No.: 13ZD008);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Fund Key Funding Project "Research on Female Opera Culture Psychology" (Project No.: 1205-04020202 ) phased research results]

■References:

[1] (Qing) Li Yu. Commentary by Huang Yuanjie. Ten Legends of Li Weng [M].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 Yu (Volume 4) [Z].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1.

[2] (Qing) Huang Zhouxing. Making Quzhiyu[M]. Edited by the Academy of Chinese Opera. Collec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Works (Episode 7)[Z]. Beijing: China Drama Publishing House, 1959.

[3] (Qing) Li Yu's writing, Shan Jinheng's proofreading point. Occasionally posting leisurely feelings[M].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 Yu (Volume 3)[Z].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1.

[4] Zhu Wanshu. Research on Comments on Operas in Ming Dynasty[M]. Hefei: Anhui Education Press, 2002.

[5] (Russia) Belinsky, translated by Man Tao. Literary Fantasy [M]. Hefei: Anhu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6.

[6] (Ming) Ye Shaoyuan. Collection of Wumengtang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5年。

[7] (Qing) Qian Qianyi. Preface to Huang Jieling's New Poems [M]. (Qing) Qian Zeng's annotations, Qian Zhonglian's standard correction. Muzhai Youxue Collection (Volume 20) [Z].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 1996.

[8] (Qing) Li E. History of Yutai Books [M]. (Qing) Chong Tianzi. Xiangyan Series (Fifth Episode) [Z]. Shanghai: 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 2014.

[9] (Qing) Wu Weiye. Inscribed on Yuanhu Boudoir [M]. Qian Zhonglian. Chronicle of Qing Poetry (3) Shunzhi Dynasty Volume [Z]. Nanjing: Jiangs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87.

[10] (Qing) Qian Qianyi. Preface to the collection of Huang Jieling, a scholar [M]. (Qing) Qian Zeng's commentary, Qian Zhonglian's standard correction. Muzhai Chuxue Collection (Volume 33) [Z].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Society, 1985.

[11] (Qing) Sheng Feng. Jiahe Zhengxianlu (Volume 50) [M]. Continuation of Siku Quanshu (Volume 544) [Z].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6.

[12] (Qing) Ruan Yuan. Liangzhe Jianxuan Records (Volume 40)[M].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2.

[13] (Qing) Wu Weiye. Notes on Wumei Village Poetry Collection [M]. Shanghai: World Book Company, 1936.

[14] (Qing) Zhu Peng. Poems of the West Lake Legacy[M]. Series Collection and Sequel (Volume 224)[Z]. Taipei: Xin Wenfeng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15] (Qing) Guan Yun. The Tomb of the Three Ladies of West Lake [M]. (Qing) Yidao Jushi. Biography of the Three Ladies of West Lake [Z]. Shanghai: Liuyi Bookstore, 1928.

[16] (Qing) Huang Yuanjie. Liyin Song[M]. Zhao Qing Zhuan. Jiaxing Cultural Relics Bureau Edited. Jiaxing Talented Women Poetry and Prose in the Past Dynasties[Z].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17] Zhu Liyuan. Reception Aesthetics [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9.

(Author unit: Humanities Center,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